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淄博出土西周早期兽形青铜觥

 芝润斋 2021-10-05

青铜觥,是一种源于兕牛角制作的盛酒器,流行于商代中期至西周早期,西周中期以后式微。器身常 呈椭圆形或方形,周身饰以纹饰;有圈足、四足或三足;盖上常为兽首形状,流部用于倒酒,兽首与兽背 一体构成觥盖;有些觥的腹内还置有勺。因其流行时间不长,与其他器物相比,出土数量较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土的和见于著录的青铜觥不到百件。

山东地区考古近来半个多世纪发现的东周时期贵族墓葬较多,而西周的贵族墓葬非常少。2004 年,在淄博市高青县花沟镇陈庄村东南发现了齐国早期故城遗址,后被称为“陈庄 - 唐口遗址”,这是山东地区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周早期城址。2008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 月,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其中一件西周早期兽形青铜觥,制 作精美,铭文内容意义重大。

山东淄博出土西周早期兽形青铜觥

西周早期 兽形青铜觥 陈庄 - 唐口遗址出土

这件西周早期兽形青铜觥,造型古朴,通高 24、 腹宽 25、足长径 12.7 厘米。器身呈兽形,整器素面为主,椭圆形器腹及圈足上饰弦纹,前有上翘形短流, 后有半环形兽首 , 下带钩形小珥。盖为昂起的兽首,高鼻鼓目,以子母口相合,两耳之间的兽角似蜗牛触角,上装饰卷云纹,两个触角之间还装饰有一个立体小兽面。

山东淄博出土西周早期兽形青铜觥

铭文

觥盖内刻有铭文:“ 豐(丰) 乍(作) 厥文祖甲齐公宝尊彝”,大意为: 豐(丰)始为自己的先祖齐公制作了这件宝贵的礼器。虽然目前“丰” 和“启”两字的释读现存争议,但“祖甲齐公”当为姜太公无疑。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在考证后就认为: “祖甲”即齐国始封君姜尚姜太公,“齐公”是后辈对其之尊号,“文祖”之“文”是美称,而“厥文祖甲” 之称呼则表明齐国早期遵行商代流行的以日干命名的风俗,如太公之后的丁公、乙公、癸公。

“祖甲齐公” 铭文的发现,证实了姜太公的存在,填补了考古学上的空白,是齐国考古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发现,对研究早期齐国文化和周人东征具有重大意义。

山东淄博出土西周早期兽形青铜觥

兽首局部

陈庄 - 唐口遗址出土的西周早期兽形青铜觥是一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物。根据各类考古实物和学者现有研究表明,商代青铜礼器的等级高低是与器物纹饰的繁简相辅相成的,等级越高则纹饰愈精美。而陈庄出土的西周早期兽形铜觥,与众多精美绝伦的商周两代青铜礼器相比,造型与纹饰虽显得相对朴素,但这与礼器使用者的公伯级别是相称的,符合西周时期的封建礼制。

“文祖甲齐公” 铭文则证实了姜太公的存在,填补了历史空白,其命名方式亦遵循了“商代流行的以日干命名的风俗”。 这件铜觥的造型、纹饰、铭文,都反映了商周文化的延续关系和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