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惠民:峥嵘岁月显风流

 遵化文史 2021-10-07

齐惠民:峥嵘岁月显风流

齐惠民(1926—1999),曾用名齐万平,男,汉族,遵化市西李庄子人。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冀东第七中学(一中前身),后通过在滦师进修(1949年至1950年)取得中师学历。1948年参加工作,1986年离休,正处级干部。历任遵化县西李庄子完小教员,南营完小校长(1950),遵化一中团支部书记、教导主任,遵化二中党委书记,马兰峪国办中学校长兼书记,新店子国办中学校长。曾荣获唐山市和遵化县优秀校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所任校长的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集体。

1958年,马兰峪国办职业中学建校伊始,他被委任为校长兼书记。当时学校面向全县招生,急需一批优秀教师。他骑自行车走遍全县,探访优秀人才,终于向文教局列出了一份商调名单,调来了近二十名优秀教师,充实了师资力量。他治校严谨,靠规章制度管人,以教学业绩论赏,深得师生佩服。人和业兴,质量提升,一批德才兼备的学子从学校走出。学生王子华参加工作后,曾任遵化文化馆馆长;王炳生曾任唐钢石人沟铁矿副矿长;唐继胜曾任遵化电影公司书记,被评为全国百名中国新时代新闻人物、共和国十大杰出创新劳模、河北电视演讲大赛一等奖。

他既严谨治校,又对师生关怀备至。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全校师生生活有保障,带领师生在校园内外、塔山脚下空余地段开荒种田,做到了粮食、蔬菜应有尽有。同时,还饲养了许多猪、牛等家畜,提高了师生的伙食标准,也为国家节省了开支。在马兰峪职中十余年,他把校园治理得像花园一样美丽,在全县乃至唐山地区居于一流,成为校园治理样板校,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曾多次组织同行来校参观。

六十年代末,齐惠民调任新店子中学校长。学校一穷二白,后又遇七六年大地震,学校墙倒屋塌。为节省资金,他带领师生到山上背来石头,自己动手,重建校园,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他提出“上下齐努力,事事争一流”的口号,激发了全体师生的热情,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项项居于一流。《遵化文教志》记载:新店子中学对学生课下活动提出的口号是“下课十分钟,做到教室空。小型多样化,人人都要动”。下课钟声一响,乒乓球、羽毛球、拔河等各种活动立即开始。1975年和1983年,县文教局两度召开课间活动现场会,在全县学校推广该做法。

他当校长,思政工作也很出色。《遵化文教志》记载:1981年10月25日至30日,齐惠民校长参加了唐山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全县中学校长仅他一人与会。教学上,由于他善于管理,学校涌现出一批骨干教师,其中教导主任苏永贵精于管理,后任一中校长(另有传);教师骆海璋善于指导青年教师,后到县文教局任中学教研室主任;体育教师严百世、音乐教师杨惠珍组织文体活动被校内外所称道,比赛成绩多次在全县名列第一。学校教学质量也在全县历年名列前茅。 

他严谨治教的优良作风一直传承至今。如今,新店子中学校风依旧一流,教学成绩依旧居于遵化市同等学校领先地位。

齐老一生尽忠职守,不图索取,即使曾遭受残酷迫害,受尽百般凌辱,也初心不改,依旧一如既往地为党工作。但他“甘为孺子牛”有余,“冷对千夫指”不足,对曾经迫害过他的造反派骨干含泪予以容忍、谅解。是仁慈,还是放纵?留待历史去评说吧。

(遵化市西李庄子  齐景)

遵化文史,探寻历史古迹,传承灿烂文化,感受灵动而隽永的千年古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