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想知道的产后那点事!

 一身一事 2021-10-21

在文章开头,先恭喜各位准妈妈,即将迎来一个神奇的小生命,愿好运和幸福都围绕着您,也祝愿各位宝宝健康发育,平安的来到这个世界。

这两天我有一个老客户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了,要当妈妈了,但喜悦的突然降临也伴随着一些担忧,主要是担心身体在孕产后的各种变化,来寻求我给一些调整和改善的建议,我就刚好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聊聊产后的那点事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基本很少会涉及到孕产相关的内容,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去跟大家聊,刚好借这茬跟大家说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这个过程中母体为了迎合腹中宝宝的成长和变化,在伴随喜悦的同时也改变了母体的一些身体生活姿势,导致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这些变化也随之会带来一些问题产生。


呼吸变化

首先,出现改变的就是呼吸,因为生理的改变,未育胎儿在妈妈的腹中不断发育挤压到内脏器官,会让妈妈的膈肌位置发生偏移,导致上抬,位置升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处于卧位状态下的身体呼吸会变得困难,气息变短,也导致了呼吸得频率增加且更加容易产生疲劳,所以在后期的过程中呼吸模式慢慢的由混合呼吸向胸式呼吸为主导的转变。

呼吸大家都会,而且也是每天做的最多的事,但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大都采用胸式呼吸

我们都知道胸式呼吸,主要是胸部的扩张和收缩,这样就会导致横膈膜的参与的运动较小。所以就会让我们的呼吸更多的集中在肺部的上、中部进行,肺的下部运动较小,时间长了会逐渐让我们主管呼吸的肺泡关闭,导致肺组织萎缩,甚至纤维化。

而如果我们长时间的胸式呼吸只是让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微扩张,这样就会导致肺底部的肺泡没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氧气就不能充分地被输送到身体地各个部位,时间长了很多慢性疾病因此而生

所以,转变呼吸方式是妈妈产后一定要注意的。我们更建议妈妈在生育初期多以腹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是让一种横膈膜上下移动的呼吸模式,由于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因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内分泌变化

妈妈在怀孕后,身体由于孕激素及雌激素等激素的大量分泌会发生韧带松弛,关节不稳等情况,表现为过度柔软。

对于这个情况,我们通常可以使用一个叫9分评估来进行判断。评估值大于4分为阳性为过度柔软,易发生脊柱侧弯,骨盆环紊乱等问题。如果孕妈妈是从事舞蹈或者瑜伽等职业的练习者,身体柔韧性较好,但力量不强,也会容易发生问题,特别是停止练习后发生关节囊松弛,会增加身体在一些动态活动的不稳定及失控的机率。

在这一情况下,如果孕妇出现关节不稳,我个人建议妈妈需要加强一些力量训练和核心训练来帮助提高躯干稳定性和身体的动态平衡。同时在乖宝宝的时候更要要腰背挺直,腹部收紧。

肠道变化

首先,因为孕妈妈在怀孕过程中体重会逐渐增加,再加上平常日常运动量减少,所以就导致肠道蠕动速度也变慢,容易出现痔疮便秘等情况。不仅仅是在孕期,在产后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出现便秘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胃肠功能减低,蠕动缓慢,肠内容物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

其次,孕妈妈再怀孕期间,腹壁和骨盆底的肌肉肌肉力量不足,导致收缩能力不足。这是因为孕妈妈在孕期中由于子宫、骨盆、盆底肌等要承担胎儿、羊水等重量,孕妇的会阴和骨盆都会有一定损伤,而神经反射会抑止排便的动作。

最后,有一些孕妈妈在产后饮食过于讲究,让孕妇的肠道缺乏纤维素,产后体质虚弱,导致孕妈妈在排便会出现一定困难。

盆底肌变化

很多孕妈妈在孕期中因为腹部受压导致小便次数频繁,骨盆及盆底肌受损,很多孕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漏尿情况,也就是尿失禁,产后也无可避免。而根据症状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腹压性尿失禁,压迫性尿失禁,连续性尿失禁。

而对于来说很多产后女性来说,第一种腹压式最多,在咳嗽,打喷嚏等姿势性变化运动等出现腹压上升、膀胱没有收缩而发生漏尿。对于这种情况要及时介入康复治疗,及盆底肌的修复。去提高骨盆底肌的力量帮助收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哟。

体重变化

孕妈妈由于在孕期运动减少,休息增多,就导致了糖分和脂肪的代谢失常,另外加上各种饮食的补充,营养的增加等等因素,大多数的孕妇都会出现长胖的情况。控制饮食,合理运动,将怀孕后增长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都不必担心。

首先根据孕前的体重和身高计算:BMI=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然后根据计算出来的值查看下面所在的区间,就可以判断自己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多少合适了。

以上就是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简单的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