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渚文化的源头解析

 若悟369 2021-10-15

公元前5000年时期,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的考古文化都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预示着一场崭新的文化大变革正在中华大地上酝酿着。长江下游地区同样处于这样的状态。

文章图片1

长江下游文化序列

这个时期,中原地区(此处包括黄河中上游陕甘地区)的裴李岗时代走向结束,仰韶时代呼之欲出。辽西地区同样进入几种文化势力并行发展的阶段,富河文化、西梁文化、赵宝沟文化都分别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海岱及冀南地区是北辛文化的天下。长江中游地区城背溪文化被柳林西文化取代,皂市下层文化走向没落,汉水东边的边畈文化开始形成。长江下游也就是本文要讲述区域则是骆驼墩文化、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三分天下。而淮河中下游地区同样是由双墩文化、龙虬庄文化及其他一些文化类型占据。

文章图片2

公元前5000年文化势力分布

文章图片3

公元前6000年时期文化势力分布

此时的中华大地正处于一个由四分五裂的文化势力形成的割据时代,我们知道,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各个地区的文化势力都先后实现了统一仰韶时代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都实现了自己所在区域的统一。几大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形成了几种大的文化势力碰撞的形态。我们在其他文中有详细讲述,这里不再赘述。

文章图片4

主要碰撞地带-淮河中下游地区文化序列

我们上文讲了“上山文化”的来龙去脉,并谈到了跨湖桥文化的与众不同以及最后环境的改变导致跨湖桥文化走向衰落。虽然杭州湾跨湖桥人主要的聚居地被江水的倒灌所摧毁,但在钱塘江金衢盆地东部以及宁绍平原东部,跨湖桥文化还是得以延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洪水以及海水的侵袭下,跨湖桥文化的人群进行了迁徙。那个时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恶劣环境呢?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否能够清晰的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再次呈现出来?

文章图片5

跨湖桥遗址地形示意-处于三条河流的交汇处,随着海平面上升,江水倒灌,导致跨湖桥遗址被淹没

环太湖考古文化的形成

公元前6500年开始,全新世进入了新阶段,同时考古文化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按照学者的划分,此时处于新石器中期的早段。从气候来说,这个时期被学者称为大暖期,但在大暖期的初期,气候波动还是比较大的。这之后持续的温暖气候造成冰川大规模融化,海平面上升,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海侵,到了距今7000年时候,海侵进入最高峰。这期间,处于风口浪尖的跨湖桥人被迫离开家园。目前从考古来看,主要是向西进入浙江西部的山谷地带。

文章图片6

7000年前海侵示意

此时的太湖区域成为一个大海湾,随着海水回落,太湖开始形成,不过太湖的形成学界还是有一些争论的。本文持太湖是因为海退后的沼泽及泄湖发展而来这个观点。

从考古文化的分布上也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在距今7000年左右太湖地区才出现了新石器考古文化,其早期分布区域还是比较小的,主要分布在太湖西部和北部及东南的部分地区。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区域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间隔,这说明几个区域之间在早期还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些鸿沟应该是由不同的水域组成,而且并不适合人类居住。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太湖东部平原开始形成,陆地逐渐向海洋推进。人们也开始向太湖东部迁徙,马家浜文化出现了。马家浜文化与太湖西部考古文化有明显的不同,学者通常称太湖西部考古文化为骆驼墩文化,也有学者认为骆驼墩文化只是马家浜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这个我们不做深论。

文章图片7

环太湖考古文化分布,紫色为骆驼墩文化的典型遗址,黄色为马家浜文化的典型遗址

太湖东西两侧的考古文化的确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论如何去划分,我们还是看下这两支文化的人群究竟是哪里来的吧。

环太湖考古文化的源流

环太湖区域考古文化形成的时间是在距今7000年左右,与其他几个大文化区的考古文化比起来要晚得多,根据其他地区考古文化传承的规律,环太湖区域的考古文化应当是源自多个文化的综合性产物。我们先从本地区文化谈起。

文章图片8

上山遗址位置地形示意,上山人就是沿着浦江向东来到了杭州湾地区

通过上篇文章我们知道,钱塘江上游的“上山文化”是本地原生文化,其后继者有很大可能是“跨湖桥文化”,因为气温下降,“上山人”走出浙江西部的山区,向东来到了杭州湾南部的平原地区,形成了跨湖桥文化,而来自长江中游的“彭头山人”也曾在这个期间来到这里,对跨湖桥文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跨湖桥文化的主要继承者“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按照学者推测其原因是有来自北方的文化“顺山集文化”的影响。

文章图片9

长江下游主要几支考古文化示意

“顺山集文化”不在本文讨论的区域,我们这里简单做下介绍,顺山集文化分为三期,一二期的来源是淮河上游的裴李岗文化和潍泗地区的后李文化南下。但顺山集三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一二期几乎完全不同,甚至可以当做一个独立文化来看待。这个影响是来自南方的跨湖桥文化。换句话说,跨湖桥人在7000年前就已经北上,造成了江淮地区考古文化发生巨变,形成了顺山集三期。进入公元前5000年后,来自淮河上游的仰韶文化及海岱地区的北辛文化向南扩张,在他们的压迫下,这些创造了顺山集三期的跨湖桥人选择向南迁徙,南方是其祖先来的方向。在南下的过程中与北上的跨湖桥人再次重逢,碰撞出来马家浜文化以及宁绍地区的河姆渡文化。

这个时候长江中游的皂市下层文化已经被汤家岗文化所取代,并向东扩张,通过皖西南地区同样来到了太湖地区。这些在考古上都有痕迹可寻。

文章图片10

北方来的顺山集文化南下对马家浜文化及河姆渡文化造成强烈影响,西来的长江中游文化对骆驼墩文化影响

这样,就有两批人携带着不同的文化基因来到了这个地区。分别与本地文化融合并在太湖两岸及宁绍平原形成了有很大区别的文化类型,就是我们上文说到的骆驼墩文化、马家浜文化及河姆渡文化

我们这里主要讲的是外来文化对本地区文化的影响,其实反过来的影响也是长期存在的。跨湖桥晚期衰落时候,更容易受到其他地区文化的影响,而在本地区文化强大以后也会反过来影响其他地区文化。

那么各个区域考古文化之间的影响是如何表现的?我们可以从考古文化的内涵上窥得一斑。

环太湖考古文化分类

整个地区的釜类器物应该与海岱地区的釜文化传统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在上山文化的晚期,已经出现了少许的釜类陶器残片。说明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与潍泗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由来已久。太湖西侧的骆驼墩文化主要是以平底釜为主要器型,太湖东侧的马家浜文化则以圆底釜为主。从这点上可以看出来,骆驼墩文化应该主要受到来自长江中游文化影响更强烈些。而太湖东侧的马家浜文化却受到来自北方的顺山集三期和南方的河姆渡文化影响更多

文章图片11

河姆渡文化主要区域地形示意,由于临海加上水网密布,晚期受到洪水影响

按照学者观察,河姆渡文化初期是比较强势的,其向北方扩张的势头也很强劲,所以这个时期的马家浜文化表现出来受河姆渡文化的影响颇多,但到了晚期以后,由于洪水侵扰、湖泊扩大的影响,宁绍平原沼泽化严重,支撑农业生产的环境消失,遂导致河姆渡人被迫迁徙,其代表的考古文化也迅速衰落。而环太湖区域的马家浜文化和骆驼墩文化却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发展出强大的崧泽文化,从此长江下游地区的考古文化由太湖区域执掌牛耳,这个趋势延续了几千年。之后在此诞生的良渚文化也曾经一度攀上了中国古文化的巅峰。马家浜(骆驼墩)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构成了长江下游考古文化完整的发展序列。与中华大地其他地区的文化相比,完全不遑多让,甚至有些地方开创了中国考古文化的先河

文章图片12

骆驼墩文化位于太湖西侧,这里紧邻山区,未受到海侵的侵扰

我们看下良渚的先人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环太湖考古文化的成就

环太湖地区,顾名思义就是围绕着太湖周围的这个地区,在本文时空范围内则包括两支考古文化,即西部的骆驼墩文化和东部的马家浜文化,两支考古文化呈C字形分别环绕太湖两端这个地区是由苏南和杭嘉湖两个平原组成,向北抵达长江南岸,东临大海,向南则到达钱塘江和杭州湾北,西边是茅山和宜深山地。包括现在的江苏东南、浙江北部及上海市区。整体地势是周围高,中间低,整个区域水网密集。

这个时期的海平面已经开始回落,海岸线基本在“海安青墩-泰州-扬州-镇江-丹阳-江阴-无锡东侧-昆山-青浦东侧-金山南部-桐乡一线”。长江的河口在镇江和扬州这个点形成。按照高蒙河先生所考察,此时长江三角洲北翼尚没有完全成陆。上海的东部地区处于滨海浅海环境。

文章图片13

马家浜文化所在区域海侵示意

马家浜文化时期环太湖区域考古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呢?

① 国内最早的双面管钻对钻穿孔技术。这类技术在其他地区最早出现也在公元前4000年以后了。

② 马家浜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工现象,有了专门的制陶作坊。有少量黑陶和彩陶出土。长江流域彩陶历史出现的比较早,最新的考古发现称在上山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彩陶的残片,具体还未见考古文献,不过跨湖桥早期已经有了彩陶。骆驼墩区域出现的白陶较多,其渊源应该来自长江中游地区。

③ 骨制的耜得到进一步发展,说明农业生产在此时已经占有了更大的比重。

④ 马家浜与河姆渡地区在此时都有漆器出土,同时还出土了一些玉器,制作工艺已经很精致了。为之后长江下游地区发达的玉文化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⑤ 马家浜时期有了非常先进的手工业,无论制陶还是各种骨器、玉器的制作,还出现了手工编织的物品。

⑥ 马家浜时期采集和渔猎仍然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同时饲养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家猪的饲养。

⑦ 水稻的栽培在整个地区已经非常广泛,按照专家分析,“马家浜文化早期栽培的水稻,已经十分接近于当今的籼稻”

⑧ 马家浜时期已经有了早期的水利灌溉系统,而且整个区域内发现了众多的水井、水塘。

⑨ 马家浜时期聚落规模在变大,多数都在万平米以上,但考古上并不是很清晰。这时候已经出现了初期的环壕雏形。居址大多以干栏式建筑为主。

本文应有些朋友要求增加了上面这些考古文化内涵的讲述,各人的喜好不同吧,有些人不喜欢看这些,可以略过此处。

我们上文谈到,7000年-6000年前这个时期是中国各处文化区域的大变革时期,同时在这个时期,各处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明显增多,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在此时开始形成。我们最后一节看下马家浜时期,太湖区域考古文化与其他地区考古文化的交流情况。

环太湖考古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

任何一个考古文化都不是孤立发展的,即便相对封闭的中国古文化与遥远的中亚西亚古文化在远古时代都有过交流和碰撞。中华大地上各个古文化之间自然也避免不了文化上的交流

文章图片14

马家浜文化位于太湖东侧,这里主要是平原地区

马家浜文化虽然是良渚这支文化的始祖,但与钱塘江宁绍平原的考古文化关系非常密切,按照我们上文分析,这两个地区人群的主体很可能都是来自上山文化。在马家浜初期受到河姆渡文化的影响非常多。主要体现在河姆渡文化早期更加发达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用具上。据学者考证,马家浜文化漆器制作的来源也有可能是来自河姆渡文化。

长江中游在大溪文化统一之前就与长江下游的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交往,到了大溪时代,马家浜文化中出现的一些彩陶器物有着浓厚的大溪文化特色。还有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白陶,源头应该是长江中游考古文化。

其他同时期的文化诸如潍泗地区的北辛文化、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乃至中原的仰韶文化,在环太湖地区的考古文化中都可以看到一些交流的迹象。

文章图片15

周边文化示意

这个地区后来的崧泽文化与马家浜文化渊源极深,但考古上还存在一些时空的缺环,有待更多的考古发掘来弥补,不过多数学者支持崧泽文化是由马家浜文化演化发展而来。本文认为,或许这是因为本地区这时期文化势力领导群体发生了变化造成的结果。

结语: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很多考古文化的神秘面纱逐渐被世人揭开。中国远古的各种传说也似乎在这些考古文化中寻找到了一些根源。有的学者推测跨湖桥文化为传说中的“盘古氏”后裔创建的。而“河姆渡文化”则与“华胥氏”有着很深的渊源。跨湖桥文化是由“盘古氏”后裔、华胥氏支族以及越人土著共同创建的。而马家浜及后面的良渚则为第八代炎帝榆罔与太昊伏羲氏部族战败后来到太湖区域,与古越人共同创建的。这些都无法得到证实,本文不予置评,权且在此做下引述。总之,中华文明的分合态势在7000年这个时间点已经在全中国的区域展开,从环太湖区域考古文化的变迁上,更加能够看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之源远流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