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会性发展

 人类研究中心 2021-10-26

  个体的发展不仅表现在认知与智能的发展,也表现在社会行为的发展。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叫做社会化,又称社会性发展。对杜会化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道德判断的发展与人格发展等方面。

  一、依恋行为

  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叫做依恋,依恋行为始干婴儿期,主要表现在婴儿与其看护者之间。婴儿主要通过吸吮、拥抱、抚摸、对视、微笑甚至哭叫等一系列行为逐渐与看护者建立起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对儿章以后的社会性发展非常重要。在通常情况下,婴儿最先的看护者多为母亲,母亲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仅人类的依恋行为如此,动物的依恋行为也是在其发展的初期建立起来的。最早解释依恋行为的一种理论是所谓的 碗柜理论: 母亲在孩子饿时给予食物、在孩子冷时给予温暖、在孩子不舒服时给予帮助,通过这种条件性的强化,孩子学会了依恋母亲并表现出其他的依恋行为。但是,哈罗的研究反对了这种观点。在哈罗对猴的研究中,将刚刚出生的小猴与母亲分离,进行人工喂养。在喂养小猴的房间中,有两只机械的猴妈妈:一只猴妈妈只是一个金属框架,另一只猴妈妈则是在金属框架外面裹上了柔软的布。哈罗在金属框架的猴妈妈上放上喂食的奶瓶,而在柔软的猴妈妈上没放任何食物。如果依恋是由于母亲提供了食物和温暖,那么小猴就应该学会对金属框架母亲的依恋。实验结果表明,当小猴对新刺激感到害怕时,它会去拥抱柔软的猴妈妈,而不是拥抱提供食物的金属妈妈。实验还发现,早年失去母子依恋的小猴,成年后会有抚养孩子的困难,它们难以与自己的孩子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孩子与母亲(或其他看护者)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由于儿童与母亲有不同的互动方式,儿童与母亲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与母亲建立起信任的、安全的依恋关系,而有的孩子总是担心母亲的离开,他们甚至不能忍受母亲短暂的注意力转移。研究母婴依恋关系类型的一种典型手段是陌生情景实验。这种实验的设计是:①母子同时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房内有许多玩具;②母亲坐在一旁,孩子自由玩耍;③一个陌生人进入房间,设法与孩子玩耍,母亲离开;④让孩子与陌生人在一起:⑤母亲回到房内,陌生人出去;⑥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⑦陌生人进入房间,替代母亲的角色;⑧最后母亲回到房内,陌生人离开,母亲鼓励孩子继续探索、游戏,并在需要时给予安抚。在这种情景中,实验者可以观察儿童对玩具的摆弄行为、儿童的表情和其他情绪反应(如啼哭等)以及儿童与陌生人交往的倾向等,以此判断母子依恋关系的性质。

  安渥斯及其同事研究了1岁大的婴儿,得到了母子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安全依恋型(约占66%)、逃避型(约占12%)以及矛盾型(约占12%)。 安全依恋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会哭、焦虑,当母亲回来时很高兴;母亲在场时,他们通常以母亲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在玩耍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他们通常比较合作,很少生气,对陌生人较友善。逃避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在母亲返回时,他们不太高兴并设法逃避母亲,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矛盾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他们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游戏;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而当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很矛盾: 一方面想亲近 母亲,一方而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这样的儿童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

  依恋关系的类型既决定于母亲对待婴儿的方式,也受到婴儿自身人格的影响。安湿斯及其同事(1978) 的研究发现:安全依恋型婴儿的母亲,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对孩子很敏感。她们能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食,对喂食的时间、速度和方式等都非常敏感。而逃避型婴儿的母亲易发怒,她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没有和孩子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她们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她们和孩子间的距离常引起孩子的愤怒。较近的一项研究还表明,安全依恋型婴儿的母亲对孩子有较多的反应:她们在孩子哭时会去安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看着她们时会对孩子说话。

  生命的第一年,尤其是6个月到1岁间,对形成依恋关系似乎最重要。当婴儿从稳定的家庭和照顾者那里获得较好的照料时,他们更容易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果婴儿得不到稳定的、高质量的照料,他们就可能逃避母亲,并在以后出现情绪和社会性的问题。

  二、道德发展

  道德指为某一社会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套行为准则,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道德准则,但也有许多道德准则是人类共有的。道德发展指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

  皮亚杰主要研究了4~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他以说故事的方法进行研究。皮亚杰的故事多数是一些两难向题,实验任务要求孩子对这些两难问题中的主人公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以打破杯子的故事为例:故事有两种情景,男孩A因为偷着拿壁橱中的糖果打破了一个杯子;男孩B因为帮助妈妈洗碗时不小心打破了三个杯子。皮亚杰发现年幼的儿童多数认为男孩B的过失更大,因为他打破了更多的杯子;而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则判断男孩A的过失更大。基于这类研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道德他律时期(5~8岁)和道德自律时期( 8~12岁),这两个时期与认知发展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基本符合。

  处在他律阶段的儿童,其道德判断是僵硬的、简化的,他们通常只从行为的结果做出道德判断,而很少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将人的行为简化为要么全对、要么全错,并认为别人也有同样的看法,这时儿童还难以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他们相信规则是由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制定的,是不能改变的,这种对权威的尊敬导致儿童服从规则,并认为违反了规则就应受到严厉惩罚。

  进入自律阶段以后,儿童开始能够设想他人的立场,以行为的动机而非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他们开始认识到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不止一种,道德判断开始呈现多样化;儿童开始重视同伴和自己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认识到没有绝对不变的道德原则,规则是人定的,也可以由人来修改。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

  你对下面这个两难故事将做如何判断? 一个患了癌症的妇女濒临死亡,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挽救她的生命,而这种药只有一家药店有售。于是病人的丈夫汉斯到这家药店买药,发现药价是2000元,是成本的10倍。汉斯四处借钱,只弄到1000元,于是他哀求药店老板把药便宜点儿卖给他,或者以后再将欠款还清,但是药店老板一口拒绝,说卖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无奈,只好夜里闯人药店,将药偷走。汉斯这样做应不应该?为什么?

  汉斯偷药是柯尔伯格在研究中使用的一个最著名的两难问题。他对75名10~16岁的男孩进行了追踪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柯尔伯格认为人们是以一个独立的方式做出道德判断的,而不是将父母、老师或同伴的标准加以内化得到的。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推理存在三个层次的发展时期,每一时期又分成两个阶段,一共有六个阶段;

  1.习俗前遭德(4~10 岁)

  儿童处于外在控制的时期,服从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这一时期又分为:

  (1)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此时的儿童专注于行为的结果(如打破多少个杯子)或刺激的物理属性(如撒谠的程度),遵从他人的规则以逃避惩罚、得到奖赏;

  (2)相对功利阶段:儿童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他们以被满足的需要来评价行为。例如对汉斯偷药的问题,一个典型的赞成回答是汉斯应该拿那些药,因为他的太太需要这些药,而且他想让他的太太活下去;

  2.习俗道德(10~13 岁)

  儿童将权威的标准加以内化,他们服从法则以取悦于他人或维持秩序:

  (3)寻求认可阶段:儿童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他们经常会想我是不是一个好孩于,并提出自己的标准。儿童会根据行为的动机、行为者的特点以及当前的情景来评估行动。例如对汉斯愉药问题,一个典型的反对回答是汉斯不应该拿那些药,即使他太太死了,他也不应受到责备,因为这并不是因为汉斯不爱太太。自私绝情的人是那个药店老板,他没有做他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

  (4)顺从权威阶段:儿童开始考虑到社会体系和良心,自己的责任,显示出对较高权威的尊重,并力图维持社会的秩序。如果一个行 为违反了某种法规并伤害了他人,他们都会认为这一行为是错误的;

  3.后习俗道德(13 岁以后)

  道德观完全内化,他们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从中进行选择:

  (5)法制观念阶段:人们以理性的方式思考,重视多数人的意愿和社会福利,认为依法行事是最好的行为方式;

  (6)价值观念阶段:人们依据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行事,而不理会法律或他人的意见。他们的行动是依据内在的标准,行为受自我良心的约束。

  柯尔伯格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所有这些发展时期,事实上,有些人直到成年也没有超越寻求认可或顺从权威的阶段。

  三、社会化中的人格

  在人生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人格与自我意识的建立和发展贯穿始终。人们在生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建立和改造自我。人格的发展受到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文化习俗的制约。关于人格的发展,主要的理论有三个: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和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同属于心理分析学派,但是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的社会发展。弗洛伊德相信在生命开始的头几年,儿童要处理自身身体、性的驱力以及与社会要求的冲突,这是人格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弗洛伊德将发展分为一些性心理时期,每一时期的发展都集中在身体的不同部位,从口腔到肛门再到性器官。每一阶段的发展通过试图满足力必多来实现,当某一阶段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过度沉溺其中时,就会产生固着。固着指发展停滞在某一时期,原因是这一阶段需要得到的满足太多或太少。每个阶段的经验,将决定个体在成年后的适应型态和人格特征。

  弗洛伊德将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口腔期(出生到12~18个月):婴儿主要的快乐来源是口腔的动作,例如吸吮、咀嚼和吞咽;②肛门期(12~18 个月到3岁):儿童由排泄而得到感官满足,此时期的大小便训练,对儿童是十分关键的;③性器官期(3岁~6岁);儿童通过性器官满足原始欲望,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开始认识到性别的不同,并以父母中的异性方作为自己爱恋的对象,男孩产生恋母情结,而女孩产生恋父情结;④潜伏期(6岁~12岁):儿童将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的兴趣转移到周围的事物和智力活动中,此时原始的欲望仿佛处于潜伏状态,在这一阶段,两性儿童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⑤两性期(12岁~成年):青春期是两性时期开始的标志,此一时期个体性器官成熟,在生理和心理上两性的差异日益显著,发展到成年阶段,主要的满足将来源于两性关系的建立。至此,性心理的发展趋于成熟。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低估了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而只看到原始驱力的作用。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对自我的影响。

  艾里克森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与某种重要的冲突有关的入格危机,如信任与不信任、勤勉与自卑、亲密与孤立等,其中有些是正面特质,有些是负面特质。成功地解决这些危机需要在正面特质和负面特质之间取得平衡,即让正面特质占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特质。 例如,在信任与不信任之间,学会对大多数人的信任当然是好的,但是也应当防人之心不可无,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信任,这样才能建立对他人的现实的信任。如果冲突能得到满意的解决,个体将形成健康的人格,否则就会妨碍自我的健康发展。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重视环境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经典的行为主义者看来,人类学习的方式和其他动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都是通过强化获得的。班杜拉将行为主义的观点运用到人格的发展中,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他主张人一尤其是在儿童阶段一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的方式来学习的,学习者是主动的个体。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概念,即通过他人的行为从而掌握运动技能、习得态度和其他行为,这一学习又可以称为榜样化。 儿童模仿他人的动作、通过观察真实世界中的成人行为或通过看电视,可以学习到攻击行为,也可以学习到友善与仁慈。同时,儿童也会从行为者的行为结果一强化与惩罚中进行学习,班杜拉将这种强化称为 替代强化;当儿童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时,更倾向于自己表现出这种行为;当行为受到惩罚时,倾向于较少地表现这种行为。

  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强化,也就是说强化不仅可以来自外界,也可以来自个体内心。儿童学会怎样画一颗五角星时体验到的喜悦、与同伴尽情玩耍时的畅快,都和来自外界的强化一样会增强儿童的行为。班杜拉认为,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耳濡目染地向他人学习获得的,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和模仿。对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使儿童做出某些行为,而这些行为本身得到的奖励或惩罚(内在的与外在的)又塑造着儿童未来的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