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老师语丝1289:实验揭秘:改变孩子命运的究竟是什么

 白俊庭 2021-10-01

白老师语丝1289:实验揭秘:改变孩子命运的究竟是什么

  美国一家实验机构曾做过一个非常秘密的实验,将三个同卵三胞胎分别送给三个不同阶层的家庭抱养。

  被富人家庭收养的老大,养父母是医生和律师,他出身优越,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格温和,彬彬有礼,待人和善。

  而中产家庭收养的老二,养父是严厉的高校教师,他的教育方法非常粗暴。

  被贫困家庭领养的老三,养父母是移民,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以经营一个小杂货店谋生,收入不高。

  这是2018年圣丹斯电影节上,收获一致好评的纪录片——《Three Identical Strangers》中的真实故事。

  这场实验的操盘手著名精神病医生、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纽鲍尔和当年的研究助理娜塔莎·乔斯弗维茨。

  娜塔莎说,彼得·纽鲍尔此举的目的在于探讨“育儿差异”,验证先天与后天,哪个才是塑造人类的决定性因素。

  虽然这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实验”不太人道,三胞胎的性格和最后命运的不同,也为我们判断一个孩子的命运,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哪个更重要,侧面提供了参考。

  站在三胞胎五十多岁的人生节点往回看,我们可以发现,先天的基因,只是一个人命运和人格的起点,最后真正决定人一生轨迹的,是家庭环境以及教养方式。

  最残酷的实验:三胞胎分别被富人、中产、穷人收养,后来怎样了

  抛开三个家庭的经济硬实力,来看他们的养父母育儿细节,都有明显差别:

  老大的领养家庭富裕,养父母虽然工作繁忙,几乎没时间陪伴Bobby,但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用正向、温暖的方式,教育指导孩子成长。

  成长在移民家庭的老三,虽然他的养父母社会地位不高,教育程度也很低,但成年后的老三依旧很积极向上,这要归功于他的养父巴布拉。巴布拉是3位养父中最风趣幽默的,他十分喜欢孩子,有大量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无论儿子做了什么,他都觉得非常骄傲。

  三胞胎最后比较不幸的是成长在典型中产家庭的老二,作为高校教师的养父非常保守,总是制定军事化的规矩。从小到大,老二都与他缺少沟通。在如此严苛残酷的家庭教育下,活泼的老二渐渐变得很情绪化,高压教育最终让老二变成了低自尊的性格,躁郁症让他的人生在中年以自杀结束。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孩子是家庭的产物,孩子的性格爱好可能与基因有关,但孩子未来的路,却与父母的教育脱不开关系。

  请努力让孩子看到一个三观正,积极成长且有爱的父母。原生家庭带给孩子最重要的,是为人处事的方式,行为习惯,还有认识及思考世界的途径。

  茁壮健康的大树,需要从幼苗时期就开始施肥、浇灌、除虫、松土、剪枝……养育者是否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决定了这棵树未来的高度。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用

白俊庭简介:

      白俊庭,曾获得特级教师、河南省学科教育专家、省名师、省优秀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名校长、省魅力教师、省优质课一等奖等几十项荣誉称号,曾在全国高校、中小学、政府、企业开讲座六百多场。

       在《人民教育》等几十家报刊发表作品三百多篇。在《教育时报》开设过“白俊庭专栏”。安徽师大出版专著《借给老师一分钟》,获省优秀成果一等奖 ;做国家、省级教研课题六项,分别获一、二等奖。

白老师语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