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千言无万语 2021-10-28
金成阅读第1056天

        人之智,何以分?知不知,知知,不知不知,不知知。人无完人,欲有所成,知余所知,知不知而行之。有人言,善知而行,可成;又言,知所不知,补不足,可成。皆可。无有定法成事,必先明自身而无误。

        民不畏死,奈何之?以吾观之,此两类。于内不畏死,国之将亡,君王暴戾而危。此前有所畏,堵不如疏,方有此祸。君王罪己,强势而破,有丝毫回光之念,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于外,民不畏死,国之将兴,亦有危国。何来?其上善言,民信之。不畏死何为?不惧外来侵略之徒,卫国守家。然,世事阴阳,国民陷于战乎?治国不明,百姓安康而恋家业,勿使忘生死而外逐之,勿施于人也。

        数日前,读“上善若水”有感,水至柔,亦为天下之刚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所谓刚过易折如此。以弱胜强,天下莫不能知,而不行。何也?人自信所强可平诸事,撞墙不悔。圣人老矣,曾言唇舌与齿,何所在?齿利强而落,唇舌柔而久存,行事不亦如此乎?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而反之。曾有言,贫者越之,富者越之,何也?无有余而奉天下,此其一。不足之人有心而为,而不行,有欲而不明,有余未止。故人之道,此为正道。

        执契而不责于人。前言诺之重,契诺于人儿不同。君子小人皆契约,有德而行,无德忘之。此行于君子,亦或惶惶之徒。若守契而行,哂之而不明于世。

        圣人所念之国,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无有繁杂,可也?人之生,无有追求,无有所见,悲哉。圣人之所言,正如刍狗之圈养。人,万物之灵,本无所依,无所规制。无为而为之,方为善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