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及选择应用

 生物学渣 2021-10-18

小鼠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成熟早,世代间隔短,繁殖力强(5-16,6-10胎)体形小,易于饲养管理;性情温顺,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便于提供同胎和不同品系动物。

小鼠的外观都没有汗腺,尾部有四条明显的血管,背腹面各有一条静脉,两侧各有一条动脉。小鼠胃容量小,约1-1.5ml,功能较差,不耐饥饿,肠道短,盲肠不发达。雌性为双子宫,呈“Y”型。淋巴系统发达,外界刺激可使淋巴系统增生,易患淋巴系统疾病。

再说它的习性:喜居于光线暗的安静环境,习于昼伏夜动;体小娇嫩,对环境的适应性差;成雌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可发生典型变化;下颌骨的喙状突较小,髁状突发达,运用下颌骨形态的分析技术,可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染色体为20对,寿命达2-3年;有多种毛色。

在生物医学中的选择应用上,小鼠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一)药理学及药物临床前评价研究

小鼠不仅可以用于各种药物筛选性试验,还能作于药物效果及其副作用研究,如:利用声源性惊厥小鼠来评价抗痉挛药物、利用小鼠角膜和耳廓反射评价镇定药物、小鼠常用于药物对疾病疗效试验。

在毒性试验和安全分析这方面,小鼠可用于急毒、慢毒、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等试验。

(二)肿瘤学研究

1、近交系小鼠自发性肿瘤进行研究:如AKR小鼠白血病发生率可达90%,C3H小鼠乳腺癌发病率达97%。而C57BL小鼠乳腺癌发病率极低。结果表明C3H体内有一种乳汁因子会传给雌性子代,在该乳汁因子与激素的共同作用下易产生乳腺癌。

2、进行肿瘤模型的复制:小鼠对致癌物质、射线及某些病毒敏感,可诱发各种肿瘤,如: 二乙基亚硝胺可诱发小鼠肺癌;甲基胆葸可诱发小鼠胃癌和宫颈癌等;感染小鼠白血病病毒可诱发白血病;感染人类腺病毒可诱发小鼠肉瘤及淋巴瘤。

3、移植性肿瘤模型:将各种实体瘤、腹水瘤、白血病等一定数量的瘤细胞或无细胞的滤液(病毒性肿瘤)接种于相关品系的小鼠,就可以使该品系的一群小鼠带有相同的肿瘤,其生长速度一致,个体差异小,接种存活率可达100%。这种肿瘤模型经常用在筛选抗肿瘤新药的研究。

(三)传染性疾病研究

小鼠对多种病原体特别是病毒极为敏感,常用于研究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治疗。例如狂犬病、脊髓灰质炎、流感、脑炎、血吸虫病、疟疾、破伤风等的研究。

(四)遗传学和遗传性疾病的研究

许多小鼠具有遗传疾病:如小鼠黑色素瘤、糖尿病肥胖、遗传性贫血、尿崩症、肌肉萎缩症、骨骼硬化症、自身免疫缺陷症等。这些疾病与人类发病相似,可用作人类遗传疾病的动物模型。

新西兰黑色小鼠(NZB)其自身免疫缺陷的病因是由于感染C型致瘤RNA病毒与引起人的红斑狼疮的病因一样,病症特征与人类很相似,所以是研究红斑狼疮的极好的动物模型。 

近交系在小鼠在单克隆抗体生产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最早通过BALB/C小鼠生产。其方法是将BALB/C小鼠的骨髓瘤细胞和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再经克隆技术产生单一纯化的无性繁殖的细胞系,生产单克隆抗体。

(五)老年病学的研究

小鼠寿命短,传代时间短,随着鼠龄的增加,机体内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高龄鼠中老年病明显增多,是老年学研究的极好材料。多用于糖质、脂质、胶原和免疫等方面的研究。

(六)计划生育研究

小鼠繁殖力强,性周期和妊娠期短,生长快,适合计划生育研究。如常用小鼠做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抗排卵等实验应用上的首选动物。 

不宜采用小鼠的试验:

1、研究体温变化的试验,因为小鼠体温变化不稳定。2、慢性支气管炎的试验,因为小鼠气管及支气管腺不发达

3、催吐试验,因为小鼠无呕吐反应。

4、动脉粥样硬化试验,因为小鼠不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