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烘焙食品受到了千家万户的喜爱,那么,烘焙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请跟随小卡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很多人都以为烘焙是近现代才有的,但其实,面包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在那个时代,尚生活在狩猎收集者社会中的人类,主要能量来源是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粮食的地位不如今天重要,那时的面包也只是发酵的粮食饼。到了大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小麦和大麦做成的面包成为主食。随后,以小麦为主的农业从西南亚传到欧洲、北非和印度次大陆。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东亚的大米、美洲的玉米和非洲的高粱也分别被当地用来做成类似面包的食物。 据史料记载,埃及人是最早发现并采用了发酵的方法来烘焙食品——面包的。当时古埃及人已经会用谷物制作各种食品,例如将捣碎的小麦入水和土豆及盐拌在一起调制成面团,然后放在土窑内烘烤。而略剩余的一些面包,就很自然地利用了空气中的野生酵母,形成了发酵,当人们用剩余的发酵面团制作食品时,惊喜地发现面包变得松软而有弹性。最初埃及人所用的烤炉是一种用泥土筑成的圆形烤炉,它上部开口,使空气保持流通,底部生火,待炉内温度达到相当高时,将火熄灭,拨出炉灰,将调好的面团放入炉底,利用炉内余热烤熟。用这种炉烤出的面包松软可口,香气袭人,很受人们欢迎,这种工艺也一直流传至今。烘焙不仅营养丰富,小麦粉特有的面筋成分,也使得烘焙食品可以加工成品种繁多、风格各异的款式。除传统的普通烘焙食品外,近些年又出现了强化营养、注重保健功能的烘焙食品。例如,荞麦保健蛋糕、螺旋藻面包、高纤维面包、全麦面包、钙质面包、全营养面包等,既可以在饭前或饭后作为茶点品味,又可以作为主食。在西方国家,烘焙面包几乎就成了食物和粮食的代名词。多数烘焙食品,都适合添加各种富有营养的食物原料。仅就主原料小麦粉而言,就有着其他谷物望尘莫及的营养优势。小麦粉所含蛋白质是大米的2~3倍,是玉米粉的2倍左右,尤其是其含钙量约为大米的4倍,玉米粉的8倍以上。 此外,烘焙由于酵母菌的理化作用,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易于吸收,只有良好的口感和色泽。烘焙由于面团的加工操作性、蒸烤胀发性、成品保藏性和食用方便性等特点,使它成为人类进人工业化时代以来,最有影响的工业化主食品。我国的烘焙食品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管是加工技术、成品质量,还是生产规模、花色品种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欧美国家,烘焙食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几乎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做蛋糕和点心。 每当亲朋好友聚会时,主人往往都会为客人献上自制的蛋糕或苹果派。 漫步街头,那些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的烘焙糕点房比比皆是,随时可以买到新鲜的面包、蛋糕和点心。 而点缀在巴黎、维也纳、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名城中的露天咖啡座,更富有一种浪漫和温馨的情调,在都市美景陪衬下享用点心和饮料,别有一番情趣。看完小卡的分享后,是不是对烘焙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今烘焙食品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烘焙工艺也不仅是烹饪的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食品文化。另外小卡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狂换季即将来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