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神话走向春秋战国,历经两个朝代,揭示大秦帝国的起源!

 昵称55301288 2021-10-01

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的文明古国,自上古传下来的神话传说更是多不胜数。那个时候的华夏民族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流域又因洪水泛滥而经常改道,水患成为了当时天子姚重华的心病。

很久很久之前有一名叫大费的人正是姚重华派去治理水患主官姒文的助手,而姒文的助手大费总是能够先于众人提前知晓大水下一步的走向,让他们这群人早早地就提前规避了危险。这一点令姒文很是好奇,在一次无意中闲聊的时候才知道大费懂得鸟兽的语言,当得知大费有这一特点之后姒文非常吃惊,在做了一次试验之后便相信了。

待到水患平定之时,姒文面见天子之时,天子对他大加夸赞,不过姒文并没有独自贪功,而是将这份功劳的一大部分归于大费。在得知详情之后天子姚重华决定赏赐给大费一片土地,之后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且还任命大费为百兽之官。

前言之中的“姚重华”、“姒文”、“大费”其实只是一个称呼,其实姚重华也就是我们后来称之为“舜”的部落首领,姒文也就是后来的“禹”。

原本大禹的助手大费也仅仅只有“费”这一个称呼,后来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他也就成为了一个部落的族长,费也不能只有称号,而没有名字了,再怎么说现在也都是有身份的人了,后来天子舜帝给费起了个名字叫做“赢伯益”,国号为“粱”。

之后赢伯益的号也由“费”改为了“益”、或许你会感到疑惑,嬴姓?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王族也姓赢,两家不会是……?对了你想的没错,赢伯益就是后来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先祖

当初赢伯益在辅佐禹治理水患做的很棒,之水的核心技术也尽数掌握在他的手中。

后来禹继承了舜的地位,百年之后由于赢伯益在禹的任期之中所做出的贡献很大所以赢伯益成为了继禹之后的下一任合理继承人。

只不过禹却在在外巡游之际就中途病逝了,想要相仿尧舜成为被后世的尊敬的上古先王典范的机会就这样夭折了。

虽然禹的后事没有交代完,但是这依旧不能阻止赢伯益成为新任天子,等到三年服丧期满了之后赢伯益却将到手的天子之位还给了禹的儿子启。

这让任何一个人都觉得这是上天派来的猴子,是来搞笑的吧!

《孟子》记载相关事件,这件事是一件美事,但是也有提出非议者。《韩非子》这本书中叙述的同一件事,说这件事另有隐情。

根据《韩非子》这本书中介绍,其实禹帝早就算到了这个帝位肯定是赢伯益不可,但是这个时候他是存有私心的。

他想让让以前的“禅让制”,转变为“继承制”,所以早在禹帝在位的时候就暗中让自己的儿子联络各个部落的族长,与他们建立私交,私下里培植属于自己的实力,为的就是将来自己不在了好顺利即位。

这件事在今天新出土的史料《竹年纪书》中得到了印证,这本书同样也是支持韩非所说的这些内容的,并且表示禹帝的儿子启与赢伯益之间发生过帝位的争夺战,最终启取得了胜利。

赢伯益作为失败的一方他这一支嬴姓族人自然不会是十分的好过,在当时有些族人选择继续留在中原地区过日子,有些则远走他乡了。

他的两个儿子“大廉”(又鸟俗氏)与“若木(费氏)”也是各自带领各自的族人在这片大地上寻找一份安身立命的活计,大廉后来在夏朝初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古黄国,与自己的弟弟一同带领自己的族人在这里休养生息。

直到后来若木这一支的后人投奔了成汤,最后夏朝被灭商朝建立,当年的大仇算是在这一代给报了。

后来这一支也成为了商朝一个可以依靠的诸侯,在大廉的子孙中飞廉与恶来算是最有名气的两个人,同时混的也是不错的。他们都是商纣王的臣子,主要负责商朝西部边疆的守卫给工作。

这两位对于商朝忠心耿耿,为了商朝的存亡与周武王拼搏到最后一刻,对商朝,对商纣王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只不过他们父子二人还是抵不过历史的大潮流的,万幸的是周武王对后来的飞廉一家并未赶尽杀绝。

飞廉的另外一个儿子季胜最后成为了周成王手下的手下,周穆王时期,季胜的子孙主要负责为周王室驾车,最后平定了徐偃王之乱。

周穆王论功行赏,对季胜的子孙赵城进行了大大的赏赐,这一支秦人也就是后来赵国的先人,被称为嬴姓赵氏。

恶来的子孙非子与自己的先祖赢伯益一样通晓兽语,并且养马养的特别好。在周孝王时期,这一支赢姓部落则专门为周王室养马。

后来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为秦侯,主要负责主祭赢伯益的嬴姓,这是大秦建立的起初。怪不得战国时期燕国嘲笑秦国为马夫,这就是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