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胆固醇7.1低密度5.0,三个月内全降至正常并停用他汀,有何秘诀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21-09-29

31岁吴先生三个月前向我问诊咨询,他的主要问题是因血脂太高了,总胆固醇高达7.1,低密度脂蛋白也超过了5.0,但吴先生是一位非常注重自身健康的这样的一个人,在发现问题以后,他就立马着手去解决问题。回顾以前向我问诊过的脑梗死患者,我发现他们有个很大的坏毛病,发现问题以后总喜欢拖,但拖着拖着就有可能发生了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三个月后吴先生再次抽血化验复查血脂,发现总胆固醇已降至在4.0以下,低密度脂蛋白也已降至在2.6以下,所以吴先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就像相对比较低,且目前还停用了他汀,只采取严格饮食把控,科学有效的运动来稳定血脂,所以他的降血脂案例就值得我们每个人来学习。

为了降低血脂,吴先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这当然也是我经常跟大家建议的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管住嘴,在发现高脂血症之前,吴先生是一位对食物不忌口的这样的一个人,不仅喜欢吃猪脑花、猪大肠、鸡胗等动物内脏,而且每天摄入的猪肉、牛肉、羊肉都不限量。但是在发现高脂血症以后,动物内脏基本很少吃了,每天也吃猪肉、牛肉、羊肉,但是量把控好了,每天摄入量维持在3两~5两之间,而且还适当增加了像深海鱼类,鸡肉等优质蛋白。当然吴先生也并不是一位特别喜欢喝奶茶、吃蛋糕等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这样的一个人,所以就是从食物上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胆固醇的来源。

第二个方面,运动是降低血脂最有效的一个途径之一,其实也并不需要大家每天非得走个5公里才能降低血脂,其实每天只需要快走4000~8000步,或者是每周进行3~5次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骑自行车、有氧慢跑、游泳或者是打羽毛球等等运动,都是可以有效降低血脂的。

第三,适当服用降脂类药物。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吴先生他的血脂的确是太高了,单纯靠饮食运动是无法降下去的,所以我就建议他服用一段时间的他汀类药物来降血脂,再过三个月以后就成功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脂在合格范围之内,并且吴先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也没有发现颈动脉斑块或者是冠状动脉斑块,所以只需要将血脂降至在合格范围以后,他就并不是一位心脑血管高危患者了,那么以后是可以停用他汀的药物而采取严格的饮食控制,科学有效的运动来降低血脂就可以了。

故从吴先生现在成功的案例,我们发现其实降低血脂并不难,而科学有效的办法及是否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是关键。当然在健康方面,我希望大家能够养成发现问题以后,就立马着手解决它这样的好习惯,不要去拖拖拉拉。

好了,今天就聊这么多,关注医学科普,关注神经内科曾大夫。

血脂降得越低就越好?现在查出高血脂,已经不是个稀罕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患上了高血脂这种“富贵病”,需要降血脂。

戒烟、戒酒、吃素,甚至吃药,为了降血脂,多数人会采用很多方式,甚至认为血脂降得越低,自己就越安全。

实际上,并非如此,有研究表明,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降得太低,甚至有癌症风险。

一、健康人的血脂,多少才正常?

血脂是血浆中甘油三酯和类脂质的总称,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马为指出,在血脂的4个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最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叫“坏胆固醇”,在总胆固醇中的比例约为60%。

如果坏胆固醇不“捣乱”,光靠其他的危险因素,是很难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严重情况的。当坏胆固醇进入动脉血管内皮的时候,斑块就会形成,使血管堵塞,导致心绞痛、脑梗死等疾病。而且,形成的斑块很不稳定,随时可能因为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情况发生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栓,增加心肌梗死、猝死等风险。

那么,血脂多少才算正常水平呢?按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血脂异常参考标准

理想水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100)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130)


合适水平:

总胆固醇<5.2(20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130)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160)

甘油三酯<1.7(150)


高水平:

总胆固醇<6.2(240)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160)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190)

甘油三酯<2.3(200)


低水平: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0)


注:单位为毫摩尔/升(毫克/分升)

如果血脂超标了,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把血脂降下来,那么是不是血脂降得越低就越好呢?

二、上海交大研究:胆固醇过低,癌症风险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卫庆教授等人开展的一项研究却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是越低越好,甚至有癌症风险。

从2014年到2016年,研究人员共纳入13.8万名年龄在40岁和4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了平均3.8年的随访,最终发现有1710人确诊癌症。经过分析之后,研究人员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癌症风险呈负相关。

数据显示,比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7mmol/L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的人,癌症风险增加了48%。此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1.8-2.6mmol/L的人,癌症风险增加21%,但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2.6-3.37mmol/L的人,癌症风险增加不明显。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的,发生癌症的风险增加了42%,其中发生胰腺癌的风险增加了19%。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研究揭示,胆固醇与免疫细胞功能调节相关,调节抗肿瘤活性以及激活免疫信号。在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同时,也要考虑癌症的发生风险。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维持在合适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

三、胆固醇的用处很多,别再误解它

胆固醇虽然承担着“骂名”,实际上,它也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合成激素,构建免疫系统

合成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就是胆固醇,比如皮质激素、孕酮、雌激素和雄激素等激素的前体,都是胆固醇。上述激素在体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响着水和电解质的代谢、人体应激性反应,以及免疫系统的构建。

2、维持细胞正常,保护血管

细胞膜的组成需要胆固醇的参与,除此之外,胆固醇还可以给细胞膜提供营养,以及保持细胞膜的稳定等,所以,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过低,细胞膜就会不稳定,导致弹性降低,进一步会影响血管的弹性。

3、合成维生素D,维持机体正常运转

维生素D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之一,除了饮食,晒太阳也可以合成维生素D,但是阳光在合成维生素D的过程中,需要胆固醇的参与,否则无法合成。

4、合成胆汁,帮助身体消化

肝脏合成胆汁的时候,少不了胆固醇的参与,合成的胆汁会进入肠道,促进消化和吸收,如果胆固醇水平过低,肝脏就无法正常分泌胆汁,从而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所以,胆固醇不能过低,过低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转,也不能过高,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胆固醇保持在合适的水平。

四、血脂过高、过低都不好,学会4招保持平衡

过高、过低都不好,怎样才能保持胆固醇平衡,使血脂处于合适的水平呢?

1、饮食控制

不良的饮食方式与胆固醇偏高密切相关,稳住胆固醇,就要不吃或者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贝类、乌贼、鳝鱼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富含膳食纤维的,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预防动脉硬化。

2、运动控制

坚持适度运动,每天至少运动1小时,运动方式建议选择慢跑、游泳、快步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3、必要时药物控制

如果调整生活方式已经无法控制胆固醇水平,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控制胆固醇水平,避免乱用药。

4、监测血脂

血脂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日常的血脂水平要详细记录,可以直观看到血脂水平过高还是过低,以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治疗方案。

总而言之,胆固醇水平过低、过高都不利健康,维持平衡才是关键。看完这篇文章以后,胆固醇偏高的朋友们,将胆固醇降到一定的水平之后,不要再盲目地越降越低了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