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中蜀椒应用内涵考辩

 健行zhz 2021-10-20

王学斌 1 王兴臣 2

1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 2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济南 250001

蜀椒为药食两用之品,又称川椒,为花椒的一种,作为药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味辛,温。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在《伤寒论》中入方1次,即乌梅丸;在《金匮要略》中入方6次,分别为:升麻鳖甲汤、乌头赤石脂丸、大建中汤、王不留行散、乌梅丸、白术散。其中二书中乌梅丸为同一方,故共计6方。兹将蜀椒在此6方中的应用归纳如下,希冀有益于临床发挥。

温里散寒

蜀椒味辛甚,尝之唇舌即麻,辛能散,性又温燥,且主入足太阴阳明,并能入心、肝、肾经,长于温中散寒。蜀椒的该作用从乌头赤石脂丸、大建中汤、王不留行散、白术散中可见一斑。

1. 散寒止痛蜀椒的祛寒治心痛的作用见于乌头赤石脂丸。《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第九条云:“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乌头赤石脂丸方:蜀椒一两,一法二分乌头一分,炮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素问·调经论》云:“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涩),凝则脉不通”。此心痛证由阴寒痹阻心络所致,症见心胸连及后背剧烈疼痛,方用乌头赤石脂丸祛寒温阳,峻逐阴邪。方中蜀椒与乌头、附子、干姜同为大辛大热之品,共同“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温阳祛寒之力极强,阴霾得散则心痛得止。

蜀椒色赤入心营血分,又可引诸热药达病所,在此不可或缺。《长沙药解》谓此方中“蜀椒益君火而逐阴邪也”,“用之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以肾邪而贼心君”。由此,临床上治疗阴寒凝滞所致心痛,蜀椒是不错的选择。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中将蜀椒与干姜、人参、饴糖同用,即大建中汤,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方中干姜温中, 守而不走,为温暖之源泉,可视为“阳中之阴”药;蜀椒偏于温散,能暖中焦,散阴寒,止腹痛,可视为“阳中之阳”药。干姜、蜀椒均能温中,然一守一攻,一劲一荡,阴阳相得,温散并行,寒凝可除。

2. 散寒养血安胎

肝主藏血,以养胎元;脾主运化,以生精微,故妇人妊娠之际,养胎疗病,尤当注重肝脾二脏的功能。《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中所述妇人妊娠宜服当归散或白术散以养胎,二方即借助调理肝脾之功,可见张仲景在妊娠养胎时,非常重视肝脾 [1] 其中白术散条为“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白术散方: 白术四分、 芎䓖四分, 蜀椒三分, 去汗, 牡蛎二分”。 方中白术健脾燥湿和胃,牡蛎收涩固涩, 川芎疏达气血, 蜀椒温血分寒湿以养胎气, 共奏健脾燥湿、 温中散寒之功, 治疗脾虚寒湿之胎动不安、 胎萎不长。 为何用蜀椒之温而不用附子、干姜之类? 笔者仍认为蜀椒色赤可入血分。《长沙

药解》所谓蜀椒“温肝脾而暖血海也” 妊娠期间,肝血下聚养胎, 养胎治病安能离开血分, 故择蜀椒入血分温散寒湿以养胎。 且其峻烈之性不显, 用之安胎较为安全。 临床有人用白术散合胶艾汤治疗滑胎, 疗效卓著 [2]

3. 温行血脉《素问· 调经论》 云“血气者, 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涩) 不能流, 温则消而去之” 蜀椒性温入血分故能温行血气。《金匮要略·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载:“病金创, 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十分, 八月八日采, 蒴藋细叶十分, 七月七日采,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 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 川椒三分, 除目及闭口者, 去汗,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二分, 厚朴二分”。 金创所伤,

伤处气血瘀滞,故欲续其断伤, 必畅其营卫气血。 用王不留行散活血祛瘀, 行气通阳。 方中蜀椒辛温行血脉, 助行血瘀。 本方常用于促进外伤或术后伤口愈合, 有报道用本方治疗关节炎、 盆腔炎, 以及作为麻醉用药, 疗效颇佳 [3-4]

引火归元

《本经疏证》 云“能使火不上逆而下归, 是金之挟火下流, 以就土之范也, 是椒之能事也”[5] 蜀椒的引火归元作用, 主要体现在乌梅丸和中升麻鳖甲汤两方中。

1. 乌梅丸《伤寒论》 338条云:“伤寒脉微而厥, 至七八日肤冷, 其人躁无暂安时者, 此为脏厥, 非蛔厥也。 蛔厥者, 其人当吐蛔。 今病者静, 而复时烦者, 此为脏寒。 蛔上入其膈, 故烦, 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 又烦者, 蛔闻食臭出, 其人常自吐蛔。 蛔厥者, 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金匮要略·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 谓:“蛔厥者,当吐蛔, 令病者静而复时烦, 此为脏寒, 蛔上入膈,

故烦,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 又烦者, 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蛔厥者, 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

两,附子六两(炮, 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檗六两。 关于乌梅丸, 历来学者对其颇有争议, 对其作用的认识, 大致有两种:

一、按照原文,认为乌梅丸只能治疗蛔厥、久利;二、认为乌梅丸是厥阴病的主方,可以治疗包括蛔厥、久利在内的一些寒热错杂的病证,如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中说:“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也” 笔者在此亦持第二种观点,“若囿于驱蚘(蛔)、下利,乃小视其用耳”(李士懋)。现代学者已将乌梅丸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中的上热下寒、阳虚火郁等寒热错杂的病证,而不仅是治疗蛔虫病、下利,并且疗效颇著

在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中,蜀椒一方面温下焦寒,而更重要的是引火在上之火复归于下。就治疗蛔厥来讲,方中蜀椒既可温中以安蛔止痛、止利,又可协干姜温中护中以培补中土,从而收敛上焦之火,即邹澍所谓“椒固就火以致金,使火因金以归下者也”。而实际上,这里的“蛔厥”“久利”也是上热下寒造成的,它只不过是上热下寒证的一个表现,乌梅丸正是通过恢复寒热阴阳平衡来达到“安蛔止痛”“止利”的作用,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而蜀椒在其中的引火归元作用不容忽视。诚然附子也可起到引火归元的作用,但是,蜀椒更贴近厥阴血分,针对厥阴病的上热下寒效果比附子更佳。

2. 升麻鳖甲汤《金匮要略·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关于“阴阳毒” 病证的描述有2条:“阳毒之为病, 面赤斑斑如锦纹, 咽喉痛, 唾脓血,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 升麻鳖甲汤主之” ,“阴毒之为病, 面目青, 身痛如被杖, 咽喉痛,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 蜀椒主之”。《金匮要略心典》 云:“毒者, 邪气蕴蓄不解之谓” 疫毒蕴结余血脉成为阴阳毒。 此处的“阴阳”, 并非表里、 虚实、寒极热极之谓, 而是指疫毒在阴分、 阳分而言。 治疗以升麻鳖甲汤散邪解毒, 活血祛瘀。 该方重用升麻、甘草解百毒, 鳖甲即可行血散瘀, 又可引诸药入阴分以搜邪, 当归养血活血。 阳毒之所以用蜀椒、 雄黄,因其阳性同气相求, 引上犯之火热邪气下行,《本草备要》 所谓蜀椒“能下行导火归元” 是也; 而阴毒去之, 在于其二者的辛热之性恐让阴气受损。

综上,张仲景用蜀椒,一取其温里散寒,二取其引火归元。而附子、干姜、白术均可温中散寒,可舍蜀椒而用此味代替否?曰:否。诚然,相较而言,蜀椒温阳之力不如附子,然附子主入下焦肾经温壮元阳,蜀椒主入中焦脾经温阳散寒;蜀椒温中阳之力不及干姜,然干姜质重味厚,守中而不走,尤主帅坐镇中州,而蜀椒味薄质轻,善走而上行下达,尤先行军冲锋陷阵;蜀椒燥湿之力同白术比较,亦尤如温中之于干姜。论其引火归元,何不用肉桂?因蜀椒味辛而麻,药用果皮,其质轻清,虽可引火归元,更具温散之性,在乌梅丸中亦有“火郁发之”之功以发散在上之郁火,在升麻鳖甲汤中则兼具温散血行。而肉桂以树皮入药,其“走”之性不及蜀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