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发 ▏2021 诺奖如何促进针灸的机理研究?

 明醫 2021-10-05

图片

2021 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公布

COVID-19 疫苗反应揭示了中医“太阳经证”的实质

202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北京时间 10 月 4 日下午 17 点 30 分公布,今年的获奖者是 David Julius 和 Ardem Patapoutian,因发现温度与触觉受体获奖。今年诺奖将有可能为针灸机理研究的突破带来希望。

两位诺奖获得者对 TRPV1、TRPM8 和 Piezo 通道的突破性发现让我们了解热、冷和机械力如何引发神经冲动,以此来感知和适应周围的世界。 

图片


TRP 通道是人体感知温度的核心,Piezo2 通道赋予我们触觉和感知身体位置和运动的能力,TRP 和 Piezo 通道也有助于许多额外的感测温度或机械刺激的生理功能。

目前,还有很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侧重于阐明这些通道在各种生理过程中的功能,这些知识被用于开发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慢性疼痛。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针灸也有可能是通过机械刺激,传导入脑,改变大脑的生理神经传递过程,引起疼痛减轻的感觉。

今年的诺奖获得者的开创性发现解释了热、冷和触摸如何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引发信号,这些离子通道对许多生理过程和疾病发生来说非常重要。(徐俊2021. 10.04 报道)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公众号丁香园,2021 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公布!

【纽约中医论坛ATCMS首发】

诺奖如何促进针灸的机理研究

2021年的诺奖授予给温度感受器(TRPV1)和触觉感受器(PREZO2)的分子机理研究成果。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因使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产生了突破,引领了感知机理研究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获得诺贝尔奖名至实归。

非常巧合的是,中医针灸疗法正是通过温度(灸)和触觉(针)的皮肤刺激产生疗效的。科学地解读针灸的原理和疗效有赖于基础科学的进步。近50年来,有关针灸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枢系统的影响,比如针刺对脑啡肽的改变和有关神经通路。但目前仍然有很多皮肤等周围组织的针灸现象和疗效没有明确的科学解释,为医学界所困惑。

针灸困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周围组织相关的温度和机械刺激的生物学原理所知甚少,无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说,2021年的诺贝尔奖成果为研究针灸的组织学原理打开了一扇大门。

医学生理学家所关心的是生命的基本原理,而中医针灸师所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刺激人类的感觉系统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这两者就是当今所说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的问题,今天的诺奖成果提示,针灸研究需要从基础研究转化的主要问题有:

1. 针及按摩推拿等物理刺激是否通过触觉或机械感受系统传导信号,这种信号的传导是如何影响疼痛,调节系统平衡,或产生自愈效果的?

2. 灸及温度刺激是如何通过温度感觉系统改变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的?

3. 触觉或机械感受器和温度感受器的皮肤分布如何,是否同传统中医的经络和穴位有关?

4. 触觉或机械感受和温度感受信号是如何在中枢神经系统整合,机体是如何反应的?

5. 血液循环、免疫、内分泌等人体其他系统对触觉或机械和温度的刺激,是如何反应及整合的?

6. 如何根据新发现的针刺原理,改善针灸疗法,提高临床疗效,扩大针灸治疗领域?

图片

可以预测,这两项诺贝尔成果将会或已经促进了针灸机理的研究。比如,研究发现除了神经组织以外,皮肤肥大细胞表面有多种感受器,可以通过机械或温度刺激产生脱颗粒现象,引发一系列后续免疫反应。而肥大细胞被认为是针灸的移动靶点之一,被证实可以对针灸产生特异反应,在人体穴位处和敏化点有特殊聚集现象,其皮肤分布密度与传统穴位和微针系统高度相关。相信,后继有关分子学机理的研究会促进我们对穴位和经络的深入认知,科学地解释针灸的机理,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针灸传到美国以来已经热了几十年,几乎是家喻户晓,如果一但用诺奖的成果阐明了其作用原理,还很难说谁蹭谁的热度。(李永明 2021.10.4)

:2021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图示,图片源自诺贝奖官网,中文为后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