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建领域信贷的基本逻辑

 攒菁堂 2021-10-07

图片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来源:张五侠


银行信贷是基建项目融资最为主要的融资渠道,提起银行,多数人的评价是“没有雪中送炭,只会锦上添花”,多少有些埋怨的味道,因为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来得珍贵,但银行毕竟是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的组织,还受到银保监会的监管,很多信贷政策多是出于监管和风控要求而制订的,今天谈谈信贷的基本逻辑以期更好的理解基建领域的信贷政策。

一、信贷的主要分类


基建领域,涉及银行的信贷业务可分为流动性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含项目融资)。其中流动性贷款是补充公司日常经营所需资金需求的,不涉及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贷款是为新增固定资产或技改类的提供资金需求的,这是基建项目最为重要融资手段,像PPP项目融资、政府购买(已被叫停)都属于固贷的范畴;

从期限上进行划分,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像流贷有短期(1年)和中期(3年),而固贷一般都是中长期的。

从是否需要担保方式上划分,可分为担保贷款和信誉贷款,担保的方式包括抵押、质押和保证,由于担保要计入企业或有负债,会推高担保人的负债水平,融资主体对担保往往比较排斥,像央企中标的PPP项目也是极少数能够提供担保,主要是国资委近年来对其降负债的考核要求。但担保却是银行保证贷款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毕竟融资主体无法按时还贷款时,还可以进行追索,相当于有了第二还款保证。

二、信贷审批的逻辑

信贷审批的逻辑可总结为安全、合规和效益,这六个字也渗透在信贷业务的各项要求上。

1、安全性

银行将安全性作为开展信贷业务的首要原则,因为一旦贷款出现无法回收的情形,直接会拉升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银保监会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是相应监管要求,银行内部也有针对不良贷款的问责机制,所以,银行首要考虑的贷款的安全性问题,如何保障安全性,基本的措施有下列几种:

(1)还款来源有保证

除非短贷长投,基建项目的贷款都属于固贷,固贷的还款来源有项目自身的现金流和融资主体的现金流,如果是仅是以项目自身现金流作还款来源,那就是项目融资了,项目融资也属于固贷。为了保障安全,银行往往会对还款的现金流进行测算,要求可以覆盖还本付息,往往覆盖的比率是1.2以上,这个比率有个专有名词叫“偿债备付率”。因此,为保障安全性,具有稳定的现金流覆盖还本付息是基建项目获得银行融资的首要条件,像特许经营、PPP项目等具有来自使用者或政府付费(或补贴)的现金流,因而可获得融资。

(2)担保增信措施

担保是一种增信措施,是当融资主体无法偿还债务时,银行可以对资产进行处置或追溯保证人,需求融资人提供担保项目往往是现金流不足或者存在风险因素(如融资主体资信不够、市场风险导致现金流不稳定等等),以往银行需要地方政府为基建项目提供保证,是基建项目的担保措施,属于银行的惯性思维,但现在,已经明令禁止政府为基建项目融资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而融资平台因自身有效资产有限,担保能力有限,且受国资监管,为基建项目提供担保也几无可能。

(3)地区限额控制

为了控制区域风险,银行往往对区域或单一客户有信贷总额的限制,这种方式可以分散银行的风险,避免出现集中区域的偿付问题。所以,单一银行无法解决整个区域的所有基建项目融资问题,需要各家银行共同提供融资,银团融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融资主体需要积极与不同银行沟通,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

(4)客户分析和评级

为保障安全性,银行会从股东结构(国有或民营)、业务经营模式、财务状况、管理层素质等方面进行客户分析和评级,银行往往都有一整套的评级模型,评级高的客户获得的支持程度和融资条件相对要好,因为这些优质客户的风险低,所以,也别总说银行嫌贫爱富,毕竟富人的融资风险肯定比穷人更低。

(5)账户监管

为保障融资主体按规定用款和及时还款,当资金出现问题时可采取措施,银行往往需要对融资主体的账户进行监控,这也是银行风控的必备手段之一。

2、合规性

相比非银金融机构,银行会更加重视合规性,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定期会对银行的贷款业务进行合规审查,包括是否新增隐性债务,也有相应的处罚机制,所以,不仅政府重视基建项目投融资的合规性,银行也重视基建项目的合规性。

合规性具体可分为主体合规、还款来源合规和审批手续合规,基建项目的主体多是地方融资平台或是市场化后PPP项目公司,目前,对于脱钩的融资平台是符合银行贷款的主体要求,而还款来源合规主要看是否为项目自身的经营性收入还是政府付费(或补贴),或者两者兼有,若是政府付费(或补贴)是否纳入预算,是否会新增隐性债务,这都是银行关注的重点。就目前来看,银行对于基建项目的融资,要么是以项目自身收入现金流和公司经营现金流(或以完全以项目自身现金流)采取的市场化融资方式,要么是采用PPP模式或特许经营模式下的政府付费(或补贴)现金流的项目融资方式,这两者都是固贷。审批手续合规则要求项目的审批手续依法办理,通常银行要求项目具备“四证一书”后放贷也是这个原因。

3、收益性

除了政策性银行要求微利外,其余的商业性银行都是盈利性质的,银行对针对每笔贷款时会进行收益预测,当然银行会在收益性和安全性之间进行取舍,违约风险较低的客户,银行要求收益性会低些,融资主体的融资成本也低。另外,银行为了提高收益性,往往会通过附加条件(如贷款的时候需要存款),一方面可以间接提高银行的收益,另一方面可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

三、基建信贷业务的方向


聊完了信贷的基本逻辑,如何来指导基建项目融资,大概有以下方面。

1、整体策划经营性收入的项目;

基建项目要获得融资,关键在于现金流,具备现金流的基建项目确实不多,但进行策划时可以进行整体策划,将区域内不同性质(公益性或经营性)进行统筹捆绑后实现的收益作为现金流,或是跨区域统筹资源实现的收益作为现金流,通过进行整体收益平衡进行市场化融资,可见,挖掘基建项目的现金流至关重要,但为基建项目寻找到银行认可的现金流也是最难的。

2、构建市场化的现金流;

构建市场化的现金流是基建项目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另一种方式,比如把基建项目通过特许经营方式授予融资平台以构建项目的现金流;比方安置房由政府自建补偿被拆迁户调整为融资平台配售给被拆迁户,为融资平台的安置房建设增加了销售环节,构建了项目的现金流;为基建项目寻找到合规的交易对手构建现金流,将原本面对政府的转向面对市场,这可能是未来基建项目信贷融资的方向。

3、做大融资平台现金流;

当基建项目自身经营性现金流不足,可以融资平台的企业综合收益现金流作为补充,可见,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对于保障基建项目融资也是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当基建项目融资收紧后,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融资平台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