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桡骨远端“分水岭”的解剖结构及意义

 骨科笔记 2021-10-24

图片

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之一是屈肌腱损伤,这使许多学者将注意力放到了桡骨远端的分水岭这一特殊结构。该名词由Nelson等人创造,并将其定义为“桡骨远端掌侧在理论上最突出的一条线”,其意义是限定掌侧钢板可以置于的最远端的位置,以减少肌腱损伤的概率。

图片

图片

随后Soong等人根据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手术情况,提出了分级系统,并根据分级评价肌腱损伤概率,具体分级如下:

图片

红线为桡骨最靠掌侧的皮质垂线,绿线为桡骨干掌侧的皮质垂线。

根据钢板最突出部分的位置,分级系统分为三级:

0级 在红线背侧;

1级 突出到红线掌侧,但在掌侧皮质近端;

2级 突出到红线掌侧,到达或超出掌侧皮质边缘。

以上的研究是建立在肉眼直观的大体解剖基础上,但“分水岭”的结构没有这么简单。

图片

根据Imatani等人的进一步研究,分水岭解剖如下:

红色虚线为旋前方肌的远端止点;

将桡骨远端分为桡侧半和尺侧半,桡侧半的骨性凸起为绿色虚线,而尺侧半的骨性凸起有两个,分别为近端的橙色和远端的蓝色。也可以理解为尺侧半的两条骨性凸起向桡侧汇合成一条。骨性凸起最高的位置为红点和蓝点,按照分水岭的定义,分水岭线应为蓝线和绿线的连接线。

与桡侧半相比,尺侧半的骨性凸起更高且容易识别。尺侧半的近端、远端凸起之间有纤维组织覆盖,被命名为“中间纤维区”(intermediate fibrous zone)。对于远端的骨折,尤其是涉及月骨窝的骨折块需要将此处显露。

图片

注意看上图中的“中间纤维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