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应该是怎样一个人?丨头条

 大奔h1wmjlcm1r 2021-10-25

图片



双减,五项管理,十四五规划,教育改革……秩序变化接踵发生,“学校必须丢掉对分数的盲目狂热,以培养终身幸福的人为目标进行深度变革”不再是空中楼阁、空洞口号,于是,校长们以怎样的状态主导这一进程,事关重大;于是,那个老话题带着新的挑战再次抛回我们:校长,应该是怎样一个人?

如果我们把聚光灯投向那些经历时间淬炼、教育人耳熟能详的校长,从他们在校园日常中的一点一滴、真实的讲述、亲笔的文字里细细把脉,不难找到影响新时代校长治校育人的关键维度,迎接变化中的变与不变,以此描摹好校长应有的样子,是一件特别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0

1

- 唐江澎 -

即使没有通天的云梯,也要让学生有拥抱月亮的手臂

来源 | 现代与经典《男儿到此是豪雄》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会没有核心竞争力。”

“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

“我教了四十多年高中了,在我看来,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做那些阅读理解题重要。”

网红校长唐江澎曾因这些话引发社会广泛议论。在他看来,“教育不需要多少改革。”只要把所认定的常识坚持做下去就可以了。

跟全国很多高中的校长一样,唐江澎也面临着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他依然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锡山高级中学的学生每天确保上一节体育课,每周上一节艺术课,这样的课程会一直坚持到高考前停课的时候;高三学生从来不办“誓师大会”;在高中阶段引入生涯规划教育,直接体验大学专业,甚至是未来职业;学生会名为“模拟城市”;校舍中间有个菜园。

他说:“我们希望办善良的教育,就是要教育关注人的整体性的成长,不功利,不能拿一个学生的一个短期的发展,作为我们教育的一种追求,办善良的教育、培育善良的人,就是让学生的基本品性上边,具有善良的这种底色,然后在此基础上,能够培植他这种健全的人格。一个学校应该有歌声、应该有书声,应该能看到孩子脸上荡漾的笑脸,应该步履不用那么匆忙,行进在校园里面有一定的自由度,生命有一点舒展感。”

唐江澎回忆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整理校史资料时被一张照片感动了。那是一张小男孩儿的单人照,上面写着'一学年以上不缺课者’。这是80多年前的照片,当时照相应该是很隆重的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学校管理者给一年以上不缺课的孩子拍照?”

“一个学校给谁拍照,体现了学校的价值追求。我们今天的学校里也挂着很多学生的照片,可能是考生北大清华学生的照片,可能是竞赛获奖学生的照片。我常常在想,校长把镜头对准谁,教育就会在哪里聚焦。”

从此,他设立了校长特别提名奖,以此彰显教育的焦点。他认为:“也许不经意间的一个表扬,就点燃了学生心中的一盏明灯,这盏明灯就将照亮他整个人生的前程。”他为天天坚持跑步的同学发奖,即使他的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他为天天给父母打电话的孩子发孝心奖,他说父母培养一个让自己暖心的孩子,这是挺成功的事。

“即使没有通天的云梯,也要让学生有拥抱月亮的手臂。”



0

2

- 俞国娣 -

保护好孩子,也要保护好我们的老师

来源  | 丑故事《校长俞国娣:我的家庭,影响我一生》

我最怕看到的新闻是有学生想不开,这样的学生就算成绩再优秀又怎么样?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如何让学生孩子热爱生命、有责任、有担当。

崇文校园里,看不到老师和校长的照片。墙上都是孩子们的照片,每个孩子都可以和老师,和校长平等交流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可以来办公室找我,也可以在食堂和我聊,路上遇见也可以聊。

上一次网络刷屏,是因为我倡议家长不要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名。崇文有一项规定,凡是在家长群给家长布置作业的老师,在评优评先时,一票否决。但如果是学生考不好,不会扣老师一分钱。我的倡议,只是想让教育回归到本来的样子。

适度的焦虑有利于工作创新,提高效率。有时我会主动找点焦虑的事情去做,比如教学创新,比如创办萧山世纪城分校、崇文未来学校。不去办分校的话,当然是很轻松的。但是,我希望通过办学,给老师更多更大的成长空间。同时,把崇文的教育理念做普适性滚动,更多孩子能受益。

去年,民办学校改制,这么多组合拳出来,我也不能只是焦虑。我得考虑学校、考虑老师们如何发展。我们有一些公办老师,把青春都奉献给了崇文,我不能让他们到了四五十岁还要去另谋出路。我要让他们,能在崇文的系列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每位老师,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的亲人。我非常爱他们。

记得有一个星期六,我和老师们一起去一家面馆吃面。他们都说很好吃。我吃的是鱼片面,一块鱼骨头夹在面里,一咬,钻心地疼。我的牙齿裂了,疼得我眼泪哗就出来了。我忍着痛,不敢叫。如果我一叫,大家都吃不好了。他们看见我流眼泪,还跟我开玩笑,有这么好吃吗?感动成这样?我忍着疼点点头,是的,太好吃了。喝水也疼,只能两手捧着矿泉水瓶嘴嘬起来喝。但看到他们吃得高兴,我就开心。回去后忍了一天,疼得受不了,第二天去医院把崩掉的牙拿掉,埋了药,还是一跳一跳地疼。

以前,遇到一些事情也会委屈伤心。会伤心到一个人掉眼泪。现在,我对所有事情都可以释然了。当校长时间长了,百炼成钢了。

作为校长,我除了要保护好我们的孩子,也要保护好我们的老师。让他们有职业的尊严,有安定的岗位。为他们创造一个好环境。

我现在最喜欢的事情,还是躲在家里看书。但身在校长这个岗位,你肩上有责任。我师傅也说,只要我做的这个事情是正确的,问心无愧的,就大胆去做,不要有太多顾虑。

教育,是要有诗和远方,是要有梦的。以梦为马,教育才能驰骋远方。

图片



0

3

- 叶翠微 -

把学校打造成可以被称为“天堂”的地方

来源 | 爸爸真棒《20年前就以“不补课”成就杭二传奇的叶翠微,现在怎么样了?》

2000年,我来到杭二中当校长,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规定周六周天不能上课,自我“裁军”。

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说你这个玩法,二中的孩子不都让你给玩丢了?

我当然知道,想出成绩,多上课肯定是有效的,平时60分的孩子也许能补成80分。但这不叫高水平的学习,更不是有意义的学习。

我要换一个思路,解放学生、解放老师,给他们充分的自主和自由。

学生不补课,相当于做了减法,但我们也在另外一个地方做了加法:课堂质量。比如,语文老师一周带两个班10节课,你要按照游戏规则,不能额外补课,但要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满意,还要让每个孩子能出成绩。在这种倒逼机制之下,坦率说,每个老师会每堂课非常用心和在意。

很快,“杭二不补课”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了。同样,有一群认同这样办学方式的家长,和比较能够自我管理的学生走到了一起。

我们一边承受着升学率下滑的可能性,一边很幸运找对了教育合伙人,也就是在三年后,学校500多个毕业生里,一本人数就从300人,上升到400人、450人,最后稳稳突破500人。

杭二中有一个建筑制高点,叫做“二中之巅”。那里视野开阔,可以极目远眺,很多孩子来这里发呆,写写画画。有人写“某某某,你好漂亮,等你长发飘飘的时候,我在浙大门口等你”,也有人写“某某老师太坏了,题目太刁钻”……

这都是15-18岁的孩子的内心独白,发现一个女生的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者抒发现在的学习压力。我时常会到这里来看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能给孩子释放心情的一个空间。

再跟你们说一位化学特级老师,从1999年就来杭二中教书了,非常受学生欢迎,但同时又非常有个性。比如:我们开教师大会的时候,他往往要迟到几分钟。

有老师看不惯,提意见,我说,如果有老师上课比他漂亮,带学生比他的学生成绩好,而且学生能发自内心喜欢他,经常回来看他,那我允许这样的老师除了上课之外,天马行空。

一个现代的学校,就应该把孩子当人,把老师当人,让他们在校园里自由行走,快乐学习。校园就应该是充满着人之理性,人之善良的地方。但我们现在都是竞争关系,都是我如何超过你?

在我看来,学校被孩子们称之为“天堂”,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0

4

- 程红兵 -

是“一线教师”“大兄弟”,也是“教育学者”

来源 | 书生校长《原来人们喜欢这5种类型的校长》

和老师一起奋战的“一线教师”

我曾经做过30多年的老师,作为教师,我希望校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智慧教师。当我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个空位,听我讲完课之后,他总是把我叫到一旁,和我回放这堂课的过程,一起分析切磋,善意地批评和建议,让我感动许久,真盼着他明天再一次走进我的教室;

当我是一个中年教师的时候,我总为自己进入瓶颈状态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校长总是给我现身说法,回忆他自己当年的情形,讲述他曾经有过的烦恼,以及如何找到新的生长点;

当我踌躇满志准备申报特级教师的时候,他一方面很欣慰,一方面善意地提醒我答辩过程的注意事项,一时兴起校长还会充当临时答辩委员,来一次模拟考试、模拟答辩,让我们信心百倍地走上人生重要的考场;

当我们几个老师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受到肯定或表彰,只要校长知道,他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向我们报喜,向全校老师报喜,从他的笑脸,从他的根根白发,可以看出他是由衷的高兴;

当我们步入老年,记忆力大不如前,一不小心也会在课堂上犯一些低级错误,学生在“教师评价问卷表格”中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自己很不以为然的时候,他会很诚恳地和我聊他自己一次次的过失,一次次的遗憾,一次次的反思,直到你最终明白他的苦心;当我们退休之后,最想找人聊天的对象,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校长,想到那个自诩是我们的小弟的校长,把盏喝茶,说起当年一起教书的那些细碎琐事,那些让人忍俊不住的轶事,一起开怀大笑……

言行一致、团结同仁的“大兄弟” 

我曾经做过10年校长,作为校长,我希望校长是一个身正为范的同行知己。我很希望我们的校长都有一种正直,公平地对待每一个老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身上有正气,做事有原则。从不巴结上级领导,从不欺压教师学生,也不在各种场合无端贬损其他校长同仁。

我希望校长同仁不要做那些毫无意义的升学竞争,你的学校高考升学率或许高出一个或几个百分点,主要的原因是你的学校占有了更多的资源,你的老师和学生在你的领导下把这些资源在狭窄的应试领域效率最大化了而已,你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升学率夸大地到处炫耀;

我希望我们的校长同行应该是言行一致的人,不要在公开场合大谈素质教育,而回到学校加班加点,周周练,月月考,次次考试排名;我希望我们的校长同行共同营造一个真正和谐的校际生态空间。

一个有书卷气的“教育学者”

我不希望校长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但多少要有一些理论修养;不希望校长满嘴跑理念,经常喊口号,但希望校长对自己学校的课程有自己的理解,知道自己学校课改的切入口在哪里,并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思路。

不希望我们的校长门门课程都精通,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但希望校长应该精通自己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并且触类旁通,能够走进所有学科的课堂,听课评课,说出自己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 

或许你曾经是一个学科的名师,甚至是特级教师,但是时过境迁,毕竟你把很多的时间、精力用在管理上,为了保持你的教学教育的敏感力,除了要经常走进自己学校的课堂,最好能亲自执教一个班的课,你就能够感知当下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你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填平你和青年教师之间的代沟,你就能缩短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你就能发现当下学校的问题所在,从而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决策,否则一不小心你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事易时移,你却浑然不觉,那么决策失误将在所难免。


图片


0

5

- 李海林 -

既要成为精神领袖,也要兼任包工头

来源 | 新校长杂志2019年4月刊《校长专业素养》封面报道

校长是所有的职业中最难做的,怎么个难做法?因为校长每时每刻都要扮演两种角色。第一种角色我称之为精神领袖,或者说要当圣人、菩萨,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精神境界去影响他人。如果一位校长没有这样的角色意识,那他的学校是很难办好的。”

“大家去看看,好的学校都是有灵魂的,都有精神领袖。校长一定要把自己当成圣人,要不断锤炼自己,净化自己。我做校长之后,就有一种很强的身份感,时刻提醒自己有些事坚决不能做。比如当了校长之后,我从来没有闯过红灯,任何情况下一次也没有闯过,但在没当校长之前,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可能跟着别人也就闯过去了。”

“与此同时,你还必须是一个纯事务性的工作者,必须像包工头一样处理那些最烦、最俗的事情,与校内校外的三教九流打交道,对他们的每一点心思都要明察秋毫,面对很多上不得台面的事情,经常不得不选择包容、忍耐,甚至是装傻,否则,这个校长在学校就玩不转。”

“圣人就是心灵纯净,不食人间烟火,而包工头则是要在各色人等中长袖善舞,委曲求全,做校长难就难在这里!”

校长难做是由于权力的有限性,每件行政事务都必须处理,但又不能与老师们闹崩。

在面对每一件事情时,一定要了解对方是怎样的人,什么情况会闹崩,在不闹崩的前提下,追求最好的处理效果。问题是,每个人的极限不同,管理就会出现很大的弹性,而且这种弹性还不能让外人发现。一旦让外人知道你看人下菜,欺软怕硬,怎么得了?所以这个太难了。”

“面对繁杂的管理事务,有的校长天生擅长,做得如鱼得水。我并不擅长,只好动用自己的研究素养,把它当成科研课题来研究。怎么研究呢,第一步就是观察,到现场去,有时候为了收集A事情的情况,甚至要假装开一些B事情的会议,而且经常拍照。之后,就一个人躲在办公室思考,想好处理问题的各个步骤,以及要点是什么。这样做下来,最后发现,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校长的一定要善于培养干部,要让人人都有前程,否则,学校死水一潭。”“一旦你培养了一个干部,让一个人升迁,空出的位子就会有三五个人跟着升迁;你培养了几个人,可能就让一个学校20%的人有了前程。如果有了支持自己的20%,再考虑60%总是随大流,一个校长就不怕少数人找麻烦、撂挑子。



0

6

- 陈罡 -

向书本、实践,最重要的是向师生学习

来源 | 四正书房《校长的学习力及其修炼

具备学习力的人不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好校长,但一位好校长却一定有极强的学习力。然而现实中,校长们的学习往往存在目的不明、动力不足、毅力不够的问题。或为了应付检查考核而学,或为了评比奖励而学,或学习不能致用,或应用中缺乏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从而难以形成真正的学习力。

校长的学习力不但影响着自身专业的成长, 还关系到所在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校长的学习力不但决定着校长本人的事业成败,还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一位好校长,一定能不断修炼自己的学习力,以带领学校在应对未来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创新,获得更优质的发展,真正成就每一位教师、育好每一名学生。

校长之学,形式不同于学生在学校内的学习,但目的都是一致的,均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改善自我、提升素养。校长之学,本质上属于终身学习之范畴,就是要提升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经验。校长应该成为学校中学习者的“首席”,学校是人类社会专门用于学习的地方,很难想象一个不学习的校长,能领导好一所学校。校长要通过学习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不断完善自我,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这其实也是校长之学最本质的目的。

校长之学,手段和方式有很多。我认为首要在于阅读,包括通识阅读和专业阅读。校长要做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哲学历史等都应该广泛涉猎,要善于跨界阅读,积淀自己的内涵、丰厚自己的精神,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校长更需要专业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从经典名著到前沿理论,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从理论文献到实践言论,持续不断地专业阅读才可以使校长既能理解教育的本质规律,又能够把握教育发展的脉搏,成为一个专业的教育人。校长还可以通过进修培训、学术会议“阅读”专家学者,在与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对话中,改善思维品质,提升理论素养。

其次,校长应善于向实践学习。丰厚的实践土壤,孕育出许多精彩的办学实践,他校的经验、别人的做法,中国的学校、世界的教育,都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学习样本。李希贵校长就有一个习惯,当他看到、听到一些学校好的做法、优秀经验时,会随时记录下来,经过认真思考后,有选择地运用到自己学校的管理实践中。他去美国参访学习之后,不仅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整理成书,更是将选课走班的做法引入到学校中来,研发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课程,让课程的选择性落地生根。每个学生都有一张自己的课程表,真正体现了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的理念。校长要提升自己的现场学习力,敏锐观察、批判吸收,树立每一所学校都值得学校的意识,深入挖掘每一个鲜活实践的教育价值。

再次,校长要真正向教师和学生学习。事实上,教师才是离学生最近的人,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最直接、最鲜活、最生动,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校长汲取的营养。而学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观察他们、理解他们、研究他们、学习他们,才会让我们走进真实的学生世界,真正的教育才可能由此发生。我们学校十多年前将儿童节的文艺汇演改为游戏节,又继而发展为在儿童节时开展自由的创业集市、优雅的演艺专场、狂欢的游戏节日三大板块的活动课程,其发起的创意和后续修改的意见均来自于学校的学生,尊重儿童、向儿童学习,才能让我们成人在他们的指引下,重新回到真善美的世界。



0

7

- 李建华 -

一名好校长=好的教育思想 好的学校

来源 | 中国教育报《李建华:校长应该是这样一个人

每一位好校长的样子,都是他教育思想立起来的样子,都是他把一所或几所学校办好的样子。没有好的教育思想和好的学校,所谓的好校长是看不见、立不住、走不远的。

坚守办学价值观的那个人

办学价值观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样子的DNA。校长要具备提炼、坚守、践行办学价值观的能力,让办学价值观生长在自己的校园里,散发独特个性和气质,成为带领师生走向未来的旗帜。办学价值观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应是融在师生心里的自觉。要达成这一点,校长需做到四个转化:

第一是将办学价值观转化为学校具体的发展目标,努力实现每学期的目标,用行动捍卫办学价值观的地位;

第二是将办学价值观转化为学校的文化氛围,通过物理环境、特色活动、共同的话语表达等来软化关系、感召师生、凝聚人心;

第三是将办学价值观转化为扎实的办学成绩,让美好的教育愿景反映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突出的办学水平上,相比于口号,口碑更能增强师生对办学价值观的认可;

第四是将办学价值观转化为校长个人的处事风格,校长的气质就是学校的气质,办学价值观与校长个人品行的和谐统一,能够增加彼此的厚度。以上都要通过“做”和“坚持”来回应,当我们躬身其中并持之以恒,与师生一起共识、共情、共振和共舞,办学价值观就能深深根植在校园中。

与师生保持最近的那个人

校长不仅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种职业,需要职业精神和职业追求。管理学就是关系学,我始终认为,教育=关系 联系,教育=爱 被爱,教育=善待 期待,因此,校长要“长”在学校,“长”在师生中间,与师生亲近。近了,就有安全感,近了,才是一家人。

曾有人问我什么是儿童立场,我的回答是离儿童近一点、再近一点。看得见师生的模样,捧得起师生的欢畅,接得住师生的忧伤,真心爱师生,才是好校长。

让学校保持沸腾的那个人

学校是生命的聚集地,是师生的成长场。生命的状态应该是沸腾的,学校的样态也应该是沸腾的。现在,一间教室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一张试卷不能决定人生的所有定数,无限的可能性是儿童成长的要义。学校应该是水灵灵、湿漉漉、暖洋洋、活泼泼的。

学校如果是一口大锅,校长就是那个烧锅人,让锅沸腾起来的两个关键就是锅里有水和锅下有柴。项目、活动、节日、仪式像锅里的水,信任等无形因素就是锅下的柴。

把学校带向未来的那个人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未来不是要抵达的地方,而是要创造的地方,所有的未来都应该从脚下出发。

首先,未来需要“整体的人”,关注人的健全个性和完整人格。我们每学期的综合素养评价以及学生学分制评价,都是基于发展的、多元的、个性的、综合的评价,有一千名学生就有一千把尺子,以此来量出每一名学生美丽的不同和珍贵的存在。

其次,未来已经从聚焦知识转向聚焦素养,需要灵活应对挑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核心素养“种”在学生身上,这样他们走向未来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恐惧、陌生。



0

8

- 柳袁照 -

校长知道该做什么,还有知道不该做什么

来源 | 柳袁照《柳袁照:校长知道该做什么,还有知道不该做什么

校长做事,不是做得越多越好,要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该做的事,做得越多,南辕北辙,那就大错特错了。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算术问题。有的人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我这样说,有人或许觉得有点奇怪。还不会做加减法?那是当然的。

现实中,我们的一些校长,还真不会做加减法。在该做加法时,做了减法,该做加法时,做了减法。学校教育缺少的,我们要做加法。学校教育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要剔除,剔除不是做减法吗?

不会做教加减法,主要是不会做运用题,不会在现实中做题,有时别人给例出了题目,确定了加法、减法,他会勉强做做,比如,听上级的安排、专家的意见。上级领导、专家怎么做,就怎么做。上级领导、专家说对了,他有可能做对了,上级领导、专家说错了,则做错了。自己没有信念,没有主见,是一个木偶人。这种木偶人有的是环境使然,上级部门、专家太强势,太主观、太武断。有的是自觉自愿做木偶人,怕事,他自己做错事,怕承担责任。

本来,一加一等于二,却算出了一加一等于零。比如,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应该同时并举的,可是到了有些人的手里,两者分离了,既不敢理直气壮抓升学能力,素质教育又片面的理解了、窄化了,到最后,什么也没有抓住,教育教学的成效甚微,两手空空,那不是等于零吗?本来二减一等于一,却算出了二减一等于零。

不会审时度势,不会权衡利弊。理论层面是这样,实践层面也是这样。学校教育的宏观领域是这样,微观领域也是这样。大事要事是这样,细枝末节也是这样。比如,有的领导、校长上任伊始,不是好好学习,多吸收,而是一味破除传统,对优秀传统也不例外。有的校长,不读书,无知无趣,应该改变自己,多读书,却把时间耗在具体的无数琐事之中,喜欢采购,喜欢用自己的渠道,喜欢大权小权都在手里,这些本该下手做的,他全包了。

教育的问题是复杂的问题,当然也会遇到变式。要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能只做加法的,还要学会做减法。有些领导、校长以为只要加班加点,就可以有成绩。依靠延长师生在校时间,白天不够,还要开辟晚自修,不管是不是违规违法,都要蛮干。提高学业成绩,要依靠提高课堂效率,要通过课堂改革,要依靠提高教师上课能力、组织考试能力、辅导能力、批改作业能力、乃至分析综合能力来实现。

一味做加法是不行的,要做减法,减去疲劳战、减去劳民伤财。用心、用情、用力,都在关键处、要害上。而不是只是自我的心理安慰,我做了,我延时了,我向社会表明态度了,至于实际效果与我无关。

学校的根本宗旨,是为了师生的生命成长。老师发展了,才有学生的发展。老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做好了,学校其他一切都会好起来。届时,它的管理值得肯定、它的校园文化值得肯定、它的德育工作值得肯定、它的体育,美育工作都值得肯定。

那不是,一加一等于三、等于四、等于五,等于无穷大了吗?做工作,要首先做根本,可是有人偏偏不会做、做不出,功利、教条、浮躁、自我,没有大格局,没有大境界。同时,又死板,没有灵活性,不能变通,一条路走到底,前面是悬崖,也不知道转弯,真是连教育的最基本的四则运算都不会。

校长除了自己会做加减法,也要让老师学会做加减法,要大肚量,不能自己怎么样,就让老师怎么样。校长做加法的时候,要允许老师做减法。校长要累一点,教师要轻松一点。领导累一点,群众轻松一点。校长对老师提的要求,校长首先要想办法自己能做到。






责编 | 芋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