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本有望获得诺贝尔奖,为何她却选择回国?全因心系祖国核事业

 无上科学信仰 2021-10-29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的“宇称不守恒”被实验所证实,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

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情,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有这样一位留学美国的伟大女性,她也曾经有望获得诺贝尔奖,而且还有机会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但她却并未在这条奔往诺贝尔奖的道路上走下去,而是毅然选择回国隐姓埋名,甚至于抛弃了自己多年的专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位伟大的女性叫做王承书,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她与钱学森、邓稼先一样,是中国核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一员,同时她也是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基础奠基人,而要了解她,我们还要从1912年说起,那一年,王承书在上海出生了。

王承书自幼便对数学和物理展现出了超凡的天赋,193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燕京大学物理系,并在4年后以全系第一的成绩毕业,作为当时燕京大学物理系唯一的女性,这个成绩是值得骄傲的。

在燕京大学读研期间,王承书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灵魂伴侣,她后来的丈夫张文裕,1941年,王承书前往美国留学,丈夫张文裕毫不犹豫辞去工作,陪她赴美。来到美国的王承书开始师从乌伦贝克进行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相关研究,不久之后便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王承书的成就轰动了科学界,当时整个西方科学界都认为,以王承书的才能,获得诺贝尔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然而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前途一片光明的王承书此时却选择了回国,而且异常坚决。

当时一些人认为国内的研究环境差,很难获得发挥空间,但王承书不这么想,她认为科研条件差,就更要回国,只有这样才能够去创造条件,而不是等待别人把条件创造好。

打定了主意的王承书就准备回国了,然而回国的进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中美关系出现了急剧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想要离开美国、回到中国,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难以回国只是一方面,更为可怕的是王承书与很多想要回国的学者一样,遭受了迫害、甚至是软禁,不过王承书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她的决心也从未因此而动摇,1956年,她终于和自己的丈夫一起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1958年,我国开始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而当时,这一技术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热核聚变研究与王承书的专业相距甚远,但当王承书收到邀请后,没有丝毫犹豫,因为在回国的时候,她便立下了志愿:“永远将党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正是因为如此,在仅仅3年之后,也就是1961年,王承书再一次改变了自己的研究专业,投入到了高浓铀的研制工作之中。这一次王承书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专业的改变,还必须要隐姓埋名,于是年近半百的王承书告别了丈夫和孩子,来到了中国的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当时,苏联在铀提炼厂还没有建成的时候,就撤走了专家、带走了图纸,这使得当时的高浓铀研制工作进展缓慢,王承书和她的同事们来到这里之后废寝忘食,最终不仅成功取得了高浓铀合格产品,还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113天。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世界都听到了这一声巨响,而在这背后是无数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其中就包括了王承书,如果没有她的无私奉献,高浓铀的研制就无法如期完成,原子弹的试爆也难以如期进行。

然而在成功的喜悦过后,王承书依旧没有回归到平凡的生活,她再一次接受了组织所赋予的任务,继续隐姓埋名投入到了中国核事业的研究之中。王承书为祖国奉献了一生,去世的时候,又将自己一生的积蓄都捐献给了“希望工程”。“王承书”一个明明可以闪耀世界的名字,因为祖国的需要,却甘愿把它隐藏起来,这是何等的爱国主义精神?毫无疑问,王承书的一生,贡献是卓著的,但当谈到贡献时,王承书却有着自己的说法,她说:“贡献,谁没有贡献啊?为祖国做贡献是每一个普通公民的职责,更何况是共产党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