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随卞写——《昆虫备忘录》深藏的写作学习

 读写转换小课堂 2021-10-12


教学启示备忘录

让阅读更有作用,让写作更轻松。
大家好!我是七十二卞,欢迎继续参与“读写转换小课堂”。
当你们中间有人好奇地问:卞老师,卞老师,您姓什么的时候,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老师并不姓孙,手里没有金箍棒,手里的笔也没有马良那支神奇,当然,有时候,你们叫会我“卡老师、下老师”,不过,老师并不在意你叫没叫对,因为,老师更感兴趣的,是从你口中提出的,千奇百怪的小问题。老师相信,它一定在你的脑海里翻腾飞滚、万般变化地折磨了你很久很久,最后才从你的口中腾云驾雾地出来。
今天,我们一起关注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
老师作为一个纯粹农村长大的人,自己认为比屏幕前你们这些农村生活的孩子要幸福的多。如今,大家所生活的是新农村,在国家的建设下,已经和城市里没什么很大的区别,房屋整洁,道路干净,花草树木,井然有序。而老师童年的农村,道路是泥石,杂草,破旧房子等东西到处都是。而好处是,所见的昆虫,远远不止《昆虫备忘录》里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这些,还有其他各种又丑又乱舞的娥类,鲜艳而优雅的蝶类,艳丽而迅速的蜥蜴类等各具特色的“蛇虫八角”(农村话,意思是各类蛇虫)。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随时能够遇见,有时候还会吓你一跳。但是老师觉得,可能是我自己吓了动物一跳,因为呀,那些路边出现的动物,定睛看了看我之后,都飞奔而逃,只有我愣着不跑。所以,也许,我觉得肯定是我吓着他们了。一个两只脚直立行走的“动物”,会不会吃了我啊,赶紧跑,赶紧跑。
可能,我成了动物们落荒而逃口中的那个“咕咚”了,不过也没有哪只动物敢回来看看吓跑他们的“咕咚”是个什么东西。
为什么看到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老师想起了如此真实的童年呢?
这还要从作者运用的文字说起。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一飞了。
花大姐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吃晚饭的时候,——!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好看。……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作者所用文字描述的这几种昆虫,老师感同身受,简直和老师的童年生活一模一样。当我走进蜻蜓和苍蝇的时候,它们确实是噌——飞了,蜻蜓的声音比苍蝇的要大一些,带有噗噗声;有时候调皮,吃饭并不在桌子上,而是捧着在院子里边玩边吃,那瓢虫也是款款地落在我双手捧着的饭碗里香喷喷的白米饭上;傍晚时分,也是呜——扑!一声后,我轻轻地捏住一只掉落的甲虫,看着它摆动着爪子和触角,仿佛正在发出求救信号的样子;也是不知道蚂蚱飞走是怎么弄出声音,反正路上走着走着,狗尾草丛里就噗——,飞走大大的蚂蚱,也是顶讨厌吐出褐色口水黑蚂蚱,不过绿蚂蚱也吐口水,但是吐出的是绿色的,至于什么味道,我也不想闻。有时候,抓住了蚂蚱的长脚,但是身体却飞走了,我捏住腿上的一根透明的细线,它的脚趾头还能动。那些昆虫的动作,尤其是声音,仿佛真的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所以,汪曾祺用文字的水平是很高的。让老师回忆起了那些玩过昆虫形象直观的外形特点,还有那些让人身临其境的拟声词,展现出细致精彩的画面感,仿佛童年又在自己眼前了。
而作者笔下的另外一些文字,却是老师当时不曾想过的。要是能够回到童年时光,一定也这样去做一做。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蜒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如果回到童年,老师也想再琢磨琢磨动物的眼睛。那样,有一次就不会在路回家路上遇见的被用手电筒照得蓝盈盈的和手电筒黄光截然不同的蓝宝石(狗的眼睛)给吓着了。
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如果回到童年,我也想和那些在电灯底下,装满水的,还滴着菜油的脸盆里扑腾的飞蛾说:“你们要是不吃家里的水果,我也就不用这么残忍的机关抓掉你们了,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吃其他东西呢,就非得和我抢果子吃吗?”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就走。
如果回到童年,我也可能会弄一辆小车,让独角仙这一类的昆虫拉个车,让它们表演表演,也许童年的趣味还要丰富一些呢!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画草虫的很少有没画过蚂蚱的。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我小时候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如果回到童年,我也会想办法拿起画笔,画下见过的千奇百怪的而如今再也见不到的虫子,没准,老师现在是个昆虫学家了。至少,童年的趣味可能会增添更多乐趣。
但是时光一去不复返,如今,读者作者童趣亲切的语言,这些好玩的昆虫,快乐的画面都一一再现,文字的价值简直不可估量。
所以,孩子们,现在,你是否明白了,为什么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它能带给你精神享受,远远大于它的烦恼。
好了,这节读写转换小课堂就到此结束,希望大家用备忘录记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学习用作者的文字再现美好,这样,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谁,都能感受到你的精彩童年。
再见!

写作学习如何教?

《昆虫备忘录》是一则备忘录形式的文字记录,是教备忘录?还是教昆虫怎么描述?我想,对于孩子们来说,怎样形式的备忘录并不那么重要,而运用的文字形式,是孩子学习写作最好的过程体验。

学习写作应当是个可见的过程。但到底是教开头结尾的各个部分怎么写,用哪些好词好句写还是焕发儿童与生俱来的情感?在这里不判定哪种教学更好。当然,分数好的肯定质量好,可是质量高的未必在分数,适合孩子的写作学习呈现,也许是儿童真实学习的表现。用不用备忘录记录,让孩子学习写备忘录,还是关注备忘录里的语言形式,我想通过刚才的小课堂,大家都能明白一二。

希望,语文老师能够有汉语言的敏感,更要有儿童思维立场的角度。在解读文本,展现写作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是重要的手段,生活是最好的显影(联系真实的生活,有助于孩子写清楚事情)。写作的学习过程,要体现在阅读过程中,阅读中读到什么,需要语文老师把脉和精准指引,把脉和指引文字形式,才是丰富文学精神的根本。

孩子读语文,走向了何处,和我们语文老师的每一次解读息息相关。我相信,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当我们和孩子分享文字背后蕴藏的密码,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发现文字组码的奥秘。

END


载上孩子,骑上课本,共同自由前行!
满载收获,载满心情,看尽繁华盛景!
学习路上,一二酸楚,笔录百味心情!
翻翻过往,咀嚼回忆,人生无处不赢!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