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章. 逻辑和中国逻辑: 两种文化性思维程式

 恋上咸鸭蛋 2021-10-05
图片

不用为用,

                众用所基。

                                   ——徐光启

图片

2017.07.04

图片
图片

第七章.   逻辑和中国逻辑:
两种文化性思维程式

图片

        以上五章所论,本节内来总结一下。

        第二章先是给出一个自然语言逻辑的总体理论:语言前提论。他的一般性表述是:

        语言结构是推理形式——逻辑——的必要前提,逻辑形式是认识世界的方式——科学——的必要前提。

        他的引申义是:

        存在不同的语言结构,就存在不同的推理方式(即'逻辑’),也就存在不同的认知方式(即'科学’)。

        语言前提论可以看作一个改进版的'语言决定论’(维特根斯坦)或'语言相对论’(萨丕尔-沃尔夫),但有六个方面的不同 cf §2.5。

        我们在语言前提论理论框架内检查了汉语语法,以其缺乏'主谓结构的唯一合法性’,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不存在也不会产生希腊式形式逻辑,进一步也就不可能产生现代科学(但能产生阴阳五行格致式'科学’)第三章。

        第三章考察汉语缺什么,第四章探讨汉语中有什么。汉语有三条最基本的语法原理:同构原理、对比原理、意境原理第四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同构律的中国式逻辑,不同于基于同一律的希腊逻辑。中国逻辑包括两个基本范畴:同构观和本末对立观。这两个基本范畴组合为中国式基本思维模式:本末同构观。

        从这两个基本范畴出发,得到了中国式推理的两条基本思维律:同构律和对比律,以及两个基本推理方式:同构推演法第五章、对比推演法第六章。并发现同构推演主要用于证明,对比推演主要用于反驳。由此构造了中国式论辩的基本路数。

        本章内我们来总结并对比希腊逻辑和中国逻辑这两种基于自然语言的思维。

这儿有几点要说明的——

        第一,   既然是自然语言逻辑,当然不仅仅是这么两种,理论上是有多少种自然语言,就会有多少种自然语言逻辑。比如美洲印第安人就有他们自己的自然逻辑。这也是沃尔夫假说产生的渊源。

        第二,   事实上没有那么多自然逻辑,那是因为很多同语系的语言分享相似的语言结构,也分享相似的自然逻辑。欧洲语言都相似,所以有沃尔夫的叫法'标准平均欧洲语’,他们都与希腊语相似,都分享希腊逻辑。

        第三,   再进一步,不但欧洲语,连印度语都分享相似的印欧语结构,也分享相似的自然逻辑,这就是印度逻辑——因明,而且还是自然发生,自己独自发展出来的。

        第四,   希腊逻辑到了十九世纪,发现了在英语中表达的疏漏处,也就是说,自然语言语法干扰了逻辑表达。于是,进一步的形式化开始了,这次是真正的形式化,完全脱离了自然语言,完全的形式语言的逻辑——集合论、布尔代数、符号逻辑、数理逻辑。

        '文化’据说有上百种定义,我把语言看作文化的定义性特征。换句话说,在语言,这儿说的是大约十万年前产生的有声语言,产生之前无所谓文化,或者叫'语前文化’。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是文化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工具。因此,我把基于语言的思维方式叫做文化性思维方式。

        人类当然还有非文化性思维方式,也就是不必依赖语言的思维,其运用场合不比文化性思维方式少。非文化性思维方式包括两大类cf 下表:一类从来源上说是纯遗传性的、生物性的全人类普遍思维方式,包括利弊思维、感性思维、记忆思维;另一类主要也是生物性的,但经过特定地域、环境、食物、地理、气候等特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区域性的、(多)民族性的思维方式,可称之为'环境影响生物性思维方式’。这两大类非文化性思维方式我们到后文第十五章去讨论。

表 4. 两种文化性和四种非文化性思维方式

图片
图片

        本章内讨论两种文化性的、亦即后天获得性的思维程式:逻辑推理和名辩推演。名辩分两节:一是公孙龙和惠子,二是墨子。

        本章题记中徐光启说的'众用’即一众应用科技,其基础即为无用或'不用’的基于形式语言的形式科学, 包括逻辑、几何、数学、程序语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