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思维是怎样的?如何培养儿童思维能力?

 琦爸学习圈 2021-10-22
幼儿科学小实验▲ 人工智能学习
我们一起带娃在“”中学 

公众号:带娃玩转人工智能


儿童思维能力发展是怎样的?如何促进儿童的思维能力发展?
 
先说结论,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是非常具体的。
 
比如,学前儿童虽然已经掌握了不少词汇,但是这些词汇常常只能代表具体的事物,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学前儿童可能把“蔬菜”理解为绿叶子的白菜、菠菜,把“动物”理解为动物园里的猴子、大象。
 
而学龄儿童就不同了,他们已经初步懂得,对于一个事物来说,外部特征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它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开始上升到抽象逻辑水平。

具体思维和抽象思维是质上不同的两种思维。
 
感知觉在新生儿期就已开始出现,而抽象逻辑思维则要到五六岁才开始萌芽,青年期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大班儿童已经开始出现了抽象思维的萌芽。
 
感知觉的发展为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感性材料的基础,思维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感知觉的发展,使之更加精确、完善。
 
如何促进学龄前儿童思维发展?
 
多带儿童去接触自然事物,多实践活动(实物活动)。
 
所谓实物活动、指的是操作实际物体(包括工具)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操作动作组成的。

通过实物活动而实现的间接交往则更具有认识意义。

婴儿已经具有运用感知觉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但客观事物除了具有可被感知的特征和属性外,还有一些不能被直接感知的特征和属性——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而认识事物的这类属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才能成为世界的主人。
 
 
儿童获得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语言传递,从成人那里继承前人已经获得的认识(知识);
 
另一种是依靠亲身实践、在成人的指导下实际地摆弄、操作物体,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这两种途径应该是互相结合的,但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来说也应该有不同的偏重。
 

对学龄儿童来讲、言语传递是主要的,而对学前儿童来说,亲身实践—进行实物活动更为重要。
 

因为这个时期,儿童的言语尚在在形成过程中,发展水平很低,往往不能理解成人的言语说明。

所以,学前儿童基本是通过实物活动来认识世界的。
 
实物活动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促进儿童逐渐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

不仅使儿童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而且也获得了深刻认识事物的心理机能—思维。
 
 
为什么通过实物活动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呢?
 
这与实物活动本身的特点有关。
 
实物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组成活动的动作都是以某种实际的物体(包括工具)为对象的。要成功地完成一项活动,必须协调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使它符合客观对象的特点。
 
这样,活动的“逻辑”(运用什么动作、如何组织动作等)与客观事物本身的“逻辑”(它的属性、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
 
儿童在反复进行某种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行动的逻辑,从而也就逐渐认识了有关事物的逻辑。
 
以儿童学习自己用杯子喝水这样简单的活动为例。在多次从事这种活动中,儿童学会了如何拿杯子才不会掉下来,如何端杯子水才不会洒,应该怎样行动才能喝到水等。

同时,也就认识了玻璃的属性——脆、易碎:杯子的用途——盛水的工具:水的性质——流动的液体,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要喝到水,必须按一定顺序行动,取杯子—倒满水—平端至嘴边→稍微倾斜—→喝到口中。缺少一道程序、顺序颠倒或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能达到行动目的。


实物活动不仅使儿童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而且也获得了深刻认识事物的心理机能—思维。
 

在实物活动中,儿童的思维能力才逐渐萌发出来,实物活动是儿童思维的真正源泉。
 
 
实物活动的对象,特别是工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前人思维活动的物化成果。儿童在摆弄这些物体时,成人又总是及时教给他们使用的方法以及物体的名称,这就使实物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智慧价值。
 
 
学前儿童在摆弄各种物体时,有时拼合,有时分开,使其分析综合能力在实际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儿童在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勺子掉到小椅子下面拿不出来了,想拿放在桌上的玩具但够不着,干是他们就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达到目的。最后发现,把小椅子搬开,小勺儿就霞出来了,站在椅子上爬上桌子,就能拿到玩具了。而目,这此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情境中去。
 
 
这样,他们就掌握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分析、综合、分类、概括、发现关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出现,表明儿童已经有了思维能力。正是在实物活动中,儿童的思维能力才逐渐萌发出来。
 
思维的发生与儿童掌握语言也有直接关系、因为语词是思维的最适当的工具。

但如果没有以实物沽动中获得的认识作基础、儿童是不能真正理解语词的含义的,语言也就起不到思维工具的作用。

在这个意义上,实物活动是儿童思维的真正源泉。

本文原创首发(转载注明出处) 
公众号:带娃玩转人工智能
琦爸个人微信:qiqiba17

—End—
 
对于儿童人工智能学习并没有那么复杂,买上一套教具,我们自己在家里陪孩子玩起来,既节省了把娃送到培训班的费用,有增强了与娃之间的互动,何乐而不为?

我们一起带娃“玩”中学!

茫茫人海中相遇,都是一种缘分,我是琦爸,希望用科学游戏、人工智能学习和亲子阅读来陪伴孩子成长,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思维方式。

育儿先育己,做父母的路上,我们一起身体力行,共同成长。

如果您也是一位孩子宝爸宝妈,也想带孩子玩出新花样,请加入琦爸组建的“父母研习社”,我们一起践行带娃“玩”中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