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怎地,说话越来越小心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退化。 昨天,给先生说一件事情。说完,他像没有听到一般,于是,我又讲了一遍,他回复,嗯。 突然,我就感觉好像有点无名之火要发出来了。咦,怎么给你讲这些话,你像没事一样。 接着,我的脑海就出现一些类似,你自己要办的事情,自己不操心,怎么这么差劲呀。再就是快联想到以前诸如此类的很多事情,就当话语到嘴边要出来时。 突然停住了,卡顿,我猛然地脑海又腾地出现一些念头,我在干嘛?我在想什么?咦,这个事情不是一个本来让大家都比较高兴的事情吗?初衷就是这个呀,我和先生说话时,双方的反应也没什么呀,怎么我就这么大火呢?幸好,脑海里出来的那些东西及时停住了,没有从嘴巴出来,否则,估计先生会很反感,然后我们会针对过往的种种相互再计较和争执一下。 止语,以前只是在脑海里止语。 或者刻意告诉自己要止语,昨天是真正的,体察到了自己内心真正要做什么和心里面要捣乱的那个我准备跳起来说话时,及时止住了。 昨天,这一件小事,让自己深刻觉察了自己,接着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回想整个事情发展。 似乎,我们很多人都会犯这个错误。 适可而止,我没有用止语。 我发现,止语,似乎过于强调时,人说话会格外小心,反而抑制自己的过程,无法做到止语。所以,我今天用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就是你说了一些话,但是马上有意识去调整。 其实,一心向好向善的人,都崇尚自我的提升,通过日常的修为慢慢地修正自己。 以前,我总会将一个要求提出来,然后挂在嘴边,放在心上,但是不大容易落实到行动上。现在,我发现,当把标准适当降低一点,好像更容易实现些,就是适可而止,自我觉察,一旦有不好的念头,消极的或者对他人产生打击的念头出现时,我就会停下来,觉察了,然后就走开,不让坏情绪干扰自己,慢慢地平息下来。 我们都是在凡间过着普通生活的人,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克服自身的一些缺点和人与生俱来的一些习性,但是这不妨碍我们朝着变得美好的方向去努力。 事实上,就是因为我们身上有了缺点,我们才有可以去修行的理由,才知道原来我们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人生也似乎变得有趣味起来。 所谓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真正达到的人真的很少。 个人感觉,只要你一心向好,就不必忧虑,因为你有可以修正的机会,所以,人可贵的不是你生下来就是一个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得,什么都好的人,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将自己修成一个高贵的人。 |
|
来自: 新用户0005wgft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