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为何叫六经?六经是如何形成的?

 天下小粮仓 2021-10-19

六经是如何形成的?

中医里常提及六经辨证,关于六经的概念,很多人其实是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六经本身并不是经络,或是脏腑的代名词。早在《伤寒论》中,其实就已经有相关的概述了。古往今来,不少人致力于“三阴三阳”理论的研究,但仍不能领略其真谛。六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且看正文!

《伤寒论》中六经的含义颇为广泛,并非单纯的经络、脏腑等所能包容,它是由不同阶段发展起来的一个综合概念。古今研讨六经实质,说法包括大同小异有近100种,然各持一端,未能统一。三阴三阳理论的形成,源远流长,若自《内经》或自仲景为始,进行断代研究,断然不能领略其真谛。其实仲景之六经的形成,经过了一个名、形、用、象结合的过程,略述于下。

三阴三阳“名”的形成

仲景将其前医经系统和方药系统完整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理、法、方、药的理论体系,这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因此,除医书而外,先秦诸子的理论也是他理论体系的基础,其书中亦不乏《易》、《老》、河洛之学的思想。阴阳理论的产生,滥觞于《易经》,广布于诸子,如《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列子·天瑞》中说“天地之道,非阴则阳”。《荀子·天论》中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火召,四时代御,阴阳大化”等,都涉及了阴阳这个矛盾对立的哲学概念。

早期的太少阴阳说,虽然能够较为具体地分析时间和空间,较为清楚地说明事物对立面间的转化过程,对立双方的矛盾运动,其各方面都存在着偏盛偏衰的情况,事物的相互转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大多是从渐变始,至突变终的。

故尔阴阳的少、老之间,有一中间过程,从少到老,经历着初生、壮盛、衰老的过程,如此才能赅尽事物的变更现象。《周易》八卦之中,是老阴生阳,老阳生阴,坤卦下的一阳生震,二阳生兑,三阳即乾,由阴至阳,形成少、壮、老三阳;而乾卦下一阴生巽,二阴生艮,三阴即是坤,由阳至阴,形成少、壮、老三阴,体现了阴阳之间在时、空、量上的转化过程。八卦相荡,六十四卦由是而生,赅尽了事物变化模式,而每卦六爻,一分为二,初、三、五为阳,二、四、六为阴,三阴三阳,显示了事物运动的少、壮、老的变化规律。而“文王八卦”中的三男三女说,采用了一分为二、三分为六的方法,暗寓《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含三为一的思想。这里,太少阴阳的理论,已发展成为三阴三阳理论的雏形,而且包含了位(上、中、下)、时(初、中、末)、量(少、壮、老)的概念,这就是三阴三阳理论的初期阶段,它是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哲学概念而被应用的,是人类认识论的结晶,也就是三阴三阳的“名”的形成,是医家三阴三阳理论的嚆矢。

三阴三阳“形”的引入

《内经》的成书,是中医学由神权医向哲学医的过渡。《内经》和《难经》的作者,将三阴三阳理论移植到医学中来,保存了原有的自然界认识论思想。将《易经》中宏观宇宙、重共性、多思辨的认识论思想继承过来,并赋予相对微观的人体形质,使三阴三阳理论在《易经》哲理的“名”的基础上,注入“形”的内容,将一个崭新的“形、名”结合的三阴三阳理论作为说理工具,运用到医学中来。《内经》对于《易经》中的知常察变、司外揣内、见微知著、推此及彼、究果求因、静意视动的认识论方法有所发挥和完善,将其运用于疾病的认识中。如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愿闻阴阳之三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多少是量的概念,把阴阳分而为三,加强了《易经》中三阴三阳“少、壮、老”的量的概念。而在《难经·七难》中,将三阴三阳与时、日结合,提出三阴三阳旺时说,不仅反映了阴阳量的概念,而且又包含了三阴三阳与时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医家对三阴三阳认识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太阴阳明论》等篇幅中,将三阳三阳理论与脏腑、经络结合,又赋予了三阴三阳以脏腑、经络、脉象等“形”的概念。《素问·热论》中外感热病的三阴三阳理论,以感邪发病时日,与脏腑经络、三阴三阳结合起来,既运用了原有的位、时、量的认识论概念,又与人体的脏腑形质结合,且指出热病的转变顺序,隐含病势恒动的思想,是三阴三阳理论“形”“名”结合的典范。在这一联合体中,虽然也提出了三阴三阳气化的概念,但仅是对自然界的认识,尚未升华到人体功能的认识上来。所以这个阶段,是三阴三阳理论的“名”——认识论思想,和“形”——脏腑、经络相结合的阶段,亦即医家移植哲学概念进入自然科学领域的阶段,它是中医学由神权医向哲学医转化的划时代的标志。

三阴三阳“用”的概括

仲景汇集东汉以前诸子及医家的三阴三阳学说,继承了其中形、名结合的理论体系,并结合自己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临床经验,使三阴三阳理论更加完善起来。仲景之三阴三阳学说,除具有“形、名”结合的概念之说,又赋予其“用”,即功能的概念,这个功能即是气化。它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六经六气的标本从化;一是脏腑、经络物质基础之间的转化。

前者反映了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整体观念,是以三阴三阳理论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来认识人体六经系统,有着辩证法思想和唯物论观点,是对原始的三阴三阳理论中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应用。三阴三阳和六气两者标本之间,在疾病中,仍然是一个渐变至突变的过程,六气和阴阳各有着初生、壮盛、衰弱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正常与否,是六经生理和病理的疆界,标本从化的气化失常,产生了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六经病。后者则反映了人体内部的整体观念、五脏六腑功能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以及气、血、津、液之间在脏腑作用下的相互转化,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既然赋予三阴三阳以脏腑、经络等形质的概念,则其功能活动亦必隐含其中,仲景在其《伤寒论》中就揭示了这一点。如三阳重在气津之间的转化,太阳病津不化气而成寒热、蓄水,治则发汗、利水;阳明病气不化津而成燥热,故治疗多生津泻热。可见仲景不言气化而不离气化,将功能的概念隐于三阴三阳之中。气化是脏腑、经络的气化,脏腑经络是处于时空之中的物质基础,故可以认为这个阶段的三阴三阳理论是名、形、用(即六气标本从化和脏腑气化的功能活动)相互结合的系统的六经理论。

三阴三阳“象”的赋予

《伤寒论》作者依据其临床实践的经验,将外感热病的发展过程,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分为六大类证候集,将病理与个经相关的证候归类到各经中,利用分经辨证及其诊断方法,以鉴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热病过程中种种轻重不同的情况,来运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涩,以及针灸等种种不同的治法进行治疗。三阴三阳代表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即把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转归等分为六个大类,将病证的概念赋予六经,至此六经具备了名、形、用、象的综合概念,这就是六经的实质。

把伤寒发病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脉证归纳起来,借六经之名,可分为六大证候群,或者说是六个阶段。证候的发生是自然的,而证候群的建立是人为的。自然发生的证候是千变万化,不能整齐划一的,仅仅是重点选择了较为一般性的症状而已。因此六经每一个证候群,从空间上说,不包括每一个阶段的全部证候,而且常有这一经中的某证候见于另一经中,另一经中的某些证候见于这一经中,也可能两三经的证候同时并见,一经证候未消失而继见另一经的证候。从时间上说,某一经的证候群并不是按照疾病的进程而划分阶段的,也不表示疾病的发生和经过是循着六经的次序而演进的。

综上所述,六经理论从《易经》到《内经》《难经》的发展过程中,就已具备了量、位、时、势等认识论的概念。并且又包含了脏腑、经络等形质概念。仲景引用三阴三阳理论,又将功能活动的概念赋予了三阴三阳,并把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也用六经统一起来,从而使三阴三阳成为一个形、名、用、象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综合概念。

因此探讨仲景三阴三阳六经理论的实质,就必须从形、名、用、象等四个方面去认识,才能得出一个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汉代经学大家郑玄认为:经者,法也。《礼记》:以经治国。

经为不变之根本。

《伤寒论》中提出了六经的概念,就是以六经统万病。

六经为: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

那什么是六经呢?

祝味菊先生认为,《伤寒杂病论》一书所说的阴阳,就是指人体阳气之盛衰。

阳气,就是人体的机能。阳气盛称之为阳,阳气衰称之为阴。

如果人体机能壮旺,称之为太阳。此时邪气入侵肌表而受病,人体进行正常的抵抗,就称之为太阳证。

如果两阳相叠,人体机能亢进,称之为阳明。人体机能因功能亢进,对外侵之病邪反抗过度,就称之为阳明证。

如果人体体内有障,机能受制,称之为少阳。当外邪入侵,机体却因体内水液运行失调等原有病证的影响,而不能正常抵抗疾病的入侵,就称之为少阳证。

如果人体机能低微,称之为少阴、太阴。其中,偏于心脏功能不振,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而出现的机能低微,就称之为少阴证;如果是因为胃肠功能不振,导致血液运行不畅而引起的机能低微,就称之为太阴证。

如果人体机能低微至极,称之为厥阴。若病情发展到厥阴阶段,人体的机能就每每作最后的抵抗,若抵抗成功,人体机能恢复,就能生还,反之就必死无疑,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阴尽阳生。

六经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六经既含有脏腑、经络的形质的概念,又含有气化等功能活动的概念,还含有病证证候概念,同时又含有位、量、时、势等认识论的概念,是一个形、名、用、象结合的多面体。以此来认识六经,则诸种有关六经实质的假说,都涵载其中,因为在近100种的六经实质假说中,无非是认识论、物质基础、功能活动、病证分类四大类,都各从一个或两个侧面去说明其实质,因而不免具有局限性。

《伤寒论》是以六经辩证为核心,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脉而言。

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纲领,它将外感疾病中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划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类型,并以此解释疾病部位,证候性质、邪正盛衰、传变规律,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

邪气侵犯人体,由体表深入到里,就好像打仗,外敌从边疆侵略到首都,它的表现形式在中医就是六经的症状,根据症状我们判断疾病的到底在人体什么地方,是表还是里。

人的经脉,皮毛到筋骨不过六层,太阳在表、次为阳明、次为少阳、次为太阴、次为少阴、次为厥阴。

我们就是通过症状判断疾病到底在哪里。

如果疾病在太阳那里,人体就会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症状。

如果疾病在阳明那里,就会有胃家实的症状。

如果疾病在少阳那里,就会有口苦、咽干、目眩的症状

如果疾病在太阴那里,就会有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的症状。

如果疾病在少阴那里,就会有脉微细,但欲寐的症状。

如果疾病在厥阴那里,就会有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的症状。

为什么有这些症状,我们将来慢慢说。

我们只需要知道通过脉症,我们知道了疾病的深浅,然后治疗用药就好了。

(一)举例太阳病

太阳病的病位善于思考的同学一下子就会明白,病位一定在体表。

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袭,先伤其表。

中医理论我们的肺主皮毛,皮毛属于表啊,所以我们常见感冒后就会咳嗽,就是因为体表的阳气受邪,导致肺气也受伤了,肺气不能正常下降,肺的宣发之功能失调,就会出现咳嗽。

太阳为六经之纲领,对外可顾护皮毛,对内可护卫脏腑,太阳可以说为我们一身之门户,主一身之表,所以太阳受病,脉以浮为主。(脉有浮沉,浮在表,沉在里)浮说明正邪相斗于体表。正盛则汗出,则愈,至于邪盛,那就看我下来的分享吧。

如果人外在感受寒邪,大家想啊,寒气肯定是凝结的,那我们的肌肤毛孔就会被寒邪影响,所以就会闭塞,皮肤毛孔属于表,太阳也是表,所以太阳一经肯定先受病。

太阳经受病了,寒邪在外束缚皮毛,那太阳经的经气肯定是不流畅的,那经气巡行的地方不流畅,就会出现头痛、脖子僵、腰肌骨节疼痛的现象。这个时候只要表症,你就喝麻黄汤,桂枝汤解表就好了。

在人体五脏中,肝主营血,营血行于经络,肺主卫气,卫气行于皮毛。而经络皮毛都由太阳经气来管。也就是营卫归太阳经气管,我们先解释一下营卫吧。

营卫之气

肺主气,肝主血。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气血。

肺气行在皮毛,则为卫气,肝血行于经络,则为营气、它们两者来源于中焦脾胃。

脾胃为什么是化生气血的根源呢?

气血都是水谷精微磨化变成的。

人吃水谷,胃受纳,脾消磨。消化后精微部分以化生气血,从中焦脾胃上注到肺,经过肺,然后输布于全身,五脏六腑就得到营养

(脑海里可以幻想一下下雨,阳气蒸腾水向上,在顶点化为雨水,雨水降下滋润万物。)

中焦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华,也就是气血,他行于皮毛则为卫气,行于经络则为营气。皮毛经络,都在体表。

营气从现代分析,营气即营养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各种物质。营养物质是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

《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即指皮肤的屏障防卫机能。

他们组合守好了我们人体,就好像我们边疆的守卫军一样。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营就好像是卫气的大本营,卫则是护卫之意,总之在体表的则是营卫之气,都是由太阳经管。

营卫,营是肝所主,卫是肺所主。肝为木,木性升发,肺为金,金性收敛。所以营卫当然具备金木的属性。则升发和收敛。

战争、战争

现在我们都知道营卫是我们身体的金钟罩,起着抵御外邪的作用,那我们一起来进入一场战争吧。

风邪在古代叫:天地疏泄之气,风邪开泄,现在风邪开始侵犯人体,和体表打仗,打仗一般就有两种结果,第一:体表的正气胜,第二:邪气盛,我们先分析打输了吧。

首先体表的营卫之气护卫我们的体表。风邪现在要伤寒人体,风邪开泄,卫气在体表闭合,风邪特别强,卫气就会被风邪伤害,卫气愤起反抗,越来越闭合,这卫气越往里闭,那就郁住里面的营血了,营血性温,营血被郁,所以自然发热,卫气受伤,不能腠理致密矣”,所以怕风,然后这种病桂枝汤可以治疗。

而营以发达为性,寒为阴邪,收敛为性。

一个发散、一个收敛。

寒邪愈敛,而营愈发,可是寒邪太厉害,营发而不透,就会而裹束卫气而生表寒。现在大家大概知道什么是营卫之气了吧。

  1. 古今名医基本都通晓六经,华佗貌似例外的,也没他的医书流传,说不清楚。
  2. 虽然《伤寒论》以寒立名,但其内容主要是阐述六经体系,论述人体病理生理的规律。
  3. 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方法,是脱胎于六经辨证的,可以说是一源数岐。但是它们都取代不了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基本法,理解了六经,才可能真正理解其他辨证方法。
  4. 六经体系的构建是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沿用至今,无出其右。不理解六经,那么对后世其他中医理论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5. 现阶段“经方热”的原因,也是中医发展经过明清时代对中医理论上的玄虚浮夸后,返璞归真的表现。也是六经辨证体系有效实用的侧面反映。
  6. 现代科学暂时还解释不了这门古老又前卫的学问,也许很多年以后可以,那时候我们就不用再研究六经了。但是目前,想成为一个中医的“明医”,笔者认为,学习研究六经可能还是一道避不开的坎。

再来说说这个“六经”学了到底有什么用?

简单说来,

  1. 六经体系可以定病位。通过外在的症候,应用六经这个工具,可以知道疾病是哪个脏腑经络出了问题,病位在卫气营血的哪一层。然后再配合八纲确定病性,最后拟定治法。
  2. 六经体系可以指导方剂应用。《伤寒论》被称为方书之祖,后世的方剂多由此演化而来。经方就是在六经理论指导下的仲景方剂,如果缺少六经的指引,就似军中无帅,难打大仗。
  3. 通过六经体系可以推测疾病的来龙去脉。六经传变是《伤寒论》对人体疾病变化发展规律的观察,适用于各种疾病。虽然六经传变没有揭示疾病的真实本质,但它却真实的反应了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现象和规律。除了中医都熟知的的“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再举个例子。一个慢性肾炎病人,老是咽痛,呕恶,追问病史又知道他的肾炎是起于感冒发烧,那么从六经传变来说,我们可以有这么个思路:感冒外邪后,邪入太阴肺经,导致肺经郁热,经少阳三焦经所属的焦膜下达于肾,终至邪热伤肾,治疗上若是只盯住肾,那就失去了“辨证论治”的意义。国医大师伍炳彩善用银翘马勃散治疗慢性肾炎就是这个道理。
  4. 通过六经可以判断体质。体质的意义不用多言,可以洞悉体质的医生可谓多饮了一杯上池之水,对疾病的理解和疗效都可上一层楼。“望而知之者谓之神也”。比如厥阴体质的小孩一发烧就高烧甚至惊厥,用一般退烧药不容易好,但用上厥阴经的薄荷桑叶钩藤羚羊角这些药,退烧就会很快。

最后举个例子说明六经在诊疗中的作用。

比如鼻炎的诊治。

  1. 伴有鼻塞黄涕,咯吐黄痰,苔腻,就属于太阴肺经的风湿热痹阻所致肺气不利,用杏仁汤加减或者五味石膏汤加减。
  2. 伴清涕、下利、头昏,舌淡脉细,久治不愈、反复发作、遇寒加重,就属太阴肺脾经的虚寒所致清阳不升而久治不愈,用理中汤、小青龙汤就很好。
  3. 经常痒而喷嚏,迎风即作,容易过敏,那就又分为太阳经的营卫不和、少阳经的枢机不利或厥阴经的阴虚血热这几种情况,根据情况选用柴胡桂枝汤或者过敏煎。

在上述方剂的基础上,再选择加上一些通鼻窍的苍耳子、辛夷花、白芷、鱼腥草、鹅不食草等药物,疗效是很确定的。

若是病情单一,记住几个证型倒也不错,但是上述情况往往又兼夹出现,而且同时还会有其他经的病变影响。这时单靠死记几个证型就没法很好的解决了,必须辨证分析,分经处理才行。即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才是六经辨证的价值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