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宋明儒学尊师重道典故(十七)

 CHAWEIRENSHENG 2021-10-09

七、岭南心学:陈献章与湛若水

岭南心学,与陆王心学一样,都是正宗的儒学流派,是儒学在岭南地区发展的产物。岭南心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岭南心学是指由陈献章开始,湛若水集大成,进而建构起来的心学理论体系;广义的岭南心学是指“岭南地区的心学”,不仅包括陈湛心学,而且包括阳明心学的一支后学——以薛侃、杨起元为代表的岭南阳明学。本篇只涉及狭义的岭南心学,其代表人物有:陈献章和湛若水。

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明代著名学者,世称“白沙先生”。

陈献章自小便聪明,悟性极高,所读之书,只看一遍便可记住。有一天,他读到《孟子》中“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一句时,说:“大丈夫行己当如是也。”

十九岁时,他的老师看了他的作文后,非常惊讶,感叹道:“陈献章这个学生,不是一般人,世俗的法度伦常恐怕难以羁绊他。”

正统十二年(1447年),陈献章二十岁,参加乡试,名列第九。随后,两次参加会试,都是名落孙山。

明景泰五年(1454年),陈献章二十七岁,听闻吴与弼[1]在江西临川讲授伊洛之学,于是前往临川,拜吴与弼为师。

吴与弼是陈献章人生路上的导师、领路人:“先生(陈献章)之始为学也,激励奋发之功多得之康斋(吴与弼)。”(张诩《白沙先生行状》)

“康斋性严毅,来学者绝不与语,先令治田,独待先生有异,朝夕与之讲究。”(张诩《白沙先生行状》)吴与弼性格严厉、刚毅,凡是来求学的学生,一开始绝对不会讲授任何学问,只是让他们耕田,唯独对陈献章开了小灶,从早到晚为陈献章讲学,为陈献章答疑解惑,讲授的内容为“古圣贤垂训之书”(《陈献章集·复赵提学佥宪》),“闻其论学,多举古人成法,由濂、洛、关、闽以上达洙泗。”(《陈献章集·书玉枕山诗话后》)

除了关爱,更有严厉。晨光才辨,先生(吴与弼)手自簸谷。初来的陈献章未起床,吴与弼大声说:“秀才,若为懒惰,即他日何从到伊川门下?又何从到孟子门下?”(《明儒学案·崇仁学案一》)

临别之际,吴与弼为陈献章赠二字“孝思”,同时撰文一篇《孝思堂记》,其文核心之意在勉励爱徒要“跬步不忘于孝”。据《白沙先生行状》载,陈献章是个遗腹子,父亲去世一月后,陈献章才出生。他的母亲当时不过二十四岁,却不得不守节,悉心教育陈献章成人。陈献章一生以至孝闻名于世,“母年二十四守节,献章事之至孝。母有念,辄心动即归”(《明史·陈献章列传》),他用一生践行了恩师的赠言。

拜别恩师之后,陈献章回到江门家中。“自临川归,足迹不至城府。朱某时为参议,造庐求见,卒避不见。闭门读书,尽穷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彻夜不寝,少困则以水沃其足。”(张诩《白沙先生行状》)从临川回来后的陈献章,主要任务是闭门读书,读书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科举用书,而是博览群书,包括古今各种典籍,佛家、道家、稗官野史、小说等,整晚整晚地不休息,实在困倦了,就泡个脚。

久之乃叹曰:“夫学贵乎自得也。自得之然后博之以典籍,则典籍之言我之言也。否则,典籍自典籍,而我自我也。”(张诩《白沙先生行状》)

苦读几年的陈献章,到头来发现自己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喟然长叹:“学问贵在自得,自得之后再去博览群书,则经典才能与人相契。否则,人依然是人,典籍依然是典籍。”

“遂筑一台名曰阳春,日静坐其中,足不出阈外者数年。”(张诩《白沙先生行状》)

“暨归杜门,独扫一室,日静坐其中,虽家人罕见其面,如是者数年,未之有得也。于是迅扫夙习,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或弄艇投竿于溪涯海曲,忘形骸,捐耳目,去心志,久之然后有得焉,于是自信自乐。”(《陈献章集·白沙先生墓表》)

根据资料,陈献章坐阳春台前后整十年。经过十年的作圣之功,陈献章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开始收徒讲学。

先生尝以道之显晦在人而不在言语也,遂绝意著述。故其诗曰:“他年倘遂投闲计,只对青山不著书。”又曰:“莫笑老慵无著述,真儒不是郑康成。”有劝之者,对曰:“伏羲著述数画耳,况画前又有《易》乎。”君子曰,先生著述可谓富矣,自一言演之可万言,自万言敛之可无言。(《陈献章集》)

陈献章曾一度认为道的光大与晦暗在于人,而不是书本著作等,所以不愿意撰写任何著作。

陈献章著名的弟子有湛若水、李承箕、张廷实、林光等。

湛若水(1466~1560年),广东增城沙贝人,初名露,字民泽、元明,号甘泉。后因避祖先名讳,遂改名为“雨”,四十岁以后定名“若水”。[2]

弘治七年(1494年),第一次会试落榜的湛若水,经人介绍前往江门,投师于陈献章门下。尽管湛若水入门较晚,受教时间短,前后共六年,在陈献章“自得之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的说法,深得陈献章学问精髓。陈献章几经考量,决定将衣钵传给湛若水。[3]

白沙终,先生(指湛若水)曰:“道义之师,成我者与生我者等。”为之齐哀之服,庐墓三年不入室,如丧父。(《陈献章集》)

陈献章去世以后,湛若水说:“传道之师,予我慧命者与我生身父母同等地位。”于是,湛若水为恩师披麻戴孝,守墓三年,期间没有回过家。

湛若水平生足迹所到之处,一定会建造书院,宣讲恩师白沙先生的学说,同时,必定为白沙先生立祀,以表明自己学说的本源。(《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一》)

岭南心学经陈献章开创,湛若水完善,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格局,成为明朝的一股思想潮流,为思想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