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哈贝马斯理论体系的几个要点

 社会学研思 2021-10-25

昨天参加了同学们一起搞的“哈哈”交流论坛,我以《重建交往理性与完成未竟的现代性事业——试析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为报告题目主讲了一下。之后的讨论整体来说非常丰富,我对讨论谈到的几个要点进行了整理。这些讨论对我来说有非常大的启发,在此感谢诸位参与讨论的同学。[如有理解错误/问题,欢迎指出,交流探讨]




1.对哈贝马斯商谈道德-伦理理论的一种批判是他的循环论证问题,即把道德规范当作前提又当作结论;还有一种批判是直接认为哈贝马斯持“性本善”的观点,所以他才能推导出交往行为理论。今天的讨论,特别是小猴的发言让我们对这种批判的错误有了清晰的认知。这种批判没有看到哈贝马斯对黑格尔-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吸收及其道德发展-社会进化论这一理论基础,在哈贝马斯的理论论证中,道德规范的“进化”是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并且,从社会形态进化论的角度而言,道德规范是可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学习能力的推进同步发展的(可以不代表一定,也不代表不会出现不同步甚至是局部性倒退的发展趋势,因而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指责哈贝马斯的理论是循环论证的人没有看到哈贝马斯这里所意指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作为前提的道德规范基础与作为结论的道德规范,已经不是同一种道德规范了,而是一种螺旋式的发展形态。

2.私有制问题。哈贝马斯的理论补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来说,哈贝马斯的理论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底色。但是,另一方面来讲,哈贝马斯的理论中没有处理在马克思那里非常重要的“私有制”问题。我认为部分原因是在于,在哈贝马斯所处的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伴随着社会改良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的深度干预与调控,使得在哈贝马斯他所处的这一时代,在他看来,“所有制”很大程度上被虚化了。因而,在其所处时代背景下,这已经不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了。

3.哈贝马斯的“解放”理论最终想要处理的是韦伯命题指涉的问题——即人的自由与意义的双重丧失。在这里,哈贝马斯最为重要的理论阐发便是对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区分,以此发展了交往行为理论,主张重建交往理性。在哈贝马斯看来,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是人走向“异化”,失去自由与意义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要重建交往理性,使人在生活世界、在主体间性的交往与互动中重寻生命意义与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但是,哈贝马斯并不仇视系统,主张彻底打碎系统。在他看来,系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最重要的只是限制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但是,系统里面始终有人存在,如何解决系统内部人的异化问题呢?这里,哈贝马斯其实是对“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抱有很乐观的看法,他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会带来生产力的发展,系统内部的劳动领域将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实现人的极大地解放。所以最重要的是推动生活世界、公共领域的规范化、民主化进程,确保较为同步的社会形态的发展进化。但是,事实证明,哈贝马斯显然过于乐观,技术的发展真的带来了人的解放吗?还是带来了对人的更大程度的压制?今天的现实告诉了我们答案。

4.关于福柯与哈贝马斯的争论:哈贝马斯和福柯都在思考“理性主体”这一问题。但是,福柯侧重的其实是“理性”,他对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对主体理性能力甚至是主体理性的专断能力的宣扬进行了批判,指出权力对主体、真理话语体系的塑造。由此,继尼采宣扬“上帝之死”之后,进一步宣称“人之死”。而哈贝马斯侧重的则是“主体”,认为近现代哲学都是“主体/意识哲学”,而他所要阐发的则是实践取向的主体间性的哲学,这是很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色彩的。由此,哈贝马斯提出重建在主体间性的交往互动关系中重建“交往理性”,这是对启蒙理性的继承与进一步的发扬。

5.对哈贝马斯理论进行理解有两条路径:第一条是,哈贝马斯的诸多理论与其所处时代的现实背景紧密相关,哈贝马斯青少年时期所处的是纳粹德国,后来生活在西德——在盟军(美国)扶持下进行民主改造的西德,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再度迎来繁荣,伴随着国家干预经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60、7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学生运动风暴给哈贝马斯这样的知识分子带来了巨大的思想上的冲击。另外,在西德,右翼保守主义者再度上台引起了哈贝马斯极大的不满。此外,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的自由民主成为了标杆,取得了极大的话语垄断权,美国的专家治国、技术官僚的发展令人瞩目。另一方面,美国消费社会的繁荣、文化工业的发展也成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重要对象。对这些现实背景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关注、对商谈民主的理论兴趣、对唯科学论、系统论与实证主义等等的批判。第二条路径是从理论论争的层面反观哈贝马斯的理论建构,哈贝马斯一直在于各种理论流派进行论战与争锋,这其中,最重要的有种种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思想、法国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罗尔斯的自由主义思想、吉登斯等人的第三条道路以及社群主义等诸多思想流派,这其中有哈贝马斯极力批判的、有进行理论论争的、有进行理论吸收与互相批评的。理解哈贝马斯与这些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歧与争端,有助于理解哈贝马斯理论发展的脉络。

6.哈贝马斯重要的理论预设是“同一性”哲学观,这是他与后现代主义者产生重大分歧的理论源流性的基础原因。哈贝马斯继承了黑格尔-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脉络,有一个基本的理论预设,那就是承认世界的普遍性与同一性,这一点在哈贝马斯的《道德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复合的社会能够建立一个理性的同一性吗?》、《后形而上学的思想主题》、《多元声音中的理性同一性》等文章中有较为系统的论述。在这一理论预设的前提条件之下,哈贝马斯才着力追求构建一个“本体论”色彩的概念来建立起与社会世界、主观世界以及客观世界之间的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