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完“气”了怎么办?

  平凡的人 2018-07-21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熄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篇》

人,生完气了就会“气'不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气的运动形式不外乎升降出入,而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脏腑气机失调直接影响着脏腑的功能,气血津液的代谢,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么,哪个穴位擅长调理脏腑气机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概说


★膻中,膻,袒露;中,中间。胸部袒露出的中间部位,古称膻中,穴当其处,故名膻中。别名元儿、胸膛、气儿、元见、上气海。


定位与取法


★在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取穴法:于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处凹陷中取之。


刺灸法与功能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5寸,多施以平补平泻法。

★功善调气降逆,宣肺化痰,宽胸通乳。


临床应用


1.调气降逆:膻中为八会穴中之气会,为治疗各种气病之要穴,刺之可调理气机,使气机升降有序,用于治疗一切因脏腑气机失调所致之证。如《行针指要歌》云:“或针气,膻中一穴分明记。”如临床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呕吐等症,常与内关、足三里相伍以调气和胃,降逆止呕;配支沟、阳陵泉则能理气行滞,治疗各种气滞疼痛等等。


2.宣肺化痰:本穴位居上焦,为上气海。《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杨上善注:膻,胸中也。食入胃已,其气分为三道,有气上行经隧,聚于胸中,名曰气海,为肺所主。”明确指出膻中为胸中诸气之所聚,肺脏主之,故刺之可调理肺气,宣肺化痰。如临床配华盖则能调气补气,治疗短气不得息;配支沟、天突、鱼际则能宣肺降逆,豁痰平喘,治疗咳嗽哮喘之症;配巨阙、三焦俞则能调气化逆,治疗蓄饮等症。


3.宽胸通乳:膻中系心包经之募穴,为本脏经气汇聚之处,故刺之能理气宽胸,利膈通乳,用治一切胸气闭阻之证。如临床配心俞、内关则能理气宽胸,逐瘀止痛,治疗胸阳闭阻,心血运行不畅之心绞痛;配少泽、乳根则能行气宽胸而通乳,治疗产后乳汁不通;配少泽、阿是穴则行瘀止痛而治疗乳痈。


按语

《类经·胀论》云:“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说明膻中是指居于心之外围的心包络,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的作用,为治疗外邪侵犯心脏所致诸症之要穴。此穴又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四脉与任脉交会之穴,亦是八会穴中之气会。功专善行,凡心气郁滞、肺气不降、胃气上逆、肝气不舒所致之证,皆可取之,为调气之要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