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史宫词》和宋代历史(二)

 诗婧画意 2021-09-29

招箭班头列雁行,三山相对采侯张

御前绝技夸银碗,中的归来宴射堂

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皇帝驾到射殿进行射弓演练,前面排列着招箭的人员20多个(练习射箭的时候,站在箭靶子旁边查看的人)。他们身穿着长角幞头,额上系着紫色刺绣的抹额,穿着紫色的宽衫,队伍如同雁子形排列。皇帝射出一支箭,他们就齐声飘舞,汇合起来,又张开,箭射中了。又有一个人口中衔着一个银碗,两个肩膀和两个手共同承载着五支箭。演练结束以后,人们就在射堂摆开宴席,享受着美味饮食。

玉堂深处画帘施,犹记当窗引烛时

院外忽闻铃索动,鹊声惊下海棠枝

根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玉堂东面的承旨阁子,窗户的阁子上面有火点燃的地方。宋太宗赵匡义曾经夜晚到玉堂,苏易简是一名翰林学士,当时他已经入睡了。于是他起来,但是没有蜡烛和帽子。这个时候,嫔妃就从窗户格子中,引蜡烛来照明。一直到沈括那个时代,这个习俗还没有改变。玉堂就是翰林院,宋太宗在淳化年间赐名“玉堂之署”四个大字,因此而得名。在唐宋时期,皇帝对翰林院的管理非常严格,不是本院的人,不能随便进入。尽管宦官宣布皇帝的诏令,还带着文书,但还是要摇动铃铛才能进入。五代时期,这个制度被废除了,后来皇帝在苏易简的建议下就恢复了。翰林院环境优雅,种植着品种多样的树木,其中有两个鹊,时常在海棠树上栖息着,有时候鸣叫,一定会有皇帝宣布诏令的事情,因此被称呼为“灵鹊”。

金明池上戏银瓯,竞渡争标浪影飘

三月宜秋门外路,大书皇榜许来游

根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在淳化三年,他去金明池观看,下令开始竞渡的游戏,就是划船比赛,投掷银瓶子到波浪间,令人在水波间取下。在北宋时期,汴京每年在元宵节后,都会结伴到池上游玩,在波光荡漾的湖水中遨游,别有一番趣味。在农历二月末的时候,宜秋门外就贴上皇榜,其中就说到,三月一日,三省共同遵照圣旨,开放金明池,允许臣民游玩。金明池是北宋都城开封著名的美景之一,在后世文学作品如《水浒传》中也留下了鲜明生动的描述,“金明池上三春柳,小苑池边四季花“。作为皇宫内景,在平时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仅仅只是在特殊节日期间,那些臣民才有机会可以尽情的欣赏金明池的美丽动人之处。

编摩古贴搨云笺,亲贵分颁墨色鲜

众体独推宸翰备,探囊闲看御书钱

根据明代屠隆编撰的《考盘余事》记载,宋太宗赵匡义喜欢搜寻古代的墨迹,在淳化年间,下令大臣王著在石头上磨刻。宋太宗使用五代时期的澄心堂纸和李廷珪的墨来拓印。当时的亲王和大臣都分别赐给了一本,可见数量还是不少。《玉海》记载,北宋初年的时候,钱文名叫“宋元通宝”。淳化元年开始铸造“淳化元宝“的钱币。宋太宗亲自在钱币上书写钱文,作“真、草和行”三体。在前代,钱文还没有草书,淳化中,宋太宗开始书写草书体的钱文。写完以后,宋太宗就把草书体的钱币赐给大臣。著名诗人王禹偁的一首诗歌说道,“还有一般胜赵壹,囊中犹贮御书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