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享|房地产开发成本工程造价优化之基础选型

 未成年大叔ybba 2021-10-11

基础选型是每个项目设计阶段都会测算的重点,前期方案的选定,直接影响工程落地成本。靠近基坑支护周边的楼栋,更要从安全、工期、经济等角度判断。本文以某项目3#栋为例,做基础比选案例分享

一、 案例背景
1) 已协调建设局档案室,调取场地周边已有建筑的施工图纸,明确基坑周边建筑的基底标高,根据基底标高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基坑支护优化的可行性;
2) 协调东部北侧红线外场地是否可以利用,以确定该段支护形式;
3) 3#楼基础形式综合考虑开挖深度与支护成本的关系,结合成本测算结果,经济角度比选。
二、方案比选
拟定三个基础方案进行对比:
方案1:嵌岩桩+800厚筏板基础
方案2:1000厚筏板基础+周边3670厚级配砂石回填+120厚板(有挡土墙)
方案3:4500m厚毛石混凝土+800厚筏板基础
测算明细如下:


仅考虑基础方案,费用从低到高:方案1<方案2<方案3
考虑3#楼在东侧,临近道路,设计针对东侧基坑支护出具匹配的方案,补充支护和降水费用影响:


测算结果如下:


综合支护、降水,经济对比,费用从低到高依旧是方案1<方案2<方案3
考虑各方案施工安全性、施工周期等,各方案优缺点如下:
桩基础方案优缺点:
优点:几乎无沉降,施工安全可靠性高,不需要大开挖,避免对周边地库的土层扰动(回填),避免对既有市政道路及设施造成不利影响;
缺点:需要一孔一勘、设计试桩及桩基检测;
持力层为岩石方案优缺点:
优点:不需要施工勘察和检测,几乎无沉降;
缺点:需要大开挖,约10米深的基坑,基坑施工安全可靠性不高,需要增加支护和降水费用和施工周期,容易扰动相邻地库的持力层,需按规范要求换填及检测,容易造成地库不均匀沉降;
经各方确认,选用嵌岩桩+800厚筏板基础方案。设计院针对嵌岩方案,再次优化,通过调整桩根数和砼等级,新增2个方案
测算结果如下:

 

优化后,选用76根C40嵌岩桩+800厚筏板基础最为经济。
三、总结

3#楼所处位置特殊,基础嵌岩和换填方案有多个选择,在保证安全、施工技术难易程度、施工周期等因素下,经过多轮方案对比,设计院逐步根据每次测算结果继续优化,最终选取最优方案,节约成本。

基础选型工作主要理解设计意图,选样方案并不是一步到位,作为成本人员要耐心且细心的理解设计意图。基础结构选型,经济性测算只是一方面,选型的决策要结合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周期,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评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