分享

【旧文拾零】简论梳理

 岳春光 2021-09-28

  梳理是一个建构自己知识系统的过程。个体的知识和外部的知识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每个人不可能获得所有的外部知识,所以只能是通过梳理的行为使得自己所获得的零散非系统的知识变庞杂为有条理。

  在学习的活动后中,梳理这一行为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对自己已知知识的梳理,另一种是依赖外部资料的梳理,前者往往是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后者往往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行为。虽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分析,但这二者更多的时候是呈互相渗透的状态交织在一起的。

  梳理这种行为有时候并不显得具有创造性,但这种行为是最基础的治学行为。例如我们现在常见到的论文往往就需要进行梳理的工作。其实梳理这种治学方法古已有之,那就是“注”和“疏”,“注”是对文本关键词语的解释,例如《水经注》,而“疏”则是对文本的内容的正面和侧面的解释,例如《十三经注疏》《论语疏证》。

  梳理的行为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能力,这里面包括诸多语文课程中需要培养的内容,如分析理解的能力、提要钩玄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等等的这些都可以通过梳理的行为得到训练。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在应用中快速提升学生的能力。

  我们要利用梳理,就不能不认识它的缺点,因为克服这些缺点就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养成一种梳理的习惯。要知道梳理是一个比较枯燥的学习活动,而且要求学生占有大量的资料,这些是在开展梳理训练的障碍。如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合理地安排梳理命题、并提供大量的材料基础,那么梳理的作用就会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中显现出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