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太极拳放松至"白骨无肉”

 tjboyue 2021-10-21
文章图片1

练太极拳放松至"白骨无肉”

文/马权友

提到练太极拳放松,这太家都知道,但能做到真正放松,让身体松透,却不容易。身体松透除练拳时附和太极拳原理练拳外,还须要练够一定的时间。而且,还要明确练拳时松什么?要明确,让心情放松,让肌肉放松,让关节放松等。当以上几方面放松后就是出现"骨肉分离”感,并时有出现"身无肌肉”感,只觉意中透视到自己的骨架行拳。

我把放松后产生的“身无肌肉”感,比喻成"白骨无肉”。这是一种放松后的感觉,也说明肌肉高度放松到了"松掉”、“松空”程度。如果肌肉"松掉”,那么就有"骨肉分离”感,感觉肉与骨骼离股,好像肉和软组织要从骨胳下坠,又似挂在骨架上。而如果肌肉能"松空”,就如"身体无肉”,无肉意中就有"白骨”之感,此时行拳觉身分量。"白骨无肉”是身体“松透”的体现。

怎样练拳能有"白骨无肉"之感、松透之效?

一是,心静体松。能让心情虚静下来,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行拳更有利于用意,拳中有内容,不致力于妄动忙从于他人。心若静,体寓松,心静更有利于放松。我教的一小徒弟兴怡,岁数不大,行拳很静,拳韵很美,感觉到她的放松,这是她心静的表现。她写一手好字,也跟心静有关。怎么做到心静?心要沉,怎么沉?要有如"无奈”的情感。情要在拳中,忘记拳外的一切,只想拳中的势、拳中的美、拳中的无人似有人的攻防你来我往。我常暗示自己、明示徒弟,练太极拳要“忘我”,忘什么?忘记一切功名利禄,把意用在拳的走势上、用在行气上、用在假想攻防上。就这样,不用专门想着身体放松,时间长了,不知不觉,身体就会自然放松。

二是,"用意不用力”。这是太极拳论要求的,也是太极拳高手达到一定层次后的感悟,很难做到,不是初学者所能尝试的。只有练拳达一定水平后,才能出现"用意不用力的高深功夫。"用意”好理解,就是用意念引领动作,也就是用心练拳。对"不用力”理解会有分歧,有的人认为"不用力”是误导人,往往认为:是拳都得用力,"不用力”怎么练出功夫?怎么体现功夫?这种认为可以理解。其实,"用意不用力”是正确的。应该把"用意不用力”理解成:“太极拳高水平后是用意不用力。"有朋友问我:"马权友老师,你怎么理解用意不用力?”实事求是地讲,我练太极拳起初也不能理解并运用"用意不用力”,但是随着练拳的深入,太极拳水平提高后,不仅理解"用意不用力”,而且能运用"用意不用力而用内劲”进行练拳和实用防身了。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初学者的追求的目标,在行拳追求"用意”的前提下,该怎么练就怎么练,也就是不要过分地用力,只是不要用"拙力”,不要用"僵劲”。这样就是初学者练拳的放松了。"白骨无肉”是太极拳初学者理想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按太极拳论、拳理要求去练,水平就会提高,自然而然地就能理解"用意不用力"了。

做为太极拳高手行拳,必须遵循"用意不用力”的要求,这是身体高度放松练拳。用意引领,不用力,肌肉就会放松,放松就会肌肉下坠,形成用"自重”练拳,能借到地力,让功夫上身。这样,练拳就会产生"肉坠骨升”放松感,彰显骨力。松得越透,沉坠越大,借地力越大,就越显骨升,骨力显大了,就不显肌肉了,"白骨无肉"感就渐渐来了。

我想,只要是太极拳高手练拳,高度放松了,就有可能见到"白骨无肉”。有了"白骨无肉”之感,行拳就显骨力,就会产内劲,养生的同时就有了防身实用的本钱。(本文作者马权友)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马权友,天津市宁河区人,大学文化,全国公安文联作家会员、天津作家会员、天津滨海摄影家会员,中国武术七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承王西安,至今已习武三十多年,有深厚内功和高超武技,多次在天津和国际武术太极拳比赛中摘金夺银,多次在国家级杂志《中华武术》上发表有关太极拳论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天津滨海电视台、宁河电视台、《今晚报》、《渤海早报》、《天津政法报》、《渤海时报》、北方网等媒体曾报道了马权友传授太极拳的事迹。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