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教师成长,这些一线管理者告诉你如何“培土”,怎样“育种” | 头条

 张福涛lu70kpm9 2021-10-17

图片



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朝着“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方向同步发展。那么学校该如何做好“培土 育种”工作呢?

4月10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年会,以“学校行为学与教师生长力”为主题,七十余位校长,十六位演讲嘉宾,根据他们的具身实践,展开了焦点对话。


图片

学校行为与教师生长的八个图景


图片

| 演讲者:李斌 (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新校长》杂志总编辑)


“行为学”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行为”则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行为学”可以应用到教育场景,去研究教师的生长环境该如何设定,包括文化机制、空间环境、工作与学习关系、资源连接、工具赋能、课程与学习方式、评价与激励制度等,对教师的成长空间、生长动力,会带来什么作用。

全文链接李斌:“学校行为学”与教师生长力的八个图景


图片

打开教师成长的“自动驾驶模式”:

教研、科研、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

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图片
| 演讲者:廖伟(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副校长、博物馆式小学校长)

教师发展面临两个困境,一是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的能力欠缺,二是经验型教师停留在教育教学舒适区不突破。如何解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给了我们启示——要从外部控制转到内因触发,分为四个层级的跃迁。
图片

第一层跃迁,需要厘清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可以从教师专业化的三个领域入手:

● 专业基础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持续的专业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

● 专业自治(教师赋权增能)

● 同行网络(同行监管,合作互动)

第二层跃迁,是建构重塑学习的教师发展框架。围绕教师和课程,形成教研、科研、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框架。

第三层跃迁,是探索自驱成长的教师发展策略。如以理解层次模型(NLP)建构教师学习社区,通过使命、远景和价值观形成精神引领,让老师们立足自身发展诉求,寻找解决方案。

第四层跃迁,是畅想未来的教师发展模型。教师要有清晰的职业画像,基于资源和平台高度自驱发展。而未来的教师,将会置身青色组织,以终身学习者的身份全面自驱发展。


图片

高效能教师的六个思维素养


图片
| 演讲者:罗朝宣(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前海港湾学校校长)

思维素养,指的是特定智力行为模式的倾向,它决定了语言体系和行为体系。高效能教师应该具备六个思维素养:

一是大格局思维。包括境界的高度(从自我,到小我,再到无我),胸怀的广度(从坑量,到湖量,再到海量)和眼界的宽度(从直角,到广角,再到全角)。

二是设计思维。设计要以人为中心,一切始于学生的需求,按照不同文化和地域,做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利用设计思维,可以构建学校的教育生态,从课程体系到学习方式,从评价体系到社群系统等。

三是故事思维。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有“三感三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和共情力。

四是清单思维。清单里写明了我们在操作过程里必不可少的步骤,借用简单实用的方法,来应付超级复杂的问题。

五是自我革新思维。高效能教师要习惯自我更新四个方面:身体和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

六是靠谱思维,包括闭环沟通能力、职业精神和执行能力。做真正靠谱的人,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靠谱的人才能做靠谱的教育。


图片

教师成长的“暗物质”


图片
| 演讲者:李建华(河南省郑州市艾瑞德国际学校校长)

如果说教师成长的“明物质”,是绩效、福利、荣誉、薪资等,那么“暗物质”是真实、善良、信任和坚持,对应的“管理暗物质”则是看见、影响、共识、托举。基于暗物质,艾瑞德形成了“教师成长的五件套”。

一是研,为专业成长铺一条路子。研究儿童、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研究成了一把钥匙。

二是读,为阅读生态造一片林子。2011年,“读书”已经成为学校的风气,2017年的校风是 “干净、有序、读书”,读书仍在其中,还多了一个“三部曲”:自主阅读,做好读书笔记;每月共读,做好阅读分享;阅读打卡,全员阅读。

三是写,为奋进之路树一架梯子。通过日更新、周更新、工作日更新,艾瑞德人笔耕不辍,坚持长期主义,两年完成了1500万字的写作量。

四是讲,为诗和远方搭一方台子。学校通过每月读书分享,每月故事分享,外出学习分享,行政会前分享,形成讲的文化氛围。

五是种,为立德树人造一个场子。在300亩田园校区自由种植,田园即课堂,种地即作业。种地是种德,种的是师德,种出明亮的教师。


图片

学习连接未来,教师如何告别“成长痛”


图片
演讲者:刘岚(陕西省西安新知小学校长)

我们需要在教师的三个成长关键期给予力量,让新教师会教书,合格教师教好书,教学能手成为教学名家,反哺更多的教师成长。那么管理者能做什么?

一是营造愉悦的学习生活空间。我们跟老师天天泡在一起,通过交流互动,生成一种教练型管理者的样态。这个样态是倾听的,给予鼓励与协作的,这是一种点状的、包容的、关心的、幸福的氛围。

二是落实校本培训。学校要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自我研修,达成聚焦真实问题真实研究,从设计到实施再到评估,形成一个完整链。如,通过成长规划来进行引领发展,通过流程管理来保证时间的有效,通过常规研究变经验为能力,通过真实的反思来加快成长的步伐等等。

当校本培训与教育教学工作联系时,教师就愿意参与支持。当研究成果能在实践中运用并得到效果,校本培训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

教师最美的样子,是在工作中体验幸福,学校最佳的姿态就是为教师创造幸福的组织环境和结构,自由其精神,优雅其身心,教师在终身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中得到工作的尊严和成就。


图片

两大举措打造学程设计师


图片
| 演讲者:臧秀霞(深圳市福田区红岭实验小学执行校长)

卓越教师,也应该是一名优秀的学程设计师。如何打造学程设计师?我们学校有两个举措。

一是选地播种,缔造学程设计师的成长环境,这就涉及三个重构:

重构课程:我们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实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和学科项目化学习。

重构时空:我们把教师办公点移到教室,让老师经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施弹性课表、弹性课时,给教师充分的学程实施自主权。

重构组织:我们将每个班级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变为主班教师主导并任教3-4个学科、其他教师协同的教师团队,支持学的过程落地。减少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制订支持政策。

二是浇水施肥,培养学程设计师,涉及三种途径。

暑期系统培训:每年暑期,至少三周的系统培训,帮助教师熟悉课标、教材教法外,最重要的是帮助老师明确成为课程设计师的必要性,进行初步体验。

日常协同教学:协同备课和协同上课。

每周教师学堂:通过专家讲座、同伴分享、自我反思、课例点评、读书会等方式,让老师明白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程设计师。


图片

教师蓬勃的生长力,来自一场管理转向


图片
演讲者:邹贤莲(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校长)

教师蓬勃的生长力源自六个方面。

一是价值转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教师”自己要先满意,内心的价值引领往往最有效。

二是视角转向,学生是成长的生命,老师也是。我们坚持“学校发展,师生都站在正中央”理念,通过家长共进课程、教师修远课程、学生砺行课程,形成共进的良性循环。

三是角色转向,别想着老师应该怎样,而是我们可以怎样。我们向内求德行、襟怀、专业、廉洁、领导力……有了角色转向,才能将“换位思考”“以身作则”落到实处,生长出更柔软、更智慧的实操办法。

四是格局转向,看到“风和日丽”,也能预测“电闪雷鸣”。我们允许老师在某些方面“当差生”,在务实和务虚上理性切换。

五是思维转向,不是被动适应,而是主动拥抱,科学识变,主动求变,灵活应变。要擅用各种工具包,活用脚手架,要有清单思维、数据思维、设计思维、开放思维……

最后是方法转向,告诉老师“不可以做什么?”引导教师叩问“我可以做什么”。后者能够指导老师们的具体行为,成为他们的认知觉醒,理想目标。


图片

学校管理如何给老师赋能增值


图片
演讲者:陈辉(佛山市启聪学校校长)

学校管理绩效不佳有两个因素。一是环境,占了75%,二是个体,占了25%。如何消解环境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呢?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信息与反馈。今天的绩效管理强调绩效赋能,关注教师的能力、意愿、过程和目标结果。如何落地?答案是启动“自我增值行动计划”——让老师去描绘“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观”,从环境/资源(何时何地)、行为(做什么)、能力(怎么做)、信念/价值观(为什么)、身份(我是谁)、精神六个层面搭建一套运行和反馈体系,帮助他们获得清晰的标准和期望,得到做好工作的各种信息以及反馈。

第二步,资源与流程。通过确定研讨主题、分享最佳实践案例、萃取关键成功要素、行动学习总结,挖掘教师智慧,提炼流程模式,把先进经验总结成课程培训其他老师。这个步骤,让教师获得足够的工具和资源。比如,有做好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物资、工具和工作流程,遇到困难时有教练体系支持等。

第三个步骤,评价与激励。让教师在完成工作后有更好的非物质奖励,针对个体和团队,包括各种形式的认可、晋升和荣誉等。


图片

基于“能力体检”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


图片
| 演讲者:王胜(佰特博雅书院院长,上海佰特教育创始人)

在传统的学校诊断上,校长像一名老中医,通过看教龄、听评课、少数关键指标,凭经验、凭感觉去诊断教师水平,同时还得注重团体平衡。而教师的自我评判也凭感觉,凭自我感觉和同事印象。这就导致学校的“自我诊断”与真实水平有很大差异。

大数据下的教师专业画像,校长成了飞行员,前面是一个精确指向的罗盘,可以通过3个模块、7个维度、14项能力以及108个指标行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及教师专业能力进行科学诊断。

图片


如图,第一个模块是“以何行动”,指的是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使命、敬业精神等,是教师行为和工作的指引。

第二个模块是“如何行动”,指教师在教育场域、日常教学任务进行的恰当行为,专业的教师能够主动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于教学。

同时,教师的诸多实践,不仅有个人开展的,还需要与同伴“共同行动”。这第三个模块,一部分是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一部分是对教师在学校运行和团队合作上的要求。

通过360°环比评估,多角色的介入评估,自评与他评结合,就可以生成详细的个人报告和团队报告,让老师们了解认知偏差,加深自我认知。


图片

认知觉醒:开启教师自我改变的成长力


图片
| 演讲者:卢志文(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

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觉醒。教学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与觉醒。模式化和格式化意味着僵化,僵化意味着死亡。如何觉醒?答案是要内观,去认识自己。

人有三个脑:理智脑、情绪脑和本能脑。理智脑是人类独有,它使我们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立足未来获得延时满足,但它的力量非常弱小。一个人要想掌握命运之帆,必须主动锻炼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让理智脑更多地参与大脑决策,掌握主导权。成长就是为了主动控制,成为自己人生思维的舵手。

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部分,是即时满足。怎么规避?坚持得寸进寸、长期主义和积累性超越。要认知宏观规律,认识学习曲线,认识成长权重对比,消除认知模糊。学习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学习法则。当认知清晰,情绪平和以后,还要行动坚定。行动过程中,用系统代替目标。


图片

学校变革五板斧,

打造焕然一新的教师新团队


图片
| 演讲者:鲁江(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型学校教师的特质,是有活力的工作状态,有实力的专业水平,有魅力的人格风范。要达成这三种特质,需要学校从办学体制、组织结构、制度体系、技术水平和学校文化入手。具体做法是——

砍掉编制,用体制的力量去激发教师,比如聘任制,消除职业倦怠,焕发队伍的活力;

砍掉权力,用结构的力量去推动教师。通过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形成民主参与、多元共治的体系,从强人治校到依法治校。要去中心化,通过十个“会”治校;要矩阵化,在垂直的科层结构上,叠加侧向或水平向的项目化结构;要简约化,将复杂隐藏在背后;要智能化,通过移动工作平台,全时空自动化管控校园;

砍掉人情,用制度的力量去牵引教师,如岗位聘任制,薪酬激励制度,职称评审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卓越教师阶梯成长工程;

砍掉低效,用技术的力量去赋能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环节,针对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辅导和评价,以技术的力量撬动生态链优化;

砍掉平庸,用文化的力量,如使命、远景、价值观、环境、课程、方法论等去感召教师。


图片

教师专业水准群体升维的

支点从哪里寻找


图片
演讲者:黄莉(宁夏银川回民第二小学集团校校长)

教师专业水准群体滞后,是教育变革的最大困扰。今天,教师从知识结构到思维意识,再到心智模式,都需要整体提升。

改变思维意识上,行动是判断“真改变”和“假改变”的指标,应该把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例行事务,都转换成策略、标准、模型、程序等操作系统去落地。我们从推动“博雅4A课堂”变革,到构建核心教研团队,都遵循这一模式。

改变心智模式上,我们致力于“模型化思维”建构,进行“大单元、大概念、问思辨”教学实践。

“大单元”统整教学,立足课程核心素养,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系统;“大概念”是元认知教学的重要元素,具备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的特点;问思辨”源于《中庸》,与布鲁姆、玛尔扎诺的认知理论整合,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

现在,回民二小的教学模式,已经从机械的教教材模式,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从单课隔断模式到大单元整合模式,从作业模式到问思辨模式。教师心智模式的集体迭代,让学科教学脱胎换骨。


图片

让校园里生长出更多的领跑者


图片
| 演讲者:李文华(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校长)

如何让学校涌现出更多的领跑者?学校先要提供组织和文化的支撑。

我们学校倡导“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领跑者”,强调教师成为领导者的时候,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团队一起发力。我们有一个“最大价值公约”:共同的教育梦想与愿景。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今天,学校已形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良好组织文化生态,通过年级校长、专业部长、学生校长、教师、个人治理以及校务委员会来共同治理。

我们鼓励每一位教师成为自己擅长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会激励和影响教师永不停止专业的追求,为大家搭建平台,私人定制,让优秀的老师能够大胆地承担责任,不断赋予自己思想和能量,积极开展个人和团队相关工作。

我们通过资源整合来遴选名师的领袖,通过项目推进来激活专业的领袖,通过立足特长来打造特色的领袖,通过赋权教师打造管理的领袖。

我们培养“领跑者”,是希望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形成浓厚的“成长共同体”文化。


图片

学校追求“诗和远方”,

校长如何对待分数? 


图片
| 演讲者:刘玉霞(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校长)

分数,也应该是素质的一部分。好的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应该是“素质好不怕考”。当然我们要取之有道。我们提倡“轻负担、高分数、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的价值追求,这就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支撑——

他们能共享优秀的教学经验和优质的教学资源,解决实际问题,能达成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共识,能同频共振。那么如何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一是唤醒思想。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统整模式研究,唤醒一些人;通过精神文化引领,唤醒一群人;通过师德师风专项治理,唤醒装睡的人;通过人文关怀,唤醒受伤的人。

二是引领技术。运用技术的最高境界,是智慧的思考和灵活的应用。围绕技术的标准和流程、模仿与执行、应用与融合,检验与校准,提档与升级,学校对技术的应用经历了“模仿-融合-创生”的过程。


图片

自然而然的教育、自然而然地生长


图片
演讲者:秦波(重庆两江新区童心小学校长)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描述童心小学,那就是“尊重”。我们尊重孩子的健康发展,尊重成长规律,静待花开。学校有一棵大大的黄葛树,七年来每个一年四季我都会拍一组照片,通过不同角度去欣赏它和记录它。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教育时,就不一样了。

去年9月开学时,校园的稻谷熟了,全校师生开始一起收割谷子,一个人都不落下,让大家感受“青禾嘉谷、禾穗则垂”的美好品性,感受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社会意义,养成艰苦朴素的中华美德。

我们尊重自然童心。学校有一片油菜花田,孩子们在这里写生、嬉戏、跑步、学习等,不用走出校园,就能拥抱大自然;下雨天,很多孩子会冲进雨帘,在雨中游玩,我们不阻拦,而是过后帮他们擦干头发,以免感冒。我们不要总是担心孩子做这做那有危险,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那才是最危险的。

我们尊重创造者和劳动者。学校第一个大型展览,展览的是建设学校的工人们的照片。我们的手工作品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平民百姓,关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间。我们尊重未来,曾经有领导问我,童心小学的特色是什么?我回答说,是创造。劳动创造了美,创造着一个个时代,创造了整个人类文明。


图片

学校行为 vs 教师生长

组织 vs 人


图片
| 演讲者:王伟(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理事长)

组织,就是人的状态。教育是教师的生命状态,而学校是师生的生命状态。人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归属感和价值感。人跟组织间有一种价值交换和归属关联,他在里面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为组织创造价值。

组织和人应该做好四个维度:

共价值。共同偏好,就是教育共识,共识成本是最大的成本。一套规则的灵魂,并非具体条款,而是共识。让组织里充盈着拥有正确共识的人。去什么地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什么人一起去。

高标准。要脱颖而出,就要把工作标准做到95分以上,平庸等于白干。

自组织。只有自组织才是真正的组织能力,要丢掉枷锁,开拓潜能,强调在共同价值文化下的授权、平等、主动,摒弃科层制的官僚主义。

强自洽。成为自己的主人,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创造,追求自身生命力量的增长和完满。复归于婴儿,找到自己、超越自己。
极简标题

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会,旨在梳理杰出教育团队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案例,联动每一支团队的常态研究与创新发展,助推K12学校教育微观环境与综合结构的改良更新。

同时,以形成“学校创新发展孵化器” “校长专业生活共同体”为目标,秉承“互助学习、协作研究、共同成长”的使命,成就一支推动理想教育价值落地,不断学习创新的领先力量。


图片
作者 | 小新君
来源 | 据第六届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年会十六位演讲嘉宾的内容整理
责编 | 琬琰 
排版 | Maggi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