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雨

 青梅煮茶 2021-11-03
深秋,公园荷塘里的枯荷竟如夏日绿叶时一样的繁密!硕大的叶子虽然枯黄垂败,但高高低低,密密匝匝,在色彩缤纷的梧桐和乌桕树的围绕之中,那枯黄的颜色如大湖笔挥毫刷过,竟有种苍烟落照之旷美!
  友人说:“这荷塘里的残荷也太密了,如果疏朗一些,也许能拍到枯荷简洁有趣的画面。”经常看到那种绘画或者照片,水面上几根垂着头的荷叶,干枯的茎,倒映在水面上,组成各种形状的几何图案,确也很有简约的趣味。
  可是在这高远秋天的斑斓里,满塘挤挤挨挨的枯荷有十分的豪迈,何必要那清瘦的几笔呢。
  一阵秋风吹过,干叶子碰撞的刷刷声响,像健朗的白头老翁低吟一首秋声赋,自有一种繁华过后的岑寂与从容,更有一种无言的热烈。真是喜欢这样热烈的衰败呀!荷塘边的空气有淡淡的香,是荷叶和干莲蓬在阳光下散发出来的香,只是这荷香和夏日里的清新比起来,有一种被风干后的醇厚。我想起从前在小城里,每日路过的小街口有女子卖茶叶蛋,那茶叶蛋清香扑鼻,我问她是什么料熬得这般香,她悄悄地在砂罐子中捞起几只莲蓬壳给我看,说用老荷叶或者晒过的莲蓬壳是最好的。这秘方,我离开小城之后再没试过。但我记得那个女子荷香浸润过的一张脸,宁静素然。
  眼前这一塘的老荷叶若摘来做茶叶蛋该多香!
  俗人如我,总是处处散发着主妇那点小烟火气。而其实,远远看着荷塘的那枯萎的一池,心里冒出的还有《红楼梦》第四十回,宝玉宝钗黛玉们在荇叶渚乘小游船,宝玉说:“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拔了去?”宝钗嗔说天天游园,哪里有叫人来收拾的功夫呢。黛玉却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一听黛玉想留着,赶紧改口说:“果然好句,以后咱们都别叫人拔去了。”
  寥寥几句,把黛玉的超凡诗心和宝玉对黛玉的一片痴情都点了出来,真佩服曹公。没有诗意的人,谁会来听雨,谁又会来听残荷上的雨声呢?曹雪芹把原作的“枯荷”改做“残荷”似乎更有力度,枯只是样貌,是季节使然,残却是枯萎之时,人的感觉,浸透凄凉意。
  “留得枯荷听雨声”,诗作者李商隐生于政局动荡的晚唐,一生才高八斗却怀才不遇,运气超差。谁欣赏他,他便追随过去,不久,欣赏他的人要么贬官,要么死了。他总是在颠沛流离中艰难寻找立足之地。写这首诗的时候,欣赏他的幕主崔戎也死了,他只得离开,下一站去哪,不知道。宿在一个小客栈里给崔戎的儿子们写信,“秋阴不散霜飞晚”,阴沉有霜的冷天,昏黄的小荷塘,那衰败中的凄凉清冷被李商隐悲伤的心境又放大了很多倍。然而他接着说:“留得枯荷听雨声”,顿时悲凉中有一种欣然超脱的浪漫主义色彩,点亮了全诗暗沉的底调。李商隐尤对残花、衰草、枯荷的意象情有独钟。他要表现衰败之下的一种生命的追问。《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他把这一生希望幻灭的无奈和怅惘,寄意在荷叶中,春也罢,秋也罢,总藏着言不尽的悲凉。他在失意的时代只能向内心寻找一种诗意,但再悲的基调都有一种深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很多人说读不懂他的诗,我也是,但我很能理解李商隐的难过与忧伤。
  大约自己也是经历了很多事情才不伤春悲秋,草木荣枯、世事人心更迭都是自然不过的事,所谓顺应天意,才能对着一池枯荷欣欣然吧。芳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