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拒绝枯燥的“人生剧本” :找到自己的内在创造力

 自我平衡 2021-09-30
图片
本文字数3000+|阅读预计需要8min 

文|刘改(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生活毫无波澜,空洞而乏味,只能随波逐流,也按照人生剧本工作、恋爱、结婚了,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非常羡慕那些“有趣”的人,生活多姿多彩,很渴望有人将自己从有一潭死水的生命状态中解脱出来…

是的,这样的人只是单纯地在“生活”,缺少活力地“活着”。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形容这些人:“他们的生活是缺乏创造力的,就好像是陷入别人的创造力中,或像机器一样运转”,甚至直接称之是“病态的生活方式”,“有创造力的生活”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那么,何谓“创造力”呢?创造力在我们的生命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图片

图片

从黑暗中开出的花朵

谈到创造力的价值和影响,我首先联想了最近看的一部讲述了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充满创伤又传奇的一生的电影——《弗里达》。

电影由弗里达18岁的一场交通事故开启,这场事故,不仅让弗里达的脊椎、颈椎破碎,右腿骨折,一根金属扶手插进她的腹部,穿透阴部,更让她丧失了生育能力…

从此,身体的痛苦伴随了弗里达接下来的人生,她共经历了大大小小32次的手术,甚至会有整整一年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在此期间,她需要穿着由皮革、石膏和钢丝做成的胸衣来支撑脊椎…

正如弗里达自己所说:“我的身体不是病了,是碎了。”

但是,弗里达并没有放弃,从父亲为她在病床上支起画板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一直用绘画创作疗愈身体和精神创伤。在那些令人惊叹的画作中,我们在感受她内在的痛苦和挣扎的同时,被一股坚韧的生命力所震撼…

强大的创造力让弗里达将破碎的自体重新整合了起来,她的精神力量不仅影响了那个年代的墨西哥人民,也激励着后世的我们。

正如弗里达一样,我们需要通过创造力整合了那些未知的经验和感受,进而使自体越来越成熟和有力量

图片
图片

创造力的差异

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力是人类的天性,正是因为拥有创造力,人类世界才得以发展,区别其他动物而成为世界的主宰。那为什么在每个人身上,创造力的差异会如此之大呢?

不可否认,创造力是存在先天遗传差异的,就像弗里达,她的绘画天赋一定是超乎常人的,但更重要的,她的绘画天赋也是被家人看到并鼓励的:弗里达的父亲深知她的痛苦,也看到了她石膏胸衣上的一只只蝴蝶,在表达着她在痛苦中坚持的力量......

因此,父亲不仅为她在病床上支起了画板,还在房顶挂起了镜子,让弗里达可以通过看到自己进行创作,而弗里达最知名的,正是她的一幅幅自画像。

图片

温尼科特在《创造力和它的起源》一文中提到:

“创造可以是一幅画、一幢房子、一个花园、一件服装、一种发型、一曲交响乐或者一个雕刻,也可以是你在家烹饪的任何一种食物。我所关注到的这种创造是十分普通的,它是有活力的。

我们所研究的创造力是个体对外部现实的处理能力。只要有良好的大脑功能和足够的智力,就会使个体存活和融入社会,个体身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具体创造力的,除非个体生病或感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从而阻碍个体的创造过程。”

因此,环境对一个人的创造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难想象,那些极端的环境中的人们(如终身待在集中营、遭受政治迫害),为了避免继续遭受痛苦而放弃了希望,并且他们一定会丧失一些人类的特性——不会再创造性地看待这个世界。

同样,成长在一个父母过于强势,父母的话语绝对正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被关注和尊重的家庭环境里,一个人的创造力也势必被压抑。

但是我们也相信,一个人创造力不会被完全摧毁,只是为了顺应环境,不得不被隐藏和保护起来,无法透过真实的生活而体验到充实和意义感。

图片

图片

那么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如何发展的呢?

刚出生的婴儿都是处于未整合的状态,即没有空间、时间的概念,本能张力(饥饿、排泄)也仅仅是存在于身体内的一个感受...

婴儿是完全开放的和与环境融为一体的,他们拥有的仅仅就是——整合的倾向和原初创造力

婴儿在这时也没有能力区分内在与外在,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种主观体验,原初创造力就是一种“全能的错觉”,“我饿了,身体不舒服,乳房就出现了”,“我创造了乳房和世界”,这是一种魔法般的感觉——我冲动,我创造。

但是,这时的母亲(即环境)需要保护婴儿这种全能的错觉,即“原初创造力”,因为这也是之后“创造力”的基础。

在原初创造力的作用下,婴儿保有了一种持续存在的感觉,这也是自体凝聚的前提。

图片

当然,停留在“原初创造力”阶段,幻想即现实,也是精神病病理基础,精神病人有着非常丰富的幻想,但是这些幻想是缺乏现实基础的,也是没有创造性意义的。

因此原初创造力是需要发展的,才能使一个人不会在脱离客观存在的情形下进行创造,当然,原初创造力的发展是需要环境的促进性作用的。

接下来,母亲需要在婴儿持续存在感不会被打断的前提下,开始小剂量地为婴儿去除错觉,婴儿逐渐开始意识到——这个世界原本就存在,并不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可以忍受失去全能的错觉——有能力忍住,可以等待一会儿,并且不会感到要被消亡,最终他就可以达到能够妥协的状态了。

这时原本母婴一体的状态也发生了改变,婴儿开始与母亲分离,进而发展到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完整的人。在婴儿与母亲打开时,会出现一个空间,在主观体验和客观感知之间,一个“我”又“非我”的区域——即“过渡空间”,也被称为“潜在空间”。

在潜在空间里,婴儿使用一些元素来代替母亲,如柔软的毯子、毛茸茸的玩具等,这些元素也被称为“过渡性客体”。随着婴儿的成长,过渡性客体发展为“游戏”。“游戏”位于潜在空间内,是一种与创造力相关的经验,是处于空间-时间连续体中的经验,也是生活的一种基本形态。

在婴儿玩游戏时,母亲需要在场并参与,去容纳婴儿游戏过程中的不确定感,并确认他的创造性体验。只有充分的被确认过的体验,孩子在进入儿童期后,无论是独自游戏,还是与小伙伴们的共享游戏才都具有创造性意义。

图片

很多时候,孩子的创造力会造成一些“混乱”,尤其在他们学会走路后,他们可能会在家里乱涂乱画,把东西乱挪乱放…

父母要在容纳这种混乱的前提下,带给孩子一些规则感。无法容忍混乱的父母会禁止孩子的这些行为,但同时也扼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孩子的自发性,但很多父母并不在意这一点,更多的是自以为是地替孩子作决定,学舞蹈、学画画、学钢琴...

他们没有观察孩子擅长什么,或者与孩子沟通他们自己喜欢什么。这些父母要么是出于跟其他家庭的比较,别的孩子学什么,自己的孩子就学什么;要么就是希望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实现的儿时心愿。

如前文所述,这时孩子的创造力就会被“隐藏”起来,他们可能拥有了一项“技能”,却很难感受到充实和深切的意义感。

图片

图片
创造力也赋予成人力量

创造力在个人成长层面的意义也是极其重要的,如前文所说“我们通过创造力整合了那些未知的经验和感受,进而使自体越来越成熟和有力量。”

不仅像弗里达一样,创造力可以疗愈创伤,同样,创造力也发生在日常的自我成长中,正如此刻的我,通过写文章去整合我个人成长、工作和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

根据温尼科特的观点,心理咨询产生作用的一个原因,就是让来访者在一个自由的、被保护的空间中,创造性地理解自己的经验、感受和梦,进而将这些体验整合进自体结构中

某种意义上,心理咨询就是咨访两个人一同“玩游戏”,必然的结果就是,当无法“玩游戏”时,咨询师需要做的工作方向就是带着来访者从不能“玩游戏”的状态进入到可以“玩游戏”的状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