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贝谈秋招:竞争态势、求职策略、心态调整

 小贝Career 2021-10-26

小贝Career致力于成为一家有强烈使命担当和价值情怀的领军教育集团,已帮助800+海内外商科学子斩获满意的offer。我们将以拳拳之心,争做全球职业培训教育的实践者、领航者。关注小贝,你能得到关于泛商科和金融求职与职场发展的一切!

文/by 小贝 十年金融行业经验,八年求职行业教学及创业经历

又到小贝随意胡侃和发挥的时间啦,哈哈,真爽,聊点十年职场的沟沟坎坎和干货总结,不追求结构完整,只追求我写我心,敬请订阅哈哈。



1、竞争
今年金融和商科求职竞争仍然TM的非常激烈。

大趋势如此,毕竟每年900万毕业生,100万学金融,抢15万岗位。之前有个文章说:“金融圈,正在成为当之无愧的内卷之王”。

当然这15万岗位里,下沉的岗位比如券商分公司营业部银行分支机构还占了一大比例。如果想去投行、公募基金投研、PEVC等方向,抢的更狠了。

现在能去公募基金投研的,清北复交常青藤占了半壁江山,其他的几乎是top财经类院校或top 985&211复合背景出身。

正视求职的严峻态势啊!真不是制造焦虑。能够客观冷静清楚自己的位置是一件很难得的能力。

毕竟对比很多行业而言,金融行业整体薪资仍然较高、较为体面、同事素质较高,虽然发不了大财,通过努力混个中等以上收入还是很有可能,整体是不错的行业。

但真的是对自己要有点逼数,一个实习没做、学校很平庸的别再还想去三中一华投行了好吗?醒醒好吗?!家里没硬关系,还想来金融核心岗位的,一定要及早冷静冷静及早准备起来。

2、策略
对于目前正在在进行秋招的同胞来说,现在说策略似乎有点晚了,因为很多公司已经结束了网申申请,但对于才刚上研究生,明后年要开始秋招找工作的筒子而言,还是有很大意义的。目前秋招不顺的也可以听一二。

适度的海投还是有必要的。通过海投了解不同岗位、不同公司的调性,在茫茫公司中才知道自己前期了解的浅薄。当然上成之法是提早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及早确定未来职业方向并为之做履历提升、技能提升,有策略得开展秋招。

四大求职要充分重视。不要只一味盯着投行、基金这些难度大的!不然很可能一个都捞不着,因为是内卷重灾区。无论如何,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每个都要投并且做好充分准备,力争拿到一个offer作为保底。四大虽然看着性价比不高,但是训练两年后绝对是一条好汉!无数的金融机构都重点看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senior!真的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序列,作为保底offer性价比特别高! 大部分同胞建议投审计,训练好财务基础很值钱!如果错过了四大秋招、春招也是一个捡漏的机会应重视。

留意竞争相对没那么激烈或可重度推荐的领域岗位。比如留意上市公司投融资部门、精品投行(FA)、创投服务品牌(清科等)、名气还没那么高的金融科技公司等,这几个序列都是相对隐蔽,或者行业内人员背书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领域,并且发展就很好。比如在去年的秋招中,小贝就有一位学员去了熟人推荐的PE、一位去了蒙牛并购部(投递的人竞争不强)、清科研究员(竞争弱),这些机构发展也不错,也是很体面的机构,但别的同学全只盯着券商基金,整体实力一般的同胞反倒有机会进入了。

3、心态
找工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特别是对于应届生,要从万千公司中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公司。

但是,应届生身份真太TM重要了,第一份工作的方向几乎奠定以后的方向。所以所以,一定要咬咬牙,不要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一则要不能佛系!求职阶段大部分是被拒,被拒多了也会麻木,但是换个角度想,只要有一个称心如意的offer就够了,所以努力往前冲冲冲啊!在努力上精进,做好每天的网申、笔试、面试,尽最大可能做好每一天的求职准备。

二则要保持开放。不要全看名气,谁都想去到核心岗位的头部公司,但实力不允许时,对于一些新锐的公司也可以开放着试试,有些好的方向快速发展的企业在初期时也是知名度不高,所以怀着开放的心态多聊聊总没有坏处。

三则inner peace。特别是不要有那种我偏要去哪的执念,你所谓的执念,有的时候只是认知的偏差,在结果上可以多相信缘分,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今日从“道”的方面聊聊,也是看到了小贝学员们目前的求职焦灼心态,想写点东西。小贝也是过来人,从长期主义,放在三年、五年、十年角度来看问题,依然觉得方向才是最重要,对于最后去到这个方向的A公司或是B公司,差别并不大,相信方向的力量、选择的力量,做时间的朋友。

祝大家都早日拿到最梦寐以求的offer!!



如果你在开始自己琢磨做点事情、开始创业;或者人生成长、求职职场有困惑;或者有职前教育感兴趣、或有留学/学生端资源想合作,欢迎来加我个人微信号(shellcareer2018),大家聊聊、交个朋友。

人生很长,提升认知、精进行动、慢慢成为更牛逼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