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要真正学懂阳明心学,有一个问题一定要先搞清楚

 心理咨询诊所 2021-10-08

王阳明雕塑

今天简单谈谈个人对当代阳明心学的一些看法。

其实学习阳明心学有一个槛是很多人没有跨过去的,那就是没有彻底想通到底什么是“良知”,当然这与“良知”一词古今含义的偏差有着直接关系。

“良知”一词在当代的运用,应是归属于伦理道德范畴,大体与“良心”意思差不多。

于是阳明学在很多人那里一下子变成了道德教化,甚至沦为“鸡汤”。

比如很多人说“做事要依靠自己的良知去做”;“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了就要做到”;“致良知,做人不能违背自己的良知”。

但其实阳明心学中的“良知”绝非此意。

先说“知”,我们人的“知”其实能够分为两个范畴,即“能知”与“所知”。

“所知”即后天经验范畴的知晓,比如“我知道不应该做违法的事情”、“我知道应该孝顺父母”等等,很多人认为良知产生于这个环节,这是很普遍的一个误解。

其实在“所知”之前还有一个“能知”,即本心接触外物瞬间起心动念的能力,古话讲“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在我们接触到外物的一刻,我们的内心本能会产生反应。

真正的“良知”是体现在这一刻的。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不虑而知,是谓良知”,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觉知的,叫做良知。

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良知”不在意识层面,它来自我们本源的生命情感。

人们都知道“止于至善”,还有阳明先生所说“知善知恶”、“为善去恶”,但“善”究竟是什么呢?人心中如何才能达到绝对的善呢?

一般的人们往往会选择在自己的观念中去寻找善,但如此找到的善都是伦理层面的善,是人为造出来的善,这并不是绝对的至善。

真正能够称得上至善的,只有我们“不虑而知”的本源的生命情感,即“良知”。

生命情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是自然给我们人类的设定,它不掺杂任何意识思维的因素。

比如我们看到孤儿会感到可怜;家人受伤会感到心疼;看到有人伤害小动物会感到愤怒;有些人我们一接触本能就觉得反感,有些人就让我们感到亲近等等。

这种情感的自然发动,即是顺应天道的至善。

而“致良知”,就是突破后天意识思维的范畴,到达生命情感领域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需要用到“功夫”,阳明先生说要在起心动念处下功夫,起心动念处就是我们接触到一物,内心刚刚产生觉知的时候。

此刻一方面生命情感要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后天理性的思维也要发挥作用,此刻的“功夫”就是要我们格除后天理性思维的因素,去顺应本源生命情感的指引,这也叫“存天理,去人欲”。

比如我们看到老人摔倒,本能的情感一定是想要去扶一把,可再一琢磨我们可能会被讹钱,这个时候如果下“致良知”的功夫,就要顺应本源情感,去扶老人。

但准备去扶老人的一念之后,我们势必会产生另一种感受,那就是对自我的保护之心,这一心的本质就是恐惧,这同样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命情感。

这个情感便提醒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头脑,既然要扶,该怎么扶?如何才能帮助老人,同时还保护好自己?该如何留好证据等等。

这就是以本源生命情感的发动为根基,进而调动后天意识思维来共同实现合理行为的全过程。

这样的行为即“合乎天理”,也就是没有违背自然赋予人的本性的规则。

所以其实心学,绝非伦理学,学习心学万不可停留在“做人要遵循良知做事”的层面。

心学是彻底的行为哲学,它为人们的一切行为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而且这个依据人人都有,就在本心之中,只要下功夫,人人都可以找到,也即“人人皆可为圣”的意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