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霜降丨要护好身体这几个部位.快来看看国医大师经验

 新顺其自然 2021-10-23

华医世界

图片

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10月23日12:51,太阳到达黄经210度,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如约而至。

天气逐渐变冷,枯叶落地,露水凝结,千里沃野,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

图片

此时地面上的热能已经降到地面以下,大气中热气慢慢减少,而寒气增加。

在西北方居住窑洞的人,开始感觉到窑洞里面比外界更加的温热,东南方也能感觉到屋内热气更大。

此时地面上觉得凉,地面下便觉得温了。

人体是个小宇宙,这时候身体的阳气也随着大气中热逐渐收藏到了下焦。降到土里的热是要滋养植物的根基,降到身体的阳气则是要滋养五脏。

图片

秋天最怕的是“阳气不降”,不降则万物失根,根基养不好,就别想明年春天会枝繁叶茂了。

霜降处于五运六气的五之气

「五之气」太阳寒水在泉,主气阳明燥金,客气阳明燥金。

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膜。

主气和客气都是燥金,秋天肃杀之气重,草木枯黄,枝叶凋落。

霜降时节,寒气会容易侵犯人体,发病多见皮肤腠理之病,特别容易引起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皮肤病,从肾治

霜降皮肤病多发,被誉为“岭南皮肤圣手”的国医大师禤国维禤老在治疗皮肤顽证,有着独特的经验。

禤老认为:所谓「平调阴阳,治病之宗」,肾的阴阳平衡尤其重要。

图片

肾虚不仅是内科疾病的病因,也是许多皮肤病久治不愈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上,皮肤病证型复杂,顽固难治者主要为虚、瘀、湿、痰。

而肾虚是许多皮肤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

适当运用中医补肾法,往往可以让很多皮肤病迎刃而解,比如常以滋阴补肾的六味地黄汤为底组方。

肾在内,皮肤在外。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

图片

肾对皮肤的生理作用

第一、肾阴肾阳通过脏腑经络供给皮肤营养和能量,使皮肤温暖、柔润而富有光泽,发挥其生理功能。

第二、皮肤良好的卫外功能,既能保证肾阴肾阳的能量不致外泄,又可阻止外邪侵入。

图片

所以,一旦肾出现了问题,不但会使皮肤失去生理功能,变得萎缩、硬化、干燥、色素沉着等,而且其“司开合”的功能也会丧失,使外邪长驱直入。

禤老认为,秋冬季节会感觉到皮肤有些干燥,甚至瘙痒。这时可煲点汤喝,像沙参玉竹汤就不错。

图片

沙参玉竹汤

广东人煲汤比较讲究,用的食材也比较多。

材料:沙参30g,紫苏叶10g,麦冬15g,玉竹15g,陈皮10g,甘草5g,猪皮一块或猪瘦肉150g。

做法:

把它们与适量水一起放到砂锅里煲汤,快煲好时再加点盐调调味。当然,也可以把它们与大米一起煮粥喝。

图片
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皮毛的干燥与肺燥有关系。

沙参:润肺清心,益胃生津

玉竹:养阴,润燥,除烦,止渴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猪皮或猪肉:滋补而不留湿,有虚可补,又热可清,有燥可润,

所以这款汤非常适合秋冬季食用,加上猪皮猪肉口感也更好一些。

霜降进补,宜先调好脾胃

霜降是天气潜降的最后高峰期,正是我们补充能量,借天势将能量潜藏于体内的最好契机。

图片

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换句话说,冬季进补能不能达到高效,关键在于脾胃是否“受补”,只有将脾胃养好才能更好接收,否则进补后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现象。

所以这时候滋补需要注意,不能大补,只能平补,尤其平时身体脾胃不好,中焦不通的,则贸然进补容易引起上火等症状。

图片

霜降时节,如何治疗的脾胃问题呢?国医大师路志正,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以升为主,胃以降为和。脾升胃降,纳运正常,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化生气血,充养机体以为后天之本。

脾胃升降失和,化源不足则诸病生焉。

图片

01

调理脾胃注重升降调畅

升脾除湿:善用苍术、白术、葛根、羌活、防风、升麻、柴胡、荷叶梗等类以升脾之阳气。

和降胃气:喜用杏仁、杷叶、竹茹、苏子梗、厚朴花之属,并少加大黄以冀通降胃气。

02

燥润相合以助脾胃之特性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可运化水湿,脾气健运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图片

03

时时顾及脾胃燥润之特性

健脾化湿:用太子参、白术、山药、扁豆、云苓、砂仁、白豆蔻、藿香梗、芦根、茵陈等。

忌用:辛香燥烈之品,以防耗伤胃阴。

益养胃阴:多用西洋参、石斛、沙参、玉竹、麦冬、白芍、乌梅等甘平、甘寒之品和酸甘化阴之法。慎用阴柔之品而滞碍脾胃。

图片

04

化湿当利肺气,健脾亦重三焦调畅

肺居上焦,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脾居中州,主运化水谷精微;肾属下焦,主化气行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三焦调畅,肺、脾、肾功能正常,则气化水行,湿邪无从化生。

温病大家吴鞠通制三仁汤,用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宣上、畅中、渗下而治湿温初起。

路老健脾化湿,倡化湿当利肺气,多用杏仁、薏仁、杷叶以宣畅肺气;滑石、甘草淡渗利湿。

图片

路老调理脾胃思想总结

路老调理脾胃在《内经》“人以胃气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无论外感内伤,临证均注重后天脾胃的调养,遵张仲景“保胃气,顾津液”之旨。

善于运用桂枝汤、小柴胡汤、建中汤、五泻心汤加减,调理脾胃。

取东垣、叶桂诸家之长,益气健脾,升阳除湿,甘寒养胃,实开后世调理脾胃之先河。临床运用多有佳效。

图片

进补勿忘萝卜赛人参

俗话说:“十月萝卜,小人参”。现在进补东西眼花缭乱,反而会忽略了这小小的萝卜。

萝卜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茄毒。热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止带浊,泽胎养血。

——《随息居饮食谱》

“生吃萝卜通气,熟吃则下气”:胃滞气导致的胃疼、反胃,都可以吃萝卜解决。

“消谷,去痰癖,肥健人”:经常吃多吃伤的人真的需要清一清痰浊啊。

图片

另外萝卜生吃还清肺热,秋燥肺热咳嗽、咽喉诸病,还有秋冬雾霾天可能会带来的咽喉不利症状,吃萝卜也是可以的!

今日霜降,风冷霜重。小师妹愿你在晚秋最后的15天里,清理好体内的垃圾,冬日里能好好潜藏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