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呃,请受在下一刺 」

 孟溪ProbeT连山 2021-10-10

当代社交中,初见生人,我们当然可以直接要电话,也可加wechat或是line,但最正式、最稳妥的,莫过于交换名片了。

殊不知,这小小的一张薄卡片,可有二千多年的故事哦!







滥觞:「谒」到「名刺」








上古时不需要名片,最主要原因是彼此交流很少,另外,经济疲敝,也没那么多信息可供承载。

东亚使用名片的历史可追溯源于中国战国时代之官场拜会。彼时,思想界百家争鸣,政治家纵横捭阖,交往逐渐增多,经常要联络业务和感情,保不齐有脸儿生却非常重要的陌生人士来访。主人家须一面要确保有限时间见重要人物,另一面也得屏蔽那拨蹭吃喝拉关系的无能骗子。

怎么办?作为求见被拜访者的介绍文书,「谒」也就应运而生

什么是「谒」呢?

《说文解字·言部》:「谒,白也。从言曷声。于歇切。」段玉裁注:「谒者,若后人书刺,自言爵里姓名,并列所白事。」

敢情「谒」就是告白自己啊!坐实了,谒就是最早的名片!当时是用竹或木片制成。

秦始皇统一文字,咸阳成了帝国的中心。各郡县每隔一定时间就要进京述职,为了拉近与朝廷的关系,谒就更必不可少了。民间亦然: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图片

刘邦

嘛玩意儿?你小公务员刘邦就敢弄假名片说自己是大款来糊弄人,这是不对的哦!孰知用假名片的刘邦同志,竟娶了吕公的女儿,后来建立了汉朝……

随疆域扩大,谒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酒未行,其中一人也刀笔书谒欲贺,其余不知书者请起之,各各屯聚,更相背向。」

东汉末期,「谒」又被改称为「刺」,具体原因不详,有学者指出「名刺」的来源应与公文之「爵里刺」更为密切。名刺上除了有姓名、职称外,还有表字、号、籍贯等资料,示家世、出身等。

在1984年的考古发掘中,东吴武将朱然墓中发现其随葬品有「名刺」,这是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名刺。

朱然墓同时发现有十数枚通名用的木简,其中3枚自名为「谒」,14枚则明系「名刺」。

图片

马鞍山市三国朱然墓出土名刺

「谒」和「名刺」有别:

《释名·释书契》:「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

二者在内容和形制上都有差别:名谒多用宽板,内容上往往会附上拜谒人、对象及目的等信息,礼仪性较重;而名刺则多写在狭长的木简上,且仅会说明投刺人的信息,更轻便、更多用。

《后汉书·文苑传下》记载了一则「刺」的故事︰「建安初,〔祢衡〕来游许下,始达颍川,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祢衡才华横溢,到颍川而身怀名刺,准备谒见。但祢衡心高气傲,不屑与他人往来,以致于怀藏的名刺字迹因日久而模糊褪色。

六百多年后的李商隐《江上》为此感慨︰「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魏晋六朝:想晋升,来「投刺」?







魏晋六朝,主要的书写材料逐渐从简过渡到纸,而纸质的名刺目前尚未发现,但用投刺拜谒的方式推销自己以便结交权贵,藉此挤进仕途快车道的行为却并未止歇。

梁武帝萧衍在建国之时就说:

「其有勇退忘进,怀质抱真者,选部或以未经朝谒,难于进用。或有晦善藏声,自埋衡荜,又以名不素着,绝其阶绪。必须画刺投状,然后弹冠,则是驱迫廉撝,奖成浇竞。」

图片

梁武帝正是目睹了洁身自好者不能经吏部进用,而那些忙于「画刺投状」推销自己之人却可以在官场上官运亨通的怪现象,才发出这段议论的。也正因如此,古人才会对书写这类交往工具如此在意。

在出土的汉晋名刺、名谒中,那些请人代写、自己练习摹写、乃至注意画刺艺术性的书写现象,表面上是希望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其背後恐怕还与时人获利的私欲息息相关。

看到了吧?不好好练字,上级都不搭理你!

自汉至晋,使用起来较笨重且每次拜谒都要重新根据场合制作的名谒慢慢减少了;而既轻便又能成批制作的名刺数量则越来越多,也更流行。或许就在于当时交往活动的频率、广度及其对个人仕进的帮助都增加了许多。







唐朝:「门状」的出现







名刺在唐朝还基本都使用纸张制作,也叫「名纸」。

科举制度在唐代广泛实行,一些有才能的庶民也能靠自己努力,进入到统治阶级中来。为了与世袭贵族争夺权力,他们在官场上相互提携,拉帮结派的门阀也开始形成。

唐诗有很多投刺的诗句,如李商隐曾道:「下客依莲幕,明公念竹林。纵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投刺虽伤晚,酬恩岂在今…」

贾岛则在《寄河中杨少尹》中表达了晋身之野望:「非惟咎曩时,投刺诣门迟。怅望三秋后,参差万里期。禹留疏凿迹,舜在寂寥祠。此到杳难共,回风逐所思。」

每次新科及第考生都要四处拜访前辈位高权重者,并拜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要拜访老师,须先递「门状」——

「唐李德裕为相贵盛,人务加礼,改具衔候起居之状,谓之门状。

图片

李德裕

李德裕权倾朝野,百官认为过去送刺的礼节太轻,改用价钱更高的纸张,把上朝时候见宰相的礼节,用在了李家,在门状上写着本人的官衔以及「候起居」。大概在大中年间,「刺」的名称也就被「门状」代替了。

民间也开始流行用门状。敦煌遗书中有后唐时期的门状:

「行首陈鲁佾 右鲁佾谨在 衙门随例祗候贺,伏听处分。牒件状如前,谨牒。长兴五年正月一日 行首 陈鲁佾牒」

看来,门状比名刺字数更多,敬词也更多,还写有年月日,书写格式也更严谨。







宋朝:贺年片?名片?







宋朝前期士大夫往来仍用唐朝的门状,有「牒件状如前 谨牒」的套话。

元丰年间改革官制,门状的写法也发生了改变,「牒件状如前 谨状」

门状根据使用对象分三种:用于高官的叫大状,用于普通官员的叫平状,用于平辈的叫手刺、手状

大状的格式是:「右某谨诣 门屏祇候 起居 某位伏听处分谨状 年月日具位姓 某 状」

平状是:「右某祇候 起居 某位谨状 月日 具位姓 某 状」

手刺是:「某爵【无爵写官位】某里姓某 专谒 见 某位 月日 谨」

《游宦纪闻》记载了元祐年间一些士大夫写给常立的手刺:

「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高邮秦观手状。」

图片

黄庭坚

「庭坚奉谢子允学士同舍。正月日,江南黄庭坚手状。」

这种手刺也用于拜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派仆人持手刺拜年,类似于现代的贺年片。

南宋人周密的表舅吴四丈很幽默,赶上节日他家没有仆人能派出送手刺。正好有朋友派仆人给他送手刺,吴四丈用酒灌醉了仆人,换上了自己的手刺,结果亲戚朋友收到的都是吴的,一时传为笑谈。







大明:拜匣的出现







明代读书识字的人大量增加,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时的门状。

「名帖」这时才与「名」字有了瓜葛,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七寸、宽三寸,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表示谦恭;小会被视为狂傲。

为了令拜帖显得庄重而考究,不使出现压叠形成的皱褶叠痕,有身份地位的来客,会用一只专用的小木匣盛装拜帖,一来显示对主人的尊重;二来也通过这种用具间接地告诉主人,自己是什麽身份档次、财富地位。这种专门用来盛装拜帖的木匣也是众多文房用具中的一种,称之为「拜匣」,又名拜帖盒。

图片清,一品当朝嵌螺钿拜帖盒,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

王骥德《题红记‧金水还题》:「书童,你另拾一片红叶,取我拜帖匣里笔砚过来,待我也题诗一联,回他人去。」

拜匣的材质及精美程度,彰显主人身份地位,因而所用材料大多为名贵木材。其结构通常都很简单,就是一个上下开合的扁形小木箱,为了便于携带,箱的四角常包镶有铜片加固,箱口设有锁扣,在递送重要对象时,可上锁防丢。做工精美,纹饰优美动人。

图片图片

紫檀木雕云龙纹拜匣 故宫博物院藏







清:喜庆的拜匣







我们把拜匣的故事先说完。

随着社会的发展,拜匣逐渐演变成婚嫁专用。

娶亲的前一天,新郎家在拜帖盒中铺上一层大红纸,而后依次放有:

胸花、头花,新娘子佩带以示身份;

黑茶镜,辟邪;

五色线,新娘子绞脸用;

一对被红纸染过的熟鸡蛋;

挂红、挂花钱,给为新娘戴花和给大门上挂红之人的钱;

伴姐姐钱,给伴娘;

绞脸钱,给为新娘开脸人的酬金;

总犒(靠)钱,犒劳总管和礼房先生的,如有不周之处,请多多包含,以帮助周全。

…………

新娘子家的拜帖盒中也要铺红纸,摆放有:

铜铁各一块,即父母希望女儿婚后的基业做到铜绑铁底;

谷根,老辈人都说谷子有探海之根,寓意女儿在婆家要深深地扎根;

蜂蜜,一酒盅中放点蜂蜜,再用一酒盅扣好,用红纸条搭成十字封好,还要放一束艾草,以表示恩恩爱爱、甜甜蜜蜜;

筷子、葱、长寿面、盐,寓意和和美美,有滋有味;

枣儿、核桃,早生儿子;

…………

拉回主题,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

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早期主要是手写。







民国:黄金分割法和名片







民国肇造,欧风美雨,中国主动接受西方的文化、美学,自然也少不了西化的名片。西人认为黄金分割法所切割成的长方形看起来是最美的,所以均是采用黄金分割法来制作名片。因之,国人也开始使用黄金分割法来制作名片。

随着铅字印刷技术进入中国,名片也开始摆脱用笔书写的旧形式,采用这一新的印刷方法。当时,由于电话远未普及,名片的内容相当简单。名片作为时髦的高档消费品,只局限于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使用。

图片

李安在电影《色·戒》中就有用易先生的名片来拉动剧情

一般说来,名片上的数据通常比口述可信任,因为读者可按其内容多方查证,而制假名片或有牢狱之灾。因此,名片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仍没有被替代,也注定会发挥其独特作用。

图片

1994年春晚,黄宏和侯耀文表演了小品《打扑克》,把名片当成扑克,引得不少国人会心一笑,特別是最后那四句:

「小小一把牌,社会大舞台。生旦净末丑,是谁谁明白!」

主要参考资料: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范晔,《後汉书·刘盆子传》

姚思廉,《梁书》卷一

孔平仲,《孔氏谈苑·名刺门状》

司马光,《书仪》

周辉,《清波杂志》

张小艳,《敦煌文献中所见门状的形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