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热 与 菀热 读 yùrèn

 关牯爱满天下 2021-10-29

       郁热一般是指热气在体内郁滞,不能散出,一般是因为肝气郁滞,平时容易情绪波动,会造成郁热的表现,要疏肝、健脾、理气。郁热会有四肢发热,特别在晚间睡觉的时候,手脚会有发热的症状,平时会有汗,并且汗量较少,不容易出来,会有头部的闷胀、烘热,也会有口干、咽干、两胁部胀痛,或者平时心烦、口苦,这些都是肝气郁滞所导致的郁热不散。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或者采用疏肝、健脾、理气的自组方子,改善郁热

    郁热是中医的说法,郁指郁闷就是郁滞不通、不畅达,热是化生热象。常见的原因有气郁导致的郁热,也就是气郁化火,由于情志不遂、肝郁气滞,久而化热,出现口苦、耳鸣、失眠等郁热的症状,瘀血郁滞而造成的郁热,会出现身热汗出、烦躁不安等热象,痰湿导致表现为身热不扬、汗出而粘、口中黏腻、舌苔黄腻。的症状。

      郁热范围比较广,由于各种病理因素都会引起郁热的情况,比如气郁、血郁、湿郁、痰郁或食积化火等多种情况。郁热一直是呈现一些热的表现,比如会出现口苦咽干,舌红、脉数、口渴多饮、舌红苔黄、甚至会出现大便干燥、尿黄等临床上的表现。除了这些郁热的一些表现外,还会出现一些原发疾病的一些表现,比如是肝郁气滞引起的郁热,会出现烦躁易怒、胸胁胀满等一些临床上的表现。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认为辨病需要从脉证,病因,传变,年龄等方面综合考虑

【原文】

      雷公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1)少气,哕噫(2)腹满,时惊不嗜卧,此何脏之发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知其解,复问所以三脏者,以知其比类也。帝曰:夫从容之谓也。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今子所言皆失,八风菀热(3),五脏消烁,传邪相受。夫浮而弦(4)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

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

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若言三脏俱行,不在法也。

【注释】

(1)怯(qiè)然:畏怯的样子。

(2)哕(huì)噫(yì):打嗝。

(3)菀(yù)热:郁热。

(4)浮而弦:浮为虚,弦为肝,肾气外泄,故脉浮弦。

【白话详解】

      雷公说:在此有这样的病人,头痛、筋脉拘挛、骨节沉重、畏怯少气、哕噫腹满、时常惊骇、不欲卧,这是哪一脏所发生的病呢?其脉象浮而弦,重按则坚硬如石,我不知应如何解释,故再问三脏,以求能知如何比类辨析。黄帝说:这应从容进行分析。一般的说,老年人的病,应从六腑来探求;少年的病,应从经络来探求;壮年的病,应从五脏来探求。现在你只讲脉证,不谈致病的根由,如外而八风之郁热,内而五脏的消烁,以及邪传相受的次第等,这样就失去了对疾病全面理解。脉浮而弦的,是肾气不足。脉沉而坚硬如石的,是肾气内著而不行。畏怯少气的,是因为水道不行,而形气消散。咳嗽烦闷的,是肾气上逆所致。这是一人的病状,其病在肾一脏,如果说是三脏俱病,是不符合诊病的法则的。

【按语】

     本节论述(有四层)了辨病需要从脉证病因传变年龄等方面综合考虑,并以肾病为例说明这一点。脉浮而弦,主虚证,肾在正常情况下脉象微沉,肾气虚则脉浮弦。肾气内著不行形成里证,所以原本微弦的脉象变成沉而坚硬如石。肾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加速代谢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促进精血津液化生为气,肾阳虚衰,化气功能减退,则畏怯少气。肾主纳气,清气通过肾气的摄纳潜藏,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利于气体的交换,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肾气上逆,则清气不能下达而出现咳嗽烦闷症状。这些都是肾脏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而非三脏疾病,辨证时不仅要根据脉证来判断发病脏器,还要根据年龄、病因、传变来综合考虑。

      文中“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的论述,不仅提出了体质情况对治疗的影响,也指出了中医治病要因人制宜的原则。提示要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治疗时针对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例如:性别方面,男女的生理不同,各有特殊疾患,治疗时要考虑其生理、病理特点;年龄方面,小儿脏腑柔弱,老人气血衰少,各有其常见疾病;体质方面,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往往不同,所以身体素质也不同,不但强弱不同,体质也有偏寒偏热或素有某种慢性疾病等的不同;职业方面,工作条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等。这些都是《内经》思想对治疗学的发明,也是后世医学工作者临床实践所宜遵守的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