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安门史话》连载(54)

 新用户8926AVU2 2021-10-14

名声大噪的荷花市场

上世纪70年代,早年间荷花市场的原址,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冬天滑冰,夏天游泳,其它季节基本就是荒着;要不就是铁栅栏门上挂着锁。您要是想沿着岸边从南到西北穿过去,那真是“门”儿也没有,只能绕大圈过去。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每到冬天,就见冰面上立起木桩,用席子将西北角的冰面围起来,开始经营滑冰。别小看这个体育项目,在当时也算是贵族运动。您也许会问了,“贵”在哪儿啊?主要是贵在鞋上了。买双冰鞋就是二十来块钱,这在当时就是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钱。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家里给买双棉鞋还咬牙呢,怎么可能花钱买冰鞋滑冰玩儿。如此,但凡是白天或晚上走进冰场的,大多是趾高气昂、穿着讲究的有钱人家的孩子。后来就实行将校呢军服,最牛的就是将校呢大衣,脖子上挂一条大拉毛(毛线围巾),嘴上还要捂着个大口罩。最时髦的是当时医生专用的那种,口罩绳是固定的。当然,这口罩不是为了挡风遮寒,更不是预防“新冠”,那是当年时尚的标志。特别是青春靓丽的大姑娘,大口罩遮住的半张脸,那双眼睛就显得格外动人和神秘。

文章图片3

冰场经常打架斗殴的,起因多是因为“拍婆子”,现在叫“泡妞”。那年头虽说突出“革命”,但难以抑制青春年少时的骚动,特别是那些“富家子弟”,看到漂亮姑娘就上去搭讪。如此,双方之间难免产生摩擦和口角。

穷人家的孩子也不闲着,买不起冰鞋便自制小冰车。将一尺来长的小木板,用钉子固定在一起。角铁打孔,用螺丝钉将角铁镶嵌在木板下面,一个冰车就做好了。然后再做两个冰叉子,将半尺长的钢筋两头磨尖,一头插入木头把中,露在外的一头接触冰面,双臂攥住木把,奋力向身后用力扎向冰面,冰车便向前“飞驰”而去。

文章图片4

别小看这土造的小冰车,也不是一般家庭所能制作的。那时候,所有原材料都十分紧俏。就说在冰车上代替冰刀的角铁吧,那可不是那么好淘换来的,买都没地方买去。除非是谁爸爸在工厂,最好是车工、钳工,近水楼台,下班顺回家两根。次之,用铁板,就是将纸壳厚的铁板上打孔,用螺丝拧在木头上。缺点是,铁板软(不可能是钢板),在冰面上比较迟钝,滑不快;再次的就是铁丝,北京人管粗的铁丝叫钭条,用火筷子把冰车的木梁烫两个眼儿,把钭条顺眼儿穿进去,打折,用锤子砸平。这种冰车方向感差,钭条是圆的,接触冰面以后打横、乱转,属于自制冰车中的下品。

文章图片5

那年代没有更多娱乐活动,学习课程又不紧张。于是孩子们就抱着冰车,在冰场圈外进行“冰球比赛”,挥霍着青春的能量。所谓比赛,就是大家分两拨坐在各自的小冰车上,各有一人把守自家大门。大家滑着冰车,用冰叉子代替球杆,推动冰球往前运动,最终射门。这项运动相当激烈,且惊险、刺激。冰叉子经常把手扎伤,有时双方“运动员”们搅在一起,人从冰车上了纷纷“落马”,“尸”横冰面。比赛结束时,孩子们都将棉帽子扔掉,个个脑袋上都冒着热气(出汗)。

文章图片6

如今,冰球运动风靡京城,特别是十几岁的孩子,据说连培训班都报不上。冬天自然还是少不了什刹海,夏天也不用发愁,各体育场馆都有人造冰场,价格自然也是便宜不了。据说一套滑冰的行头包括衣服、帽子、冰鞋、手套就得万八千块,与三四十年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