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期间主要轴心国-德国 军用车盘点

 阿里巴巴yht 2021-10-06

■ 二战期间德国军用车盘点

★ VW82桶车

[▲桶车VW82]

[▲桶车VW82参数]

“VW82桶车”,说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说到甲壳虫,就无人不知了。甲壳虫隶属德国大众公司,是有史以来产量最高的汽车,至今的生产已经数量达到惊人的2000万辆。而这种传奇般的轿车却与VW82型桶车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起这段历史,还要追溯到1933年。

这一年,希特勒当选德国总理,他对德国人民做出了两个承诺,一是使每个德国家庭的晚餐桌上都有牛排,另一个是让每个德国家庭都能拥有自己的家庭轿车。作为总理关注的项目,汽车的设计工作被委任给了保时捷的创始人费迪南·保时捷博士,希特勒认为这种车应该是四座,采用排量1升的风冷发动机,百公里油耗不超过7公升,最大时速100公里,他甚至给过保时捷一些自己亲手绘制的草图,那便是他心目中的“大众的汽车”。保时捷知道,研制的重点必须放在简化设计和降低成本上。此时,福特和欧宝轿车的普遍价格是2000到3000帝国马克之间,为了实现他的承诺,这种汽车的价格被严格限制在1000帝国马克以内。    

1936年第一辆原型车60型完成,为了生产该车,希特勒于1939年专门在沃尔夫斯堡建立了一座工厂(即后来的大众公司),定于在次年进行量产,计划年产100万辆,并将该车命名为KDF-wagen,这便后来甲壳虫的雏形。然而,大众汽车并没有像希特勒承诺的那样来到德国人民的身旁,随着1938和1939年年德国对奥地利和捷克的吞并,急需增加部队机动能力的陆军武器局于1938年1月向保时捷提出了生产军用大众汽车的要求。保时捷在60型大众轿车基础上于当年11月完成样车并将其命名为62型大众军用车,该车发动机后置,具有圆滑的车体和挡泥板,备胎安放在前舱盖的凹陷处。

[▲大众甲壳虫]

不幸的是,62型桶车的越野能力明显不足,保时捷于是将底盘升高了50毫米并且改进了传动比,并且根据军方提出的军车应该具有硬朗的军事特征等要求作了相应改进,改进后的桶车被命名为82型,于1940年投入生产。其实无论62型或是82型都是在甲壳虫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整个底盘都被加高以提高越野性能,此外车后传动装置还装备了差速器锁定装置。

[▲62型桶车]

[▲82型桶车]

82型大众军车底盘下部较平,全重只有685公斤,只要一个成人就能够从前方抬起来,这样使得该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和美军的野战吉普相媲美。相比起美军四轮驱动的野战吉普,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桶车是历史上最简单的汽车。

[▲82型桶车发动机]

82型大众的另外一大亮点是采用了独立悬挂系统,今天我们知道即使在平路上独立悬挂系统对改善操纵性也十分重要,如今在梅塞德斯-奔驰和多数运动汽车甚至F1方程式赛车上都采用了这种配置。就因为它那方桶形的车身,军方干脆称其为Kubelwagen,即桶车之意。于是82型大众军车也就有了一个更为广为人知的名字——82型Kubelwagen,该车的动力为一台后置985cc的4缸水平对置风冷汽油机,在3000转/分时功率为23.5马力,凭借该引擎,桶车最高时速达到了80公里。到1943年3月,82型Kubelwagen又换装了1131cc的引擎,功率提高到25.5马力,动力更加充足。由于使用风冷发动机,该车极为可靠并且容易维护,北非的炎炎烈日不会让它的水箱沸腾,苏联的凛冽寒风也不能使它的水箱冻结,理由非常简单——82型桶车的风冷发动机根本不需要水箱!

[▲ 北非战场上的桶车]

遗憾的是,开始82型桶车并未引起重视,因为军方一直怀疑后置气冷发动机和非四轮驱动车辆的性能,然而,样车在入侵波兰的作战行动中的优秀表现打消了所有的疑虑,军方认识到了它的巨大价值,1940年夏82型桶车接到了第一笔400辆的订单,生产出来的82型桶车被陆续装备国防军各单位,逐渐开始取代侦查部队、通信部队以及中下级军官使用的摩托车。到1940年12月20日,第1000辆82型桶车驶下了装配线,整个战争中则生产了52000辆。

[▲ 半履带雪地155型]

其实,盟军也对这种小车颇感兴趣,北非战役开始不久的1941年,一辆被盟军缴获的82型桶车即被运往美国本土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和评估。测试表明,尽管在极端环境中82型的表现不如美国的通用吉普车,其越野性依然相当出色,该车比美军吉普轻便数百磅,生产所需原料少,耗油率仅为吉普车的一半,极易操纵和维护,而且特别耐用。然而,装有可锁定差速器的两轮驱动82型桶车在机动性上却和四轮驱动的美军吉普不相上下,英国人曾将一辆缴获的德军桶车运回本国分解检查,结果从车壳里清理出至少100磅的沙子,可这辆桶车跑起来依然动力强劲。

[▲ 82型桶车与盟军的吉普]

早在82型桶车投产之初,德军就要求大众公司开发一种适合在河湖密布和水网交错地区行驶的水陆两栖军车,这个决定产生了82型桶车最重要的一种变型车——水陆两栖型的166型桶车(Schwimmwagen Type166)。1940年,150辆装备984cc引擎的代号为128型的样车完成制造交付野外试验,但军方认为该车功率不足,未予以许可,后来大众公司又提交了25马力1131cc引擎的138型,后来又经过改进,最复杂、最著名的166型最终诞生。166型在1942年末投入生产,该车轴距更短,重量更轻,多数装备武装党卫军使用。





[▲ 166型桶车]

82型桶车和166型Schwimmwagens并不是沃尔夫斯堡在战时的唯一产品。在战争期间,保时捷和他的设计组一直忙于制造各种军车。其中比较特别的可能要算92型军官座车了(Kommandeurwagen),这种车是用KdF-Wagen的甲壳虫式车身和82型桶车的底盘结合而成,总产量只有1000多辆,极为罕见,留存至今的绝对可称得上珍品。

[▲ 92型军官座车]

[▲ 181型民用桶车]

大众82型桶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人对桶车的情结一直延续到战后很久,60年代,大众以著名的82型桶车为原型开发了一款民用越野车,称为181型桶车,该车于1973年后期进入美国市场,当时的名称为The Thing。181型桶车装备了改进的保险杠,发动机功率增大到40马力,配备同步啮合传动系统,不同的是把备胎从前舱盖上移到了前舱内部,挡泥板改为方形,车门经过重新设计,车门改为前部铰接(刚好和原来的桶车相反),为了降低成本,还取消了可锁定差速器。181型桶车曾大量出口到美国,深受人们喜爱。可以说,至此,桶车的故事才进行到尾声,如今,拥有这样一辆当年德国原产的桶车是无数的兵器爱好者的梦想,因为它们是浓缩的历史,尽管曾经作为侵略者的工具,然而历史始终是历史,优秀的桶车,永远不会被人们忘怀。

★ 斯太尔1500A/01指挥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人的机械化部队使用“闪电战”战术取得了许多惊人胜利。这个战术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装备数量庞大的后勤车辆。1940年,德军提出了旨在对后勤车辆标准化和改进生产的“舍尔计划”,其中包括摩托、轻型乘用车、卡车等各类后勤车种。依照当时市场成品车的载重量标准,将其分为5个重量等级:1吨、1.5吨、3吨、4.5吨和6.5吨。由奥地利斯太尔工厂生产的斯太尔1500A/01型多用途车属于1.5吨等级,其独特的设计是前后车轴均安装有由避震弹簧、扭杆所组成的刹车系统,这一点广受德军好评,外形特点包括前保险杠和浑圆的发动机舱盖。斯太尔3.5升的V8型空冷引擎能提供85马力,其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可以携带多达8名乘客。该车为四轮驱动,有4个前进挡和1个倒车档。依据生产时期不同,备胎位置也有所调整。因为通用性强,该车相继被改造出多种型号,如战地救护车,火炮牵引车,货运卡车甚至是高级前线司令官乘用车。从1941年至1944年,生产基地设在奥地利的斯太尔1500A/01指挥车被生产了12,450辆。


[▲ 斯太尔1500A/01指挥车]

[▲ 斯太尔1500A/01指挥车]

[▲ 斯太尔1500A/01指挥车]


主要性能

重量/毛重:4160kg 2485kg

尺度:长5.08m,宽2.03m,高2.32m

乘员:8人

发动机:斯太尔3517cc / 8-cylinder OHV风冷汽油机

变速箱:4向前和1后方

传动系统:gearbox.2-speed干燥盘离合器。前桥断开连接。Rear diff lock.后方差别锁。

制动器:液压

速度:公路100公里/小时

行程:公路400km,越野280km

燃料:100升

★ 斯太尔RSO/01牵引车


[▲ 斯太尔RSO/01牵引车]


由于俄国的恶劣地形条件迫使德国军队在1941年初开始推动全履带支援车辆的设计。 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生产的斯太尔RSO/01牵引车由于安装了保时捷设计的V - 8风冷汽油发动机使该车拥有了6700英磅一档的高牵引力及其3306磅良好的有效载荷能力,很快就证明了它在俄国东部战线能可靠的改善交通状况,从而获得了军方好评。但是,高油耗的发动机(3至5.5英里每加仑)却只能支持它每小时9英里缓慢速度却并不适合长距离人员物资输送,因此斯太尔RSO/01牵引车的主要任务是前线牵引迫击炮,榴弹炮和轻型火炮。从1942年至1945年有超过25,000辆斯太尔RSO/01牵引车被送到了前线。

★ “欧宝—闪电”军用客车

在30年代初期,欧宝引进了一款速度非常快的轻型卡车,这就是著名的“欧宝闪电”卡车,并在1935年在“勃兰登堡”开设了最现代化的卡车厂。虽然“欧宝闪电卡车”很轻,但它的设计可使其装载大量货物。另一个通用汽车工厂“别克”所生产的久经考验的6缸引擎为其提供了卓绝的动力。

闪电在十年期间经历演变。其载货量从原先的1.75吨逐步提升至2.5吨,最后S型可在全国各地运输3吨。

在战期间期, 欧宝车有多种型式,如多用途卡车、公共汽车、广播车、救护车甚至为高官服务的加长型豪华车。

闪电证明其比任何竞争者都远远优秀。它可去其它二轮驱动卡车不能走的地方,它是同级别德国卡车里最可靠和结实的,还有,最好的是,欧宝的优秀生产设施对零部件生产的保持保证了闪电的持续生产。汽油发动机也提供了优势,汽油比其它卡车必需的柴油更容易获得。德军在北非进行的的研究给予了闪电闪闪发光的报告,它比不牢靠的汽车如Mercedes和NSU好很多。

在1940年的机动车辆标准化的谢尔方案中,“欧宝—闪电”军用客车在德国军队中据了大部分位置。欧宝客车强大的引擎,迅速快捷的运输能力可使每位乘客携带95公斤行李,在二战中给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德军公共汽车往往是欧宝的,而且往往由Ludewig建设。在此期间1939年至1944年共有2,8080辆“欧宝—闪电”军用客车交付使用。并改装了战地指挥车、地图车、救护车、电话和广播车等多种变形。    


[▲ “欧宝—闪电”军用客车]

[▲ “欧宝—闪电”军用客车]


[▲ “欧宝—闪电”军用客车]


主要性能

重量:3500 kg

尺度:长7.65m,宽2.39m,高2.71m

乘员:30人

发动机:6缸,汽油3.6升欧宝突击引擎

窗口:单侧7窗口

座位:15(30席)木制长椅

制动器:液压

速度:公路100公里/小时

行程:公路280km

★  欧宝-奥林匹亚轻型车

1935年,欧宝生产的奥林匹亚新款车型首次在柏林汽车展上亮相,这是德国第一辆采用承载式钢制车架的汽车;为纪念1936年柏林奥运会而命名,后成为德军高级军官专用车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Rüsselsheim的欧宝工厂遭到盟军飞机炸弹严重破坏,生产在1940年末停止。  


[▲ 欧宝-奥林匹亚轻型车]

[▲ 欧宝-奥林匹亚轻型车]


主要性能

重量:903kg

尺度:长4.02m,宽1.52m,高1.57m

发动机:1.5升发动机的直列四缸顶置气门

变速箱:4向前和1后方

速度:公路112公里/小时

燃料:40升

★ 欧宝-闪电3.6-36S卡车

1930年,德国欧宝汽车公司生产了一种牌号为"闪电"的3吨平板货车。二战爆发后,德军对其进行了改装,军用型号为 LKW3.6-36S和670OA两种,改装过的平板货车装备有一个3.6 升的柴油发动机,有两轮和四轮两种驱动方式,它保持了坚固和耐用的特性,二战时期,德军大量采用,前线部队都用此型卡车(有不同的标记和伪装),从北欧到非洲,西线到东线的战场上,都说明了它的可靠性(但在东线的俄国的冬天有其局限性)。此型车一开始采用深灰色(除在非洲个别地方采用沙色喷漆),但其基本色调从1943年6月以后变为沙色。为应付对此型车的大量需要,奔驰?戴姆勒工厂自1943年起也生产该型车。欧宝?闪电卡车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100000多辆。



[▲ 欧宝-闪电3.6-36S卡车]



主要性能

重量:5800kg

尺度:长6.1m,宽2.26m,高2..56m

乘员:2人

发动机:6缸、水冷,排量3626cc

变速器:5档

速度:公路:85公里/小时

行程:公路320km,越野230km

★ 梅赛德斯170VK

梅赛德斯170VK是奔驰公司专门为德国军队量身定做,简化了车辆民用版的豪华装饰比普通的梅赛德斯170对敌人的子弹有更好的保护外壳。离地间隙也得到较大提高,特制的轮胎能更好的在泥泞的地面上行驰,对改善在恶劣的地形驾驰有较好的改进。


[▲ 梅赛德斯170VK]

[▲ 梅赛德斯170VK]


主要性能

重量:1100kg

尺度:长4.27m,宽1.57m,高1.56m

发动机:水冷38hp / 3200汽油4-cyl机

变速箱:4向前和1后方

速度:公路108公里/小时

燃料:42升

★ 梅赛德斯L3000A卡车

梅赛德斯L3000A卡车是德军主要的3吨级军用卡车。该型车以柴油为动力由戴姆勒-奔驰出品分 A和S系列。这些车辆从1939年一直生产到1944年,(总共制造了27668辆A/S及改装车)。1944年,梅赛德斯L3000A被停止生产,因为军方认为用汽油发动机的欧宝-闪电3吨卡车更适应德国国情,因为它更容易维护,也更适应在俄国寒冷的条件下使用。

★ 梅赛德斯L4500A



[▲ 梅赛德斯L4500A]

梅赛德斯L4500A是德国的重型货运卡车,最初是为民用而发展,二战暴发后广泛被德军用于西线和东线的军事单位中。从1939-1944年共约生产了9500辆,是德国军队后勤支持的重要支柱之一,梅赛德斯L4500A为四轮驱动,7,2升柴油发动机。后作为一个专用的军用车型改装了众多的种类如:战地厨房、高炮搭载车、救护车等。

★  梅赛德斯L4500R半履带卡车



[▲ 梅赛德斯L4500R半履带卡车]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俄国严酷的天气和泥泞的道路对德军的运输车辆提出了新的要求。德军在西欧的大量汽车根本对付不了苏联破烂的道路网络,第一个冬天就有数以千计的运输车被遗弃在俄罗斯的泥泞和积雪中,即使是四轮驱动的奔驰L4500A也不能在俄罗斯缺乏良好的道路上履行职责。这就奠定了1943年奔驰L4500R半履带卡车的出现,虽然以L4500A为基础改进而来的L4500R车重增加了承载能力确无提高,反而最大速度缩小到36公里/小时。安装6缸柴油发动机112匹马力,燃油消耗量也高达200公升每100公里。但德军运输车队终于能够在俄罗斯的原野上行驶。梅赛德斯L4500R半履卡车成为东线车队的主力之一,从1943-1944,共生产1486辆。

★ 奔驰1500A

奔驰1500A是1.5吨的底盘为基础改进的大型军官用车,可乘座7人。被列为斯太尔1500A/002同一类型军官指挥车,1941至1943年,共有4900辆奔驰1500A生产交付了德军装备。


[▲ 奔驰1500A]

[▲ 奔驰1500A]


 重量:2390 kg

尺度:长4.93m,宽2.05m,高2.25m

乘员:2+ 7人

发动机:戴姆勒奔驰M1592.6升/ V型6 /60hp

速度:公路84公里每/小时,越野60公里/小时

范围:公路370公里,越野:230公里

燃料容量:70公升

★  格兰尼特25H救护车



[▲ 格兰尼特25H救护车]



[▲ 格兰尼特25H救护车]

★  福特V3000S 半履带卡车

中型半履带卡车,福特V3000S由英国工程师设计,但在二战中设在德国的工厂被德国政府以敌产的名义接收,稍加改良后采用德国制造的承载式钢制车架和转向架为德军制造军车,德国版福特V3000S被改装成半履带式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俄国东部战线糟糕的交通状况,从1942年至1944年近21960辆V3000S驶下生产线,大部分投入了东部战线并毁于战火。



[▲ 福特V3000S 半履带卡车]

主要性能

重量:3950kg

尺度:长6.33m,宽2.25m,高2.78m

乘员:2人

发动机::8缸福特V8双缸汽油发动机

速度:公路40公里/小时

行程:公路180km

福特G917T/G997T

尽管亨利·福特是希特勒的崇拜者,但福特公司设在德国的子公司在二战开始后作为敌产仍然逃不脱被纳粹政府接管的命运,作为英美系汽车的延续德国福特G917T/G997T与英国福特费德森E88 几乎完全相同,共有25000辆生产出来并用于战争。

★  福特V3000S(G198TS)



[▲ 福特V3000S(G198TS)]

福特V3000S(G198TS)这个系列最初在美国没有发展,由轴心国控制下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罗马尼亚及西班牙的工厂制造。战争后期德国的物资原料短缺导制了军车简化生产。首先,减少锡的使用,硬木制成的保险杠和驾驶室,最后连车灯也打折扣,理由是大的灯光不利于防空掩护这就是德军所谓的“标准出租车”方案——简单易用。福特V3000S(G198TS)战争期间一共生产了24110辆。

★  克虏伯泰坦卡车


[▲  克虏伯泰坦卡车]

[▲  克虏伯泰坦卡车]


德国克虏伯公司于1919年开始生产汽车、卡车和自卸车等,在二战后的1950年巴黎车展上克虏伯向世界展出了克虏伯泰坦(Krupp Titan),容易辨识造型独特的大型驾驶室,赢得了无数人的目光。 

★  亨舍尔33型卡车



[▲  亨舍尔33型卡车]

1926年亨舍尔和克虏伯和布辛参与陆军第一台有效载荷3吨的越野卡车的研发。亨舍尔公司在民用版亨舍尔33乙型的基础上开发出军用亨舍尔33型卡车并于1928年交付第一辆样车。但不被军队认可。1934年亨舍尔33型D1的版本获得根本改善。1937年以来33亨舍尔型完成军队授权。从1937年至1941年约22000辆亨舍尔33型D/G型被交付给军队。总体而言,亨舍尔33型卡车是一台强劲和非常坚实的车辆。

★  克莱娜Hf.13野战餐车


[▲  克莱娜Hf.13野战餐车]


[▲  克莱娜Hf.13野战餐车]

二战中德军的野战餐车令人惊叹,在各类无不展现着德国军事高科技的坦克和军车队列中你不难从Hf.13野战餐车的外观上发现木制包铁车轮(战争后期才有橡胶车轮)、铁皮烟筒等一战时期的痕迹。野战餐车是战时德军配备所必不可少的车辆之一。其实,每个陆军师不仅有流动厨房设备一套,而且还拥有烘烤和屠宰队。让人奇怪的是,尽管在机械化领域占有世界领先位置,德国工业却没有提供足够的机动力给野战餐车,克莱娜Hf.13野战餐车在战争前期和中期是靠马来拖拉的,直到战争的最后才有汽车拖行。
克莱娜Hf.13野战餐车依靠煤和木柴加热,它有一个200升的汤锅用来煮土豆和香肠另配一个90公升咖啡壶给官兵提供咖啡和开水,下面有一个食品的储存空间,一次可以为125—225名士兵供应饭菜。

分割线--------------------------------------------------------------------

■ 知识普及: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双方阵营】

轴心国阵营:德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傀儡政府)。

同盟国(绿)与轴心国(橙)两大军事集团

同盟国阵营:波兰、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自由法国临时政府)、新西兰、英属印度、南非联邦、加拿大、丹麦、挪威、比利时、卢森堡、荷兰、希腊、南斯拉夫、苏联、美国、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瓦多、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中国、危地马拉、古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菲律宾联邦、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埃塞俄比亚、伊拉克、玻利维亚、哥伦比亚、伊朗、利比里亚、秘鲁、罗马尼亚、匈牙利、厄瓜多尔、巴拉圭、乌拉圭、委内瑞拉、土耳其、埃及、黎巴嫩、叙利亚、沙特阿拉伯、阿根廷、智利。 意大利、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在退出轴心国阵营之后也加入了同盟国。

[ 本文部分内容转自铁血社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