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教师发展的高原期

 风动流年暖心情 2021-10-19

(1401)

关于教师发展的高原期

一提起学习、培训、教研,就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在感叹:教了这么多年书了,驾驭课堂已经是轻车熟路,搞什么教研、培训、学习没有多少用,最多新鲜一下,自己该怎么教还怎么教,学与不学,训与不训,研与不研,成绩都差不到哪里去。

有这种感叹的老师,大多已经有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教龄。初为人师的新鲜感和站在讲台上的激情早已慢慢褪去,在教学上、职称上都已得到有了一点满足,下一步往哪个方向发展一脸茫然,有的甚至已经开始职业倦怠。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期。

它的具体表现有: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对教师这种重复性的劳动已经有了点麻木或机械;就像例行公事,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愿意学习别人的经验、方法,总认为别人知道的自己基本都懂,坚守自己的习惯不愿改变;偶尔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头脑本能会热一下,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很快又依然故我等。

形成教师发展高原期的原因大约有:一是小富即安,不求上进,功利主义思想严重。特别是评上高级职称以后。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二是不愿改变。一些老师的备课、上课方式,以及习惯、思维等已经固化,无心、不愿、也不想去改变。三是方向的迷失。职称解决了,工资也到了最高档,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或者说不知道下一步的奋斗方向在哪里。四是对教师的收入或社会地位等感到失望。五是感觉没有用武之地,或者对学校及上级的管理心存不满。六是面对越来越不好管的学生,和越来越不配合的家长无所适从等。

进入高原期的老师,其前途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从此开始走向平庸。对工作失去兴趣,不愿多干活,什么也不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这也许不在少数。另一种就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坚守,保持高昂的激情,最终突破自己成为了名师。

能够突破成长发展高原期的老师,都是真正的优秀教师。他们具体突出重围的方式,因人而异。关键要找出他们进入高原期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的环境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突围办法。例如:职称到头没有了奋斗目标,这是丧失动力的原因;上课感到力不从心,这是知识落伍或者方法陈旧的原因;不想、不愿去学习、去改变,产生了职业倦怠,这是思想上或心理上的原因等等。

就像人到了一定年纪会出现更年期一样, 教师干到一定年份会出现专业发展的高原期,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教师如何才能更快的冲过高原期,与学校的机制、教育的氛围有关。但是,“解铃还需系铃人”,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看个人,特别是个人的观念意识、担当意识和自觉意识等。

   要想战神高原期,就必须战胜自我,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完成超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