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拳要边练边悟,“聊聊布局”,充分了解自己

 sdlang 2021-10-16

绕指一缕风,四万八千梦。古人功夫高,外界干扰少,可以潜心攻拳。人能静心,能专一,把注意力收回来,观照身体,就会开发更多。不是古人比今人聪明,是他们更了解身体。



雾锁巅峰,拾阶而上。功夫是攒出来的,如同攒钱。今儿肘劲练好,明儿参透胯劲。还是那套拳,三冬两夏,你再看,东西就深了。有段日子,感觉谁都比我沉,很苦恼,功夫不到,急也没用,于是潜心专注,参悟拳理,才有所改善。努力是一方面,关键还在于,得不得法。



腋下如夹蛋。腋下有空间,有助于开肩沉肘。什么叫开肩,你把一只拳头,夹在腋下,肘部下坠,肩会有掤撑感。锁窝撑开,也有个球状空间。挒胛是什么?你找根太极尺,夹在腋下,肩头往里合。

文章图片1



蓦然回首,似有倒影。我家楼下,有个小花园,平时常有人练拳。有位老哥,攻形意。我问他,形意推手不?他点点头。我说,咱俩玩玩。本以为形意很猛,其实不然,推上去棉花似的,无论快慢,他总能化掉,却从来不攻我。我说,你劲真柔。他说,你劲挺刚。都笑了。



悄悄过山岗,不可惊懒龙。尾椎灵敏,什么感觉?打个比方,有个凳子,腿儿不结实,随时散架。似坐非坐,尾椎敏感劲就来了。打拳时,臀肌暗暗松紧,这也是蓄力。发力时,臀肌腾的一紧,能助于崩胯。不要认为,肌肉不重要,这是错误认识。不要憋僵肌,弹性肌,韧性肌是极好的。



精雕细刻,体悟毫厘。拳架,有结构一说。记不清哪年,有一次,师叔给我正架子,说来奇怪,我以前打拳,四头肌酸,经他一调整,四头肌没感觉了,腹股沟,大转子开始酸。师叔点点头,这上劲了。其实很多劲,就差一点,正架子,就是找对那个角度。

文章图片2



不离不弃,相伴相随。什么是动力定型?不站桩时,好似站桩。站完桩,双手一放,身上还有桩劲。不练拳时,好似练拳。练完拳,溜达溜达,每走一步,都能落胯,东西还在下面。什么是上身了,数年纯功,换来结构定型,一举一动,自然而然,都带着那个东西,体感始终恒定。



人身本具阴阳,拳也不例外。里外都软,这不行。里外都硬,也不行。好比正弓式,松柔胸,扩张背。胸为阴柔,背是阳刚,如怀抱婴儿,内圈柔化,外圈掤劲。裆下虚灵,重心变化就快。裆劲,不可绝对劲,裆是活的,随时腾挪,这是好的。



裆下虚灵,大转子要有刚性。有一段时间,我专项训练,就用大转子打拳。手怎么划圈,大转子就怎么画圈,开始不习惯,发涩,后来熟了,用大转子带手打拳。大转子密度大,变成传动轴承。反过来说,大转子有劲,才能裆弧活化,驾驭重心不失。



一根汗毛,遍天星辰。腘绳肌群,小腿肌强大,弹性好,则内角支撑稳定,这是好事。两条轴,就是一对阴阳,换轴操作,互为虚实。平时站桩,静态当中,有意识的,让每个点,自如松紧开合,此起彼伏,练出控制力,形成自动化,就可顺势布局,练出无意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