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天振:《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类文献研究》

 古代小说网 2021-10-21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类文献研究》,刘天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8月版。

内容简介


从内容来源划分,明代文言小说文献主要有两类:创作类作品与汇编类作品,学界对前者的研究比较充分,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对后者的研究比较薄弱,成果也较为寥落。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类文献研究》旨在自文献学视域对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类文献进行研究,从题材来源、文献类型、文体类型、体例方法、价值与阙失等角度对其实施全面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一些独到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缺憾。

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献学视域中的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研究”(项目编号:13BZW078)的最终成果。


目录


绪 论

一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概念的界定

二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类作品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 本书研究意义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兴盛之背景

第一节 博、约关系的重新厘正

第二节 学术观念的巨大转变

第三节 《太平广记》《说郛》的广泛传播

第二章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的文体类型

第一节 明代志怪小说编纂的复杂动机

第二节 明代“世说体”小说之蜕变

第三节 “世说体”于明代文言小说资料整理中的文体建构

第四节 晚明米芾轶事小说的辑撰动机及叙事特色

第五节 明代博物小说的主要支系及特征

第三章 明代文言小说丛书的编纂义例

第一节 明代文言小说丛书编刊概况及其价值

第二节 李如一《藏说小萃》的编纂动机与义例

附录: 明代专门的文言小说丛书统计表

第四章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的体例与方法

第一节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的主要体例

第二节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中几种典型的成书现象

第五章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的价值及阙失

第一节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的缺失

参考文献

后记


自 序


有明一代是我国小说著述极度繁盛、小说观念高度自觉的时代。在20世纪初以来的明代文学研究格局中,小说研究也一直是当之无愧的重镇,海内外学界所取得的成果也早已汗牛充栋。

《明代笔记小说大观》

通观已有成果,可以发现存在两种显著的失衡:一是畸重通俗小说而漠视文言小说,二是揄扬创作类作品而贬抑编纂类作品。而在明代文言小说研究领域,汇编类作品的学术处境就更为落寞了。

这固然与作品自身的文学成就、研究者的学术趣尚等因素有关,但也不得不说,在白话语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学人对文言小说存有“畏难情绪”,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有别于古代通俗小说或白话小说,文言小说研究首先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其概念的界定。目前学界对“文言小说”的界定主要采用三种方法:

一是完全接受传统目录学子部小说的概念;二是以现代小说概念裁量古代文言小说,基本上只认可其中的“叙事性”作品;三是传统子部“小说家”概念与现代小说概念相结合,先遴选古代“小说家”中“有小说意味”的作品,再补充“小说家”未收的文学性小说。

本书总体采用第三种做法,但又有所不同,将明清书目“小说家”所著录、小说丛书所收录、明清学界所公认的一些载录专门性知识的书,如文房清玩、山家清供等著作也纳入小说研究视野,以贴近明代学界对“小说”本体内涵的认识。[1]

中晚明是文言小说汇编的鼎盛时期,据笔者统计,各种类型的文言小说汇编文本不下上千种。所谓“汇编”主要是相对“创作”而言的一种作品成书方式,责任者将旧文按照一定体例排比、编纂成书。编者对旧文,或直录原文,或稍作改窜,但主体内容来自旧籍。

《明清江南城市商业出版与文化传播》

不过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汇编类作品并不一定百分百来自旧籍,其中可以含有一些创作性成分;二是汇编类作品并非旧有资料的客观堆积,而是有编者的主体意识灌注其中,具体体现于所选择的体例,附加的解题、按语、评语、圈点等诸多方面。这就意味着体例研究是汇编类作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明清时期的一些书目对汇编类小说的著录方式较为重视,拟有专门的类目,类目中含有“汇”“丛”“辑”“编”等字,以示与创作类作品的区别。

如晚明祁承㸁《澹生堂藏书目》“小说家”下分八类:说汇、说丛、佳话、杂笔、闲适、清玩、记异、戏剧,其前二类“说汇”与“说丛”所著录均是小说汇编之书,前者主收小说类书、小说总集,后者著录18部小说丛书,而与后几类“佳话”“杂笔”“记异”等所录创作类小说区隔开来。

清初祁理孙《奕庆藏书楼书目》“史类·裒辑”与“子类·稗乘家”之下的“说汇”及“说丛”,均著录一些汇编性小说作品。

《四库全书总目》

清《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所分杂事、异闻、琐语三类不以成书方式为分类依据,但其“杂家类”之下的“杂纂之属”与“杂编之属”著录了大量汇编类小说作品,馆臣尽管未将这些作品隶于“小说家类”,但标示出了这些作品的成书方式特征。

上述书目对汇编类作品的立类标目,为后人的小说文献类型相关研究铺垫了重要基础。现代人编古代小说专科目录则不约而同地消弭汇编类作品的成书方式特征,它们中不分类者自不必说,分类者也不以成书方式作为分类依据,这在客观上无助于古代小说文献类型的相关研究。

文言小说汇编类作品的内容来源、著述形式、学术价值均与创作类作品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的主体是文人、学者、官员,他们的编纂动机、学术取向、审美趣尚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社会文化的主流取向,对当代文学界、思想界、出版界、收藏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这些小说汇编文本自具不同于创作类作品的巨大学术及应用价值。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荣景的形成,受到了当时多元动力的汇聚支撑,既有印刷技术进步、小说受众群体扩大、私人藏书量剧增等客观因素的推动,更与社会思潮嬗变、小说地位提升、士阶层实践方向转移等主体性因素有密切关联。同时,《太平广记》《说郛》两部小说巨编的广泛传播更是提供了充裕的素材来源。

《太平广记会校》

对于文言小说的文体类型,古今学界众说纷纭,但对于志怪、志人、博物三类的成立,学界的共识度相对较高。

明代文士参与志怪小说汇编的热情空前高涨,据考证,其汇编文本有40余种。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的编纂主体的动机非止于前代人的功利性、文学性诉求,而是怀抱明确的学术性、甚至科学性目的,如他们将“志怪”纳入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框架,兴致勃勃地拥抱西方传入的新知识等。

志人类的代表是“世说体”小说。鲁迅先生曾指出,《世说新语》的成书方式是“纂辑旧文,非由自造”[2],后代的续仿之书,也大多承传了此法,而明代的有些“世说体”小说甚至有意朝类书博物的方向靠拢。

在明代,《世说新语》的续仿之作不下于50种,这些作品自审美特征看,其内在旨趣、编排体例、成书方式等均已摆脱临川《世说》之牢笼;自小说史及编辑学角度考察,“世说体”作为一种文体范例,在明代文言小说资料整理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卓吾批点世说新语补》

“博物体”小说在古典书目中一般被归于子部的“杂家类”或“小说类”,也有的归入“类书类”,盖由此类作品基本都是采摘旧籍、辑纂成书的。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将此类作品归入“小说家类”的“琐语之属”,也指出它们内容琐碎、不成片段的文本特征。

现代学界一般将博物小说置于“志怪小说”名义下加以研讨,且研究视野只限于唐前,不免有失偏颇。实际上,唐代以后,博物小说一系仍然瓜瓞绵绵,而且许多博物小说内容并不涉及神怪。

明代中叶以降,知识界博学思潮盛行,引发博物小说编撰的热潮,据笔者统计,中晚明产生的博物小说有100种左右,它们的内部结构、知识体系、学术价值等均体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对于深化文言小说本体内涵研究、丰富文言小说文体类型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言小说丛书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古代小说文献类型,在现代的古代小说学界,其处境遭遇颇为尴尬。明代祁承㸁《澹生堂藏书目》于子部“小说家”类下创列“说丛”之目,著录明代小说丛书18部,为“小说丛书”立目之嚆矢;1959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于“类编丛书·子类·小说”下著录明代文言小说丛书14部,著录标准也颇为准确,对古代小说文献类型研究富有启迪。

《中国丛书综录》

但已经出版的中国古代小说专科目录基本都不为“小说丛书”立目。据笔者统计,明代专门的小说丛书有80种左右,尚不包括兼收小说书的综合性丛书。这些小说丛书在小说文献整理、小说文献保存、小说传播研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但此领域的研究在学界相当冷寂。

编纂体例是编纂者展现其主观世界的窗口。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的体例灵动多变,版式设计富有创意,采编方法也较为科学严谨,对编辑学史、文献学史、出版史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明代文言小说汇编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不仅体现于小说文献学、小说美学、小说传播学等领域,在明代思想史、生活史、文学史、版本目录学史等研究领域也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不可讳言,明代文言小说汇编存在许多阙失,诸如抄袭重复、窜乱古籍、校对粗疏等,历来饱受诟病,但整体而言,其积极贡献是主导方面,其存在的弊端是次要方面。


后 记


本书是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献学视域中的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研究”(批准号:13BZW078)的最终成果。众所周知,明代小说研究领域存在两种显著的失衡:一是文言小说与通俗小说研究的冷热不均,二是创作类作品与编纂类作品受重视程度的重轻悬殊。而明代汇编类文言小说的研究现状尤为冷寂。

《明代通俗类书研究》

尽管明代小说研究的成果早已山堆海积,但可供借鉴的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类文献研究的成果却甚为稀落,因此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并不顺利,许多情况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冒昧地提出了一些一得之见。由于本人见闻不广,学识谫陋,书中内容难避偃鼠饮河之诮,惟冀四方博雅君子多赐指教之言。

考论结合是本课题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笔者深知,小说文献考证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立足于充分而扎实的文献考据,才能立论有据,得出令人信服的观点。

《明代类书体小说集研究》

笔者曾在广搜博考详核基础上,依据不同的小说文体类型,制作了《明代志怪小说汇编统计表》(详考43种)、《明代“世说体”小说统计表》(详考28种)、《明代“仿世说体”小说统计表》(详考47种)、《明人编清赏类作品统计表》(详考51种)、《明人编辨订类作品统计表》(详考47种)、《明代专门的小说丛书统计表》(详考76种)、《明代兼收小说的综合性丛书统计表》(详考31种)、《明代分类体文言小说集统计表》(详考16种)、《明代类书体文言小说集统计表》(详考45种)、《明人编“智书”统计表》(详考18种)等11个文献数据统计表,共稽考明代文言小说汇编作品402种,稽考事项包括:文献名及卷数(包括丛书收录种数)、责任者、版本、义例、古今书目著录情况,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类文献的基本信息,但囿于成果出版字数的限制,最终只附录了《明代专门的小说丛书统计表》一种,这不得不说是本成果的一个不小的缺憾。笔者拟于日后相关论著中陆续呈现其他类型文言小说汇编文献的考证成果。

《水浒研究史脞论》

本书部分内容曾以单篇论文形式先后发表于十余种学术期刊,因这些文章之间本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融入本书时,虽努力疏通,尽力整合,但仍然存在重复乃至抵牾的现象,恳请读者诸君海涵。

责任编辑慈明亮先生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孜孜矻矻,反复核校,敬业精神令我感佩。而且慈先生学识渊博,慧眼独具,指出了书中许多讹误之处,在此书即将付梓之际,特向慈先生表示诚挚的谢忱!另外,我的研究生程慧、姚玥莹同学在书稿校对中也付出了许多辛劳,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刘天振教授

刘天振,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小说、古典戏曲。曾发表论文60余篇,部分论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出版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结项1项,在研1项),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完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学术兼职: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浙江省水浒研究会副会长等。


注释:

[1] 对于古代小说内涵的知识性问题,可参阅刘勇强《小说知识学: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维度》一文,载《文艺研究》2018年第6期,第56-67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47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