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随便阁 2021-10-02

经·天下有始章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苏辙: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方无名,则物之所资始也,及其有名,则物之所资生也。故谓之始,又谓之母。其子则万物也。

原成: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原成:始,众父。母,玄牝。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苏辙:圣人体道以周物,譬如以母知子,了然无不察也。虽其智能周之,然而未尝以物忘道,故终守其母也。

原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怠。

原成:既者,爱而亲近也。爱其母而近之,覆知其子也。爱其子而近之,復守其母也。

凡物皆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从抽象到具体,从具到到抽象。从共性到个性,从个性到共性。从量变看质变,从质变看量变。以矛盾来掌握事物的本质。即以“道”校验万物,以万物抽象“道”的规律。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苏辙:天下皆具此道,然常息忘道而徇物。目悦于色,耳悦于声,开其悦之之心,而以其事济之,是以终身陷溺而不能救。夫圣人之所以终身不动者,唯塞而闭之,未尝出而徇之也。

原成: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㤹。

原成:抑制好恶则不勤,放纵好恶则不救。思想上接受“道”的约束,谓之塞其兑。塞其兑,则居无为之事。行为上不干预万物,谓之闭其门。闭其门,则行不言之教。思想上接受主观意志的约束,谓之启其兑。行为上以外力胁迫万物,谓之济其事。启其兑,则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济其事,则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见小日明,

苏辙:悦之为害,始小而浸大。知小之将大而闭之,可谓明矣。

原成:见小曰明。

原成:凡物皆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知晓“运动必有结果产生”,谓之“见小”。明者,微明也,发现被隐匿形迹的能力。

明者,犹势也。凡物皆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凡物皆以矛盾对立物为自身定义,并向矛盾对立物转化来完善自身定义。于势未萌末形得之,见小曰明之谓也。

守柔日强。

苏辙:趋其所悦而不顾,自以为强,而非强也。唯见悦而知畏之者,可谓强矣。

原成:守柔曰强。

原成: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可直可曲者,言变化也。柔,运动之谓也。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故曰强。强者,仆唯妻而天地弗敢臣也。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苏辙:世人开其所悦以身徇物,往而不反。圣人塞而闭之,非绝物也,以神应物,用其光而已,身不与也。夫耳之能听,目之能视,鼻之能嗅,口之能尝,身之能触,心之能思,皆所谓光也。盖光与物接,物有去而明无损,是以应万变而不穷,殃不及于其身,故其常性湛然相袭而不绝矣。

原成: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央。是谓袭常。

原成:光,景物也,有形有名谓之物。用其光,既知其子之谓也。复归其明,复守其母之谓也。

习,犹袭也。美不外见曰袭。袭常,抑制主观意志是自然规律。抑制好恶之情,则可知其子而复守其母。

见小守柔,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用光复明,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