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扩咳痰睡不安,肺脾两虚需调理

 weijian 2021-10-19
  • 来源:羊城晚报     2021年10月19日        版次:A16    栏目:德叔医古系列295    作者:林清清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 张忠德教授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沈中

      医案:陈伯,75岁,反复咳嗽咳痰两周余

      陈伯今年75岁,退休后日常在家带小孙子。近两年开始一直咳嗽、咳痰,陈伯以为是感冒、上火,喝了凉茶之后咳痰症状稍微好转就没在意。直到一次突然咳出血丝,才赶紧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服用抗感染药物后,陈伯咳嗽、咳痰的症状明显改善了,但晚上却睡不好,易醒、一晚夜尿好几次,一宿都睡不了3个小时,整个人很疲惫,耳朵常有嗡嗡的声音,胃口也有所影响。停用抗生素后咳嗽咳痰很快又找上门来,愁眉不展的陈伯在阅读报纸时看到德叔治疗支扩的报道,便前来德叔门诊就诊。

      德叔解谜:支扩咳血需警惕,肺脾两虚有关联

      陈伯年事已高,身体抵抗力下降,机体正气较虚。从盛夏到仲秋,早晚温差加大,风邪夹寒或夹燥袭击肺脏,久而累及其他脏腑。肺是调节呼吸、调节水液通道的重要脏器,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运化的重要枢纽。肺脾之气亏虚,则不能运输水液布达全身。水液积聚会化湿生痰,痰湿阻塞在气道,呼吸不畅,肺气不能下降而上逆则发为咳嗽,痰液也随咳嗽而出。痰液咳出后可稍缓解,但湿气未除,新痰又会不断化生。因此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液的生成与肺脾两脏息息相关。

      治疗上,德叔以健脾益气、降气化痰为主,痰液在体内郁久易化热,兼以清肺热,化痰湿。经过一个月调理,陈伯咳嗽症状明显改善,咳痰减少,胃口也变好了。现在每逢转季在德叔门诊复诊。

      预防保健:妙用穴位按摩,助力脾肺两脏

      德叔认为,陈伯的情况除了服用中药以外,还需注意日常护理。平时要关注天气预报,随天气、节气等变化增减衣物,调护起居。寒露后天气转凉,尤需避风添衣,尤其要保护好颈背部、脚底这些重点部位。

      此外,德叔还推荐陈伯可进行日常穴位按摩,宣肺化痰、健脾益气。具体操作方法:选穴天突、肺俞、脾俞。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置于穴位处按揉,力度要适中。每个穴位按揉150~200次,每日1次。

      德叔养生药膳房:老鸭陈皮煲

      材料:老鸭1只,莲藕100克,玉竹20克,五指毛桃50克,陈皮3-5克,枸杞30克,精盐适量。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理气化痰

      烹制方法:诸物洗净,莲藕削皮切片备用,老鸭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水备用;上述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1.5小时,加入适量精盐调味即可。此为3-4人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