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诞生·死亡·存在——这是谁都无法逃避的话题

 迷乡 2021-10-19


心像艺缘

专注原创文化         重建美学理想

杜洪毅《无题》

诞生·死亡·存在

杜洪毅/文

诞生

诞生总是令人觉得充满喜悦,因为它给人的是希望。我们的世界之所以能常衰常兴,就是因为诞生所带来的巨大的力量。
在人们的意识中,诞生总是被当作可庆的喜事,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它。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为诞生祝福、祈祷,一直在为新的生命降临而欢呼。但实际上,诞生代表着希望的降临,也意味着痛苦的开始。悲观主义者会将诞生视为一切痛苦罪恶的根源,堪至为此痛恨、诅咒。但实际上,诞生本是源自于大自然的原动力,与其它一切自然现像并无二致,只不过是人们的主观情绪渲染上了不同的色彩。
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与之前任何一次诞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得不敬佩造物主的伟大,因为它创造了诞生这样的奇迹。是诞生创造了生命世界的一切,如果没有诞生,没有自我的诞生,这一切都是不可去想像的。因为有了诞生我们才有可能去感知这个多彩的世,沐浴阳光迎接风雨,享受欢乐承受痛苦。
当我们试想在自己诞生之前世界是如何,没有自己的诞生一切又将意味着什么?思考类似的问题常能让人陷入一片茫然,百思而又不得其解…虽然山河日月一直都在以它们自己的规则运转,但如果自己没有诞生,这一切又将有什么意义呢?

死亡

与诞生相反,死亡常常带给人的不是喜悦,而是恐惧和伤感,尽管它们都是发乎自然。试想如果没有死亡,又何去寻诞生呢?
在面对死亡这个问题上,人们常常有太多的不理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就是恐怖、黑暗、痛苦、悲惨等等阴郁的概念的代表,能做到庄周那样为死亡鼓盆而歌都大概是不多的。人们总是在千方百计的躲避死亡,回避与死亡相关的话题。当然这大都是出于对生命之渴望的本能,但其实也是对生命的逃避,因为不能正视死亡,也无法正视存在的真实。
死的感觉是如何,有人知道吗?当然不会有还活着的人知道,虽然世界上有许多人在进行频死体验的实验,但相信所谓的频死体验与真正的死是不一样的。小时候,我常常思索假如自己死了是什么样产感觉呢?是不是同睡觉一样呢?不得而知,成年人总是回避与死亡相关的问题,偶尔见到的死亡只有人们哭天动地的场而,想来死应该是不好的事情吧!
与大多数人对死亡的畏惧相反,另有一部分人却选择了走向死亡。选择走向死亡也并非是不再畏惧死亡,也不是出于勇敢,与之相反恰恰是出于人性的懦弱。试想一个人连生存的勇气都没有了,还如何去理智的面对死亡呢?逃避现实,自我人格的丧失是选择走向死亡的必然途径,一个具有独立完整人格的的人不可能会放弃生命权的。
上学的时候,课本上向我们灌输:有一种死亡重如奏泰山,有一种死亡轻如毫毛。哦!死还有轻与重之分,就不知道要拿什么秤去称量了。长大一点才明白,原来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结束形式,并没有所谓的轻重之别,任何人都将走向这同一终点。死亡只不过是简单的生命结束,可世俗社会给与了它太多的不同色彩:有的死可叫它光荣,而有的死可叫它可耻;有的死可以称作伟大,举国同哀,而有的死却默默无闻,与路边被踩踏的一颗小草无什么两样。
死亡虽然令人畏惧,但也有特别的时候,为人引以高歌,它们被叫做:圣战、胜利、英勇、牺牲、光荣、献身等等被华丽了的词汇所包围。当死被这些华丽的词汇妆点,许多人就对此不再畏惧,主动的选择向它走去,或去制造更多的死亡,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当人类心的那一点点虚荣被这些华丽的词汇所蒙蔽,精神就走向了一种被奴役的境地,自我人格开始丧失。奴役、愚昧、欺骗、虚荣、贪婪、兽性等无疑是人们选择走向这种“光荣”的死与制造更多的死亡的真正原因,这背后的一切只能用一个词汇来解释:罪恶。
其实对于诞生与死亡,我们者不别对之有太多迁就与纵容,只需以一个平常心来面对,一切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而从之!

存在

存在这个词让人觉得既陌生又熟悉,既清晰明了又晦涩难懂。
说起存在,自然就能让人联想起近几个世纪来盛行的西方存在主义思潮,几位存在主义大思们以他们经典的学术让存在一词变得非常的流行。但又对于生活在东方社会中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大师们的学术只提供了存在主义这个时麾的词汇,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理论,只不过是把原本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了,一般人很少去深究的。
撇开那些令人费神的理论,存在一词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存在的,非现实的也是以一种非现实的形式存在的。存在涵盖着自我、意识以及相关的一切。自我是作为一种此在形式的现实存在,这样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根本。离开此在现实自我的存在,一切都变得虚无,这与佛家所称山河万物皆为幻像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在的存在的真实性,体现在它时时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得以感知。
存在是为何?或许有人会说存在是出于偶然,也有人说存在仅就是存在吧!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是仅仅把存在只当作存在,浑浑噩噩不知其所往,不知其所终。存在既然存在,必有其存在的价值,即便没有价值我们也应给它更多的价值。存在的价值并不止在于存在本身,而更多的是在干存在对存在的创造。一个善于创造存在的存在,其自身价值才能得以更好的彰显。
诞生、死亡、存在,是存活于世间的每一个生命都必须去直面的,也许很多时会有意无意的回避这些问题,但无人可以逃脱此三者对人的羁绊!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链接)

阅读推荐:

文章转载须知

艺坛杂评

谁说这个时代出不了大师?

被扭曲的艺术价值认知

重构理想方能造就艺术教育新高峰

不要拿工匠精神来忽悠人,这与艺术创作根本就是两码事

凭什么说你是很有思想的艺术家?

艺术人文

平民时代的艺术随想

离开文化创造,甭谈艺术

没有挑战超越灵魂高度的勇气,就不要奢谈艺术

生命的形态如此多姿,吾辈又怎能困守平庸呢?

艺术收藏

收藏什么样的艺术品才能升值?

速朽与永恒——浅论艺术品价值评估
他们为什么能成名?杜尚、安迪·沃霍尔成功的契机

艺术理论

中国画的困境与时代精神所向

读懂抽象与具象的奥秘,方可领悟艺术创作之真谛!

略谈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画

艺术审美思维与审美原则(上篇)

艺术审美思维与审美原则(下篇)

人文哲思

诚心还是假意?——闲谈拜佛、信仰及其它

人性究竟是个什么样?

试论教育的意义

独立人格论 || 这是一篇被疯狂抄袭的文章

人性太复杂,其中奥妙又怎能被轻易窥探?

精英不是批量生产出来的,只有庸人们才忙于办精英制造工厂

论价值体系的崩溃与重建

天宇之大,唯有人能成为时间的超越者

关于灵魂,我是这样理解的

联系我们

主页:duhongyi.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