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界| 看见他们,看见自己

 醒来 wake up 2021-11-01

简单记录10.11聊天

与余文泉老师的好奇之聊

outline

1、老师的选择:把真正属于我的资源和平台带给我的光环分清楚

2、有关作为一个老师的修养(课堂形式、讲课模式)

3、读书会的意义以及国关读书会的定义

4、关于阅读的分类:休闲书和专业书的不同阅读方式

5、老师自身对于名校上学经历的思考

6、我们两个对于学术训练的探讨

7、学历的加成作用

8、不要限定自己

周天下午把自己抽离出来去参加了学院的读书会活动,也刚好借着这个契机和余老师吃了一顿饭,交流了一个多小时。不得不说,一顿饭下来,自己真的收获良多,可能说有些话现在自己不会去做,但是听了余老师的分享之后,有些理念就是在我心里播撒了一颗种子,可能现在无法看不出来什么变化,但以后的某一个时刻,可能遇到了合适的风雨就会发芽生根。

余老师是南开博士,水平很高,也因此很多人(包括我)就觉得老师回青大教学很大材小用,不理解这个选择。我们17级的好多人就很好奇呀,我今天终于问出来了这个问题。一是余老师对象想来青岛发展,其次是老师会有一些自己的情怀吧,从这个学校走出去深知本校的局限性,而且我们专业的老师们可能说学术上一般,但是非常的真诚,老师也是有那么一种反哺母校的情怀;最后一点有点有趣,就是老师讲到他毕业的时候确实有很多好学校邀请他,复旦朋友邀请他入职,兰州大学也有,最后选择青大是因为他自己能明白如果去了好学校,那么自己身上大部分都是名校的光环,但真正可用的资源很少很少,但是在青大,没了那些虚拟的光环,是真正有很多资源可用的,真正可以集中力量做成一些事情。

当然也确实,余老师这种新生力量的加入给了我们一些新的视角,某种程度上冲击了我们的学习。我们没有资格去评论别人的选择,但见了那么多选择的契机之后还是觉得老师这个考量非常有意思。

我们俩还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一些教育的话题,这里就不再展开了,总之老师让我看到了一种真正的教师的自信,打破传统教师权威的一种身份感。

当然,因为听了一场读书会嘛,也询问了老师一些关于读书会的事情,究竟读书会的定位是什么样子的,有趣和深度之间的权衡在哪里,等等吧,一通聊下来我好像理解了很多点,也通过这个过程深入了解了一点余老师。当然也是基于此晚上和学弟聊天的时候便有了根基。

聊读书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点其实是了解了分类阅读的概念。因为老师说难的书要早读,越早读收获越多,可是我自己有时候会觉得有些艰难晦涩早读即是错过,读不懂以后也不愿意再读了。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专业书其实是一顿饭中的主食,好不好吃都必须得吃,早吃晚吃其实都没怎么好吃,但是都得必须吃。而兴趣爱好类的书是菜,要有顺序什么的区别,要吃的开心啥的,也可吃可不吃。听完这个比喻之后,我心里好像突然明白了一些东西,也好像理解了自己所缺失的部分。包括后面聊的一样,我开始意识到我如果不接受硕士教育的话,我在根本上是缺失了一种系统性的学术训练的,缺失了一种思维训练。听完老师对自己经历的描述以及一些自己的思考,我慢慢的觉得,或许以后的某一刻我真的会去选择再补上这部分吧。人生这么长,总有些事情是自己前进的动力。

之后的很多探讨都是围绕硕士教育能给一个人带来什么探讨的,我提出了一些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严谨的悖论,最后好像也慢慢的打破去看清一些东西了,自己心里也慢慢的有了变化,具体的就不再记述了,总之真的收获很大。

后来和学弟聊天也是收获很多,真的很久没有这么淋漓尽致的聊天了,还是在自己的周围。无奈自己最后有些事情没办法聊太多,觉得不够尽兴吧。总之是聊天过程中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情怀,并为这种情怀致敬吧。

我是那种对周围的环境有点失望之后选择“穷则独善其身”的那种人,甚至做的也没有很好,但是学弟发现本校资源不好之后是自己用心建设的,办专业书的读书会,拉动大家去参加,自己带头做着一些东西,甚至说自己也有一种想要学好回来建设平台的想法,让我看到了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吧。

无论结果会如何,真心希望,有人能够永葆心里的情怀,别被这个社会所打扰。

 

逐 鹿 山 海

活 在 当 下

一 起 分 享 成 长 与 爱

作者:晓燕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