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太阴肺经

 鹤纭 2021-10-23

      手太阴肺经是一条与呼吸系统关系最为密切的经脉。人体的经脉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是从肺经开始运行,环绕全身。肺经上接足厥阴肝经于肺内,下接手阳明大肠经于食指。经脉分布于胸前、上肢内侧前、拇指桡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本经首穴是中府,末穴是少商,左右各11穴。

       该经主要功能是帮助肺气宣发和肃降,调理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是人体重要的经脉。它不仅反应肺脏的疾病和健康状况,而且还能够治疗和保健呼吸系统。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

       肺气虚的表现:①少气无力;②易感冒;③畏寒、自汗、流清鼻涕;④皮肤干燥、瘙痒、秋冬尤为突出;⑤排便无力。

一、肺经的循行

二、肺经的功能:

     中医的经脉是从肺经开始的,肺经寅时当令(早3~5)点,此时,阳气渐升,气血重新分配,水液重新分布,肺开始宣发和肃降。

1、为肺脏(肺者,相傅之官,主气和皮毛,主节治,司呼吸,朝百脉,通调水道)服务,提供气血,帮助恢复功能。

2、清除肺部垃圾,防止肺部疾病;

3、改善咽喉不适、气喘、咳嗽等症状,保证肺部正常工作,上可疏解肺经的郁结,中改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之亏虚。

三、肺经的主治病症   

四、手太阴络脉

     手太阴络脉,名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一寸半处的分肉之间,走向手阳明经脉;与手太阴经并行,直走入手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沟通与其相表里经(手阳明)脉络。

 五、手太阴经别

    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入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灵枢·经别》)。

     手太阴经别,从手太阴经脉分出,进入腋下,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入体腔后走向肺脏,散到大肠,上方通过缺盆部,沿喉咙,在扶突穴处又合于手阳明经脉。

六、手太阴经筋

     手太阴经筋,起于大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行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过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峰前方;其上行结于缺盆,向下内行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会合于膈下,到达季胁。

七、肺经的常用腧穴

1、中府(募穴)

     中指中焦,府是聚集的意思。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此穴为中气所聚,又为肺之募穴,藏气结聚之处。肺、 脾、胃合气于此穴,所以名为中府。又因位于膺部,为气所过的俞穴,所以又称膺俞。

功能作用:

    中府穴为肺脏之气聚积之处,位近肺脏,内通于肺气,故有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宣肺平喘之效。又因中府穴与足太阴脾经交会,故还有补气健脾的功效。

    经常按摩此穴,可以防治咳嗽,气喘,胸满胀痛,增强肺功能的保健作用。

      如长期郁闷不乐,心情烦燥,时感胸闷气短,只要按压“中府穴”,立竿见影。《针灸大成》:“中府穴,治少气不得卧,最有效”。

按摩方法:正坐或仰卧,以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按压在左胸窝上,锁骨端下“中府穴”,有酸痛感、胀感即可,向外顺时针按揉1~3分钟,再用左手同之。

※※※ 配伍:

①配意舍穴治胸满噎。

②配阳交穴治喉痹。

③配定喘、内关穴治哮喘。

④配少冲穴治胸痛。

⑤配间使、合谷穴治面肿、腹肿。

⑥配肺俞穴治外感咳嗽。

2、尺泽(合穴)

      肺经的合穴,尺泽意指侠白穴浊降之雨在地部形成的小泽。这是因为人体的不同经脉分属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区域。肺应秋,属西方,为经过长夏之后的时序,土地干燥(脾部肌肉要比其它经脉所属区域的干燥),侠白穴天部的雨降大部分为脾土吸收,故而在地部只能形成小泽。

功能作用:

     清热和胃,通络止痛。此处接压力度要大,效果才好。

※※※ 配伍:

①配合谷穴,有行气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主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②配肺俞穴,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③配委中穴,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

④配太渊穴,经渠治咳嗽,气喘。

⑤配孔最穴治咳血,潮热。

⑥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

3、孔最(郄穴)

      本穴为肺经之穴,肺之时序应秋,其性燥,肺经所过之处其土(肌肉)亦燥(肺经之地为西方之地),尺泽穴流来的地部经水大部分渗透漏入脾土之中,脾土在承运地部的经水时如过筛一般,故名孔最。

     孔最是肺经郄穴。郄,空隙也。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而承运本穴经水的地部脾土性干燥,经水流经本穴时大部分漏失脾土之中,脾土如有众多空隙一般,故为肺经郄穴。

     经水一部分循肺经向列缺穴流行的同时又不断地渗入脾土之中,另一部分则在吸收脾土之热后气化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   

      孔最善治肺经肺脏之急重症和相关的血证,具有肃降肺气,清泻肺热,凉血止血的作用,坚持按摩可以泻肺热,降肺气,宣窍络,达到消肿止痛,开音利咽之效,多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咽痛,失音等症。此外还可用于缓解鼻血、咯血、胸痛、热病无汗、头痛、痔疮、肘臂挛痛等病症。

​     按摩孔最能刺激肺经增强肺功能,从而保持全身气机正常运行,保证臂部气血运行有度,使手臂先天保持优美流畅。

4、列缺(络穴)

    列缺穴(又名童玄)是三经交会穴,可同时调节肺经、大肠经及任脉的经气。

平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大多数是感受风寒导致的,这时按揉列缺穴,加上热敷或者艾灸,效果会更好。

功能作用:

     此穴是手太阴肺经络穴,通行表里阴阳之气,邪气在表时可借宣散肺气之功祛风解表,邪气入里时又可借表经之道,引邪外出;故具有疏风解表,宣肺理气,止咳平喘之效,是治疗伤风外感病的要穴。

    肺经不上头面,但列缺能治疗头项、颜面疾患,是因为此穴为肺经络穴,直接联络手阳明大肠经,可通调两经经气,治疗两经病变;大肠经上颜面,其支脉通项后大椎;故列缺具有清热散风,通络止痛之功,即可治疗外感风邪之头痛项强,又可治疗经气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的头痛项强;还可通过疏解面齿风邪,治疗口眼歪斜、齿痛等。

    列缺还能治疗膀胱疾患,其机制一是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二是此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所以具有调理任脉经气,治疗任脉病变的作用。任脉通行阴部联系膀胱,此故穴就具有清热利湿、调理膀胱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遗尿、小便热、尿血、阴茎痛等膀胱阴部疾患。

      经常按摩:防治咽喉肿痛、半身不遂、牙痛、咳嗽气喘。对于手腕活动不便、手掌发热、前臂各种活动感觉不适,都属列缺穴的“分内之事”。

​5、经渠(经穴)

     经渠是手太阴肺经上的经穴,其脉气流行不止,五行属金。

功能作用:

     此穴为肺经经穴,五行属性为金,肺经肺脏本身属金,“经主喘咳寒热”,故经渠具有疏风解表、宣肺理气、清肺降逆之功,可用于治疗宣降失常所致的发热恶寒,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及肺热上壅咽喉的肿痛;因经渠位于腕关节处,故有舒筋利节的近治作用。

6、太渊(输穴、原穴)

    太渊穴即是肺经上的输穴,又是原穴和八会穴之一的“脉会穴”(人体中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又称八会穴)。言其脉气所大会,博大而深,故名太渊。

   肺经腧穴,肺朝百脉,脉会太渊,气为血之统帅,此处穴位开于寅,得气最先,形态如山涧深渊,气血犹如流淌在山涧的溪水,溪水的寒热温凉,以及水流的多少变化,直接影响穴位局部环境,而这种改变是通过从溪渊中散发出来水气来实现的。

功能作用:

     理血通脉,宣肺平喘,清泄胃热。

按摩方法:

     正坐,手臂前伸,手掌心朝上,太渊穴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用右手的手掌轻握住左手,大拇指弯曲,用指腹和指甲尖垂直轻轻掐按,有酸胀感,一按一松,1~3分钟即可,反之亦然。

※※※ 配伍:

​①配尺泽、鱼际、肺俞、膈俞、三阴交穴治咳血。

②配神门、太冲、行间、鱼际穴治呕血。

③配四缝、合谷、少商穴治顿咳。

④配俞府、风门、膻中、中府、三里穴治吼喘气满,肺胀不得卧。

⑤配列缺、经渠穴治掌中热。

⑥配公孙、隐白、肺俞、阴陵泉、三阴交穴治烦怨不卧。

⑦配列缺、人中、颊车、吕细、合谷穴治牙齿疼痛。

⑧配大陵、乳根、中脘、气海、足三里、内庭穴治呕吐。

⑨配肺俞、上管、条口、隐白穴治不可卧。

7、鱼际(荥穴)

     际,边际也。凡两合皆曰际。此穴在拇短展肌、指对掌肌之边缘,其处肌肉丰隆,形如鱼腹,又当赤白肉相合之处,故谓之鱼际。

功能作用:

清肺泄热,利咽止痛。

※※※ 配伍:

①配大椎、合谷、外关、列缺穴治咳嗽。

②配尺泽穴、太渊穴、肺俞穴、膈俞穴、三阴交穴治咯血。

③配风池、少海、少冲、合谷、复溜、临泣、太白穴治寒热。

④配风池、腋门、中渚、通里穴治头痛。

⑤配太溪、照海穴治咽喉肿痛。

⑥配合谷、间使、神门、然谷、肺俞、肾俞穴治失音。

⑦配尺泽、肩髃、小海、间使、大陵、后溪穴治肘臂挛痛。

​8、少商(井穴)

    此穴为肺经井穴,所出为井,是说手太阴肺经脉气外发似浅小水流,故名。

    少商穴是中医的急救穴之一,在发高热、昏迷休克、流鼻血、咽喉强痛时,用点刺放血疗法可有效果。

功能作用:

     清肺利咽,开窍醒神 此穴为肺经之井穴,五行属性属木,其疏通、条达、开泄之作用较强,善清肺泻火,驱邪外出,治疗外感风热郁遏肺经之咳嗽气喘,郁遏鼻、咽之咽喉肿痛、鼻衄。

    井穴宣泄郁热的作用很强,“井主心下满”,故此穴可治疗热邪内郁,气机阻滞的发热、中暑、呕吐、心下满。

     井穴又为根穴,是阴阳交会之处,故善调气血阴阳之逆乱,开窍启闭,醒脑宁神,用于治疗经络闭阻、气血逆乱,阴阳失调的中风昏迷、小儿惊风、癫狂等神志病变。井穴为阴阳经气血交会贯通之处,因此具有活血通络之效,可治疗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手指麻木。

    在秋季经常按摩此穴,具有清热、利咽、开窍的作用。

八、肺经的调理之道:

     肺经之气在寅,也就是在早晨3~5点。

     按摩肺经的最佳时间:早上3~5点,或在同名经上找,也就是上午9~11点脾经旺时。

     从上往下顺着肺经敲打的话能起到清肺经的作用,适合有肺热症状时操作;逆着肺经从下往上属于补肺经,敲打之后能够起到补肺益气的作用,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敲打方式。

     敲打肺经的注意事项:①忌用力过重,以皮肤微微泛红即可。②不宜空腹、睡前敲打,因为敲打完肺经后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会加快,这样会影响睡眠。③每次敲打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

1、睡觉在寅时醒来,有时是因为与肺相关的疾病发作(过敏性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可针刺或按摩太渊穴便有效果。

2、如在寅时因心神不交而失眠,可坐起身来,做深呼吸,存神内守,以舌在口内左右搅动,舔揉门牙牙根内外,术称“赤龙绞海”。舌根部阴茎系带两侧有“金津”、“玉液”两个穴位,当体液满口时,叩齿鼓漱,吞咽七次即可,这样可改善失眠。

3、常言说"头项寻列缺",是说脖子往上的病,如落枕、颈椎发炎等,都可以通过按摩列缺穴位来治疗和调节。         按摩列缺穴的手法主要是弹拨。弹拨的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以有酸胀等感觉为佳。

4、防寒是首要的保肺之道

     人体在清晨寅时血压低,脉搏、呼吸次数也少,脑部供血量最少,生命力最弱,也是心脑血管病的好发时段,特别是冬季,经常有意外发生。经常按摩太渊穴,可次促进心气上行。

     肺为娇脏,为清虚之体,且居高位,为诸脏之华盖,百脉之所朝,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六淫外邪侵犯人体,不论是从口鼻而人,还是侵犯皮毛,皆易于犯肺而致病。他脏之寒热病变,亦常波及于肺,以其不耐寒热,易于受邪,为此,防寒是首要的保肺之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