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膻中穴:调气降逆,宣肺化痰,宽胸通乳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21-10-29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膻中穴——属任脉

概说

膻中首见于 《针灸甲乙经》。膻,袒露;中,中间。胸部袒露出的中间部位,古称膻中,穴当其处,故名膻中。别名元儿、胸膛、气儿、元见、上气海,归属任脉,为足太阳、少阴、手太阴、少阳经与任脉之交会穴,心包经之募穴,八会穴之气会,是治疗外邪侵犯心脏所致诸症之常用穴和调气之要穴,临床多施以平补平泻法。

文章图片1

【定位】: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

【取穴法】:于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处凹陷中取之。

【主治】: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咳嗽、气喘、咯唾脓血;产妇缺乳症乳腺炎、噎嗝等。


功能作用

一、调气降逆

膻中为八会穴中之气会,为治疗各种气病之要穴,可调理气机,使气机升降有序,用于治疗一切因脏腑气机失调所致之证。如《行针指要歌》云:“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如临床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呕吐等症,常与内关、足三里相伍以调气和胃,降逆止呕;配支沟、阳陵泉则能理气行滞,治疗各种气滞疼痛。

二、宣肺化痰

本穴位居上焦,为上气海。《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杨上善注:膻,胸中也。食入胃已,其气分为三道,有气上行经隧,聚于胸中,名曰气海,为肺所主。”明确指出膻中为胸中诸气之所聚,肺脏主之,故可调理肺气,宣肺化痰。如临床配华盖则能调气补气,治疗短气不得息;配支沟、天突、鱼际则能宣肺降逆,豁痰平喘,治疗咳嗽哮喘;配巨阙、三焦俞则能调气化饮,治疗蓄饮等。

三、宽胸通乳

膻中系心包经之募穴,为本脏经气汇聚之处,故灸之能理气宽胸,利隔通乳,用治一切胸气闭阻之证。如临床配心俞、内关则能理气宽胸,逐瘀止痛,治疗胸阳闭阻,心血运行不畅之心绞痛;配少泽、乳根则能行气宽胸而通乳,治疗产后乳汁不通;配少泽、阿是穴则行瘀止痛而治疗乳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