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行周期中主要肌肉的作用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1-10-30

小腿三头肌:(浅层的腓肠肌和深层的比目鱼肌组成)

图片

腓肠肌

起点:内侧头起自股骨内上髁后面,外侧起自股骨外上髁后面。

止点:跟结节。

支配神经:胫神经。

比目鱼肌

起点:胫骨和腓骨后面上部。

止点:同腓肠肌合成跟腱止于跟结节。

支配神经:胫神经。

作用:(1)近固定:小腿三头肌整体收缩,使足在踝关节处屈(跖屈)。腓肠肌收缩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远固定:小腿三头肌整体收缩拉股骨下端和胫骨、腓骨上端向后方,使膝关节伸直。(2)支撑相中期至蹬离,首次触地。

胫前肌:小腿前面,胫骨外侧。

图片

起点: 胫骨体外侧面上1/2.

止点: 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一跖骨低。

支配神经:腓深神经。

作用:(1)近固定:使足在踝关节处伸(背屈)。使足内收和旋外(足内翻)。远固定:拉小腿在踝关节处向前,以及维持足弓的作用。(2)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足离地至再次首次触地。

腘绳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图片

股二头肌:在大腿后面外侧,有长、短两个头。

起点: 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的下半部。

止点:腓骨头。

半腱肌: 部位:在大腿后面内侧(肌腱占肌长的下半)。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 胫骨上端内侧。

半膜肌:在半腱肌深面(肌膜占肌长的上半)。
起点: 坐骨结节。

止点: 胫骨内侧髁后面。
支配神经: 上述肌肉均受发自脊神经骶丛的坐骨神经分支支配。

作用:(1)股二头肌:近固定: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和旋外,当小腿伸直时,可使大腿后伸(长头)。远固定: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2)半腱肌和半膜肌:近固定: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和旋内。小腿伸直时可使大腿后伸。远固定: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3)摆动相中期,首次触地至承重反应结束。

股四头肌:大腿前面,有4个头。

图片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面;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 4个头合成一条肌腱包绕髌骨,往下延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腰丛的股神经分支。

作用:(1)近固定:股直肌收缩,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股四头肌整体收缩使小腿在膝关节处伸。远固定:股四头肌收缩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牵拉股骨向前,以参与维持人体直立姿势。(2)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

臀大肌:在骨盆后外侧面臀部皮下。

图片

图片

起点: 髂骨翼外面,骶、尾骨背面及骶结节韧带。

止点: 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骶丛的臀下神经。
作用:(1)近固定: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伸和旋外;肌肉的上半部收缩可使大腿外展、下半部收缩可使大腿内收。远固定:一侧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并使躯干后伸,维持身体站立的平衡。(2)摆动相末期,首次触地至支撑相中期。

臀中肌:在臀大肌深面。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骶丛的臀上神经。

臀小肌:在臀中肌深面。
起点:臀前线以下,髋白以上骨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骶丛的臀上神经。

作用: (臀中肌、臀小肌)(1)近固定: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两肌的前部能使大腿屈和旋内。两肌的后部使大腿伸和旋外。远固定:两肌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同侧倾。两肌的两侧前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前倾、后部肌纤维收缩使骨盆后倾。(2)支撑相早期。

髂腰肌:在腰椎两侧和骨盆内面,由腰大肌、髂肌组成。

图片图片

起点: 腰大肌起于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于髂窝。
止点: 股骨小转子。
支配神经: 发自脊神经腰丛的肌支。

作用:(1)近固定:使大腿在髋关节处屈和旋外。远固定:一侧收缩,使躯干侧屈,两侧同时收缩,使躯干前屈和骨盆前倾。(2)足离地至摆动相早期。

图片

注意

本平台注明文章来源的均为转载,转载仅为分享专业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