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

 方所的书屋 2021-10-19

全文1373字,阅读约需2分钟;

知乎上面有很多“干货”文,就是一篇回答里,给你列出一系列清单来教你如何自律、如何早起、如何学习。可是我觉得那样的干货文没有太大的作用,你看看你做到过几条你就知道了。看上去很有道理,你也给了它一个三连,收藏进你的收藏夹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你想着总有一天我会翻出我的收藏夹,把里面的东西全部复习一遍,相信我,没有这一天,你的三连只是帮你缓解了一下你“无所事事”的焦虑罢了。

好像偏题了?没有,我们看了那么多的思维工具,行动指南,还是没有办法行动起来,主要有这些原因:

1.对自己的认识不够清晰;

2.贪多;

3.工具复杂。

搞清楚这些原因了,那我就来分享一个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就是“三件事”。

三件事的格式很简单:#每天三件事#1/100今天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小确幸+昨日收获。

你先别急着走,虽然看上去这个工具很简单,但是它有一些执行的诀窍。

1.在早上或者是前一天晚上想清楚有哪三件事是最值得去做的。

在早上还没有看手机被大量信息覆盖之前,你这时候是头脑清醒的,你应该知道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任务。

2.写下来。

培养好的习惯,最好是要将它记录下来,这样你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我们都喜欢偷懒,不习惯记录,觉得在脑子里想一遍就可以了,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大脑过于信任,导致很多时候没有记录,也就没有回顾了。

没有记录还容易造成“目标损耗”,就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不愿意承认计划而将目标标准降低的行为。

没有记录,没做又好像做了,做了又好像没做,一天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天来的时候,你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3.让别人看见。

把你每天的“三件事”发出去。这一条才是最难执行的一条,因为你习惯与小伙伴玩闹,突然之间,你摆出了一个与你以往不同的自己,别人难免会被吓到,可能还会打击你的自信,你也很难维持下去。

你可能还会觉得难为情,所以一个方法是你找到一些同路人,互相监督打卡,或者是你在一些成长、学习的平台晒你的“三件事”,得到的知识城邦就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在这个地方你还可能会得到陌生人的鼓励。

“被人看见”的力量是很大的,比你一个人默默努力还要大,那像是一种承诺,让你知道有人在看着你。

在执行最开始的阶段,你可能对自己的情况还不了解,总是乱定计划,还发出去了,不做完很难为情,那就逼自己做完,然后下次制定计划时及时调整计划的量,几次下来,你就知道自己每天大概可以做多少任务了。

你可能会问,每天做三件事会不会太少了?不会的,因为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不会太多,你能够每天坚持做三件事情,已经很不错了。

三件事让我们把主要的注意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你可以试着想一想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每天坚持着去做。

每天坚持做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在我最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也是每天写作,但是有的时候会难为情地不想发出来,这时候就有小伙伴出来调侃着说,诶,你今天的文章呢?

但是现在他们根本不会问这个问题了,因为我每天都写文章,发在我的公众号上,他们也看得见,他们知道我是真的很认真地在做一件事情。

最后,总结一下,相较其他的工具来讲,“三件事”的优势:

1、避免贪多嚼不烂,提高了完成率,也减少了每天在看任务清单时不断选择造成的精力损耗。

2、有助于目标管理。因为每天只能写三件事,所以每天都要思考:对于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让自己能更好地聚焦目标。

3、使用简单方便,更易坚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